巍峨大氣的殿宇內,錦袍金甲、頭戴武冠的袁術,高坐主位。
壽春曾是楚國古都,九江王英布、淮南王劉安和劉喜都曾以壽春為都城,城內有宮室殿宇舊址。
袁術入主九江郡后,就占了這片舊址,征用了大量的民夫進行修繕。
自匡亭戰敗,袁術就退到了九江郡,暫時失去了北渡黃河跟袁紹交鋒的資格,但袁術野心不死,也不承認自己會輸給袁紹這個小妾子!
故而立足九江郡后,袁術就自領揚州牧和徐州伯,謀圖揚州和淮南。
然而揚州和淮南,雖然有不少的袁氏門生故吏,如吳郡孫氏、廬江周氏等,但不服袁術的也不少。
因此在得知諸葛玄在荊揚一帶頗有名氣后,袁術就強行扣押了諸葛玄一家,欲以諸葛玄為豫章太守來替代病逝的周術職掌豫章。
“恭喜袁公!諸葛玄已經同意去豫章就職!”
韓胤邁著急促的小碎步,來到袁術堂下,神態語氣皆有喜色。
作為九江郡的一介寒門,韓胤只是舊揚州刺史陳溫麾下一個小小的文吏,在陳溫被殺后,韓胤率先向袁術表達了忠心,也因此成為袁術的帳前吏。
雖然同樣沒有個正式的官職,但作為袁術的帳前吏,韓胤有了更多的立功機會。
在袁術有意征辟諸葛玄但被諸葛玄拒絕的時候,韓胤就自告奮勇要替袁術分憂。
“子承立了功勞,想要什么賞賜?”袁術目光低垂,看向堂下的韓胤。
韓胤見袁術語氣平淡,似乎是在聽一件理所當然的平凡事一般,心中的喜意也涼了半分:“胤不敢求賞賜,能替袁公分憂,已是胤的榮幸。”
袁術心中鄙夷韓胤的出身,但也不想讓韓胤過于心寒,能聚眾的袁術也不是個愚笨的,倘若不給好處,誰又會真心辦事?
“從今日起,你入左將軍府,暫時去閻主簿身邊做事吧。”
“謝袁公!”
韓胤心中歡喜。
雖然袁術未許諾具體的官職,但能入左將軍府且在主簿閻象身邊做事,這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
這意味著,韓胤從即日起成了袁術的嫡系文吏!
韓胤掃了一眼大堂,然后來到閻象的身邊,席地而坐。
大堂之中,除了主簿閻象外,還有長史楊弘、謀士李業、滎陽名仕鄭渾、河內名仕留侯后人張承、陳留名仕舒邵、司隸名仕張烱、瑯琊名仕惠衢、汝南名仕呂范等名仕二十余人。
繼承了四世三公袁門威望的袁術,縱然其德行不如袁紹,依舊有大量的名仕依附。
即便袁術兵敗,先后失去了南陽、汝南等大郡,愿意追隨袁術的名仕亦是不少,這是四世袁氏的底蘊,非常人能及!
“據兗州傳回的情報稱,曹阿瞞與呂布戰于濮陽,未分勝負,此賊昔日助袁紹小兒抵擋本將時,何其囂狂,不曾想如今竟被呂布襲了兗州,令人痛快啊!”
“有呂布在,曹阿瞞已經無力東征徐州,而陶恭祖又屢次輕慢本將,本將有意奪取廣陵郡,誰可為將?”
袁術掃了一眼堂下群士,語氣鏗鏘而有力,盡顯袁氏豪門嫡子的不凡野心。
話音剛落,名仕呂范起身進言:“孫破虜之子、懷義校尉孫策,驍勇善戰,不遜其父。范以為,可遣孫校尉為將,定能替袁公奪取廣陵!”
呂范容觀姿貌異于常人,曾以貌娶美,成了一時佳談。
來到壽春后結識了孫策,而孫策又同樣是個“以貌取人”的,于是認為呂范與眾不同,真心結交,呂范更是將門客百余人贈給孫策。
作為孫策親信策士,又是袁術禮遇的名仕,呂范自然要替孫策謀立功的機會。
袁術對孫策也是偏愛,當即就同意了呂范的進言,欲召孫策進攻廣陵郡。
主簿閻象卻是出言反對:“袁公,廣陵偏遠,若要攻取廣陵,恐糧草不濟。”
呂范見孫策立功的機會要丟,又進言道:“袁公,廬江殷富,可讓陸太守借糧三萬斛,以資軍用;待奪了廣陵,以廣陵的糧草儲備,再攻下邳亦是不難。”
袁術目光看向閻象:“若陸康愿意借糧,糧草可夠調撥?”
閻象不再反對:“若有陸太守借糧,足可調撥!只是象以為,陸太守此人對袁公貌似尊崇,實有鄙夷之心,未必肯借糧!”
袁術面有不悅,冷哼一聲:“陸康若借糧則罷,若不借糧,這廬江太守也該換人了!子衡,你且先去尋孫郎整軍。”
呂范退出大堂,來到孫策的府邸。
孫策自有門客數百人,來壽春投奔袁術后,袁術又將孫堅的千余舊部還給了孫策,并在馬日磾持節來到壽春時,表奏了孫策為懷義校尉。
而孫策驍勇不遜孫堅,為人又豁達重情義,袁術麾下橋蕤、張勛等大將都對孫策欽慕有加,連袁術都曾言“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常有收孫策為義子的心思。
呂范見到孫策時,孫策正在府中拭劍嘆氣,遂上前大笑:“方今天下大亂,群雄并起,人人皆希望稱雄當世。孫郎驍勇,何故在此長吁短嘆,作女兒狀?”
孫策見呂范到來,亦是大笑:“子衡今日怎有空來此,莫非是要來討酒喝?”
呂范徑自將桌上的酒壇提起,飲了一大口:“袁公有意奪取廣陵,范向袁公舉薦了孫郎。”
孫策吃了一驚,握緊了手中劍:“此話當真?”
呂范大笑:“袁公若不同意,又豈會讓范來尋孫郎?袁公令孫郎先整軍,待陸康借糧三萬斛,以資軍用,即可前往廣陵。”
孫策先喜后憂:“策聽聞,陸太守其人,以義烈著稱,若知袁公借糧的目的是去打廣陵,恐難成事。”
呂范早有準備:“孫郎勿憂!廬江毗鄰九江,陸太守又豈敢得罪袁公?”
正說間,人報周瑜來訪。
“阿瑜竟也來壽春了!”孫策又驚又喜,遂親自出門來迎。
門前。
身材高大、姿容甚美的周瑜,錦袍長劍,盡顯風流。
孫策興奮迎上:“阿瑜最近去了何處?策來壽春后,曾去舒縣尋你,卻聞你出游了。”
周瑜俊目多了幾分笑意:“原本是去徐州拜訪故友,卻不曾想遇到戰事。不僅目睹了曹操的用兵之能,也見識了徐州新崛起的英杰,此行不虛了!”
孫策微微一驚:“是何方英杰,竟然能讓阿瑜也驚嘆!”
周瑜的語氣中多了幾分贊賞:“兄長可曾聽聞,大儒伯喈公的女婿、滎陽鄭氏的旁系子弟,鄭牧鄭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