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抱著小半碗米回到了家中,回到家里沒見到自己的孩子,婦女有點驚慌,隨后想到孩子可能是出去挖野菜了心中才略有安慰。正當婦女思索的時候,土坯墻外傳來了“娘——”的喊聲,婦女來不及多想,趕快應了一聲,隨后,只見一個十二三的少年:瘦小的身軀穿著碩大的破衣,透過薄破衣肋骨清晰可見。
“楊娃,你干啥去了?讓人急死了。”婦女呵斥道。
“娘你借糧去了,我尋思著出去挖點野菜,冬里野菜不好找,不多的野菜早被人挖完了…哎……”楊娃低聲說著,“但也算是有點收貨,回來的時候看見三叔家的柴堆掛住了一只鴿子,便撿了回來”。
婦女看向楊娃背上的籠:里面沒有野菜,確實有一只鴿子,鴿子很瘦,但看起來很白凈。“可能是誰家的鴿子飛出來了罷了,娃兒,你出去別亂說,免得別人找過來要賠。”婦女看向楊娃說道。
次日,婦女割了一只鴿子翅膀,熬了一口粥,就這樣成了兩個人一天的伙食,不過好歹吃到了一年中第一口肉。日復一日,婦女和楊娃撐過了半個寒冬。
到了正月,本該是新年的時候,村莊卻不見得一點兒喜慶,只有戰亂和饑荒籠罩在百姓周圍。
正月十五的清晨,婦女一如既往地早起去挖草根,但草根也不好找,婦女便尋思在劉地主家的牛棚里能不能找到些什么,可是,平日里凡是被劉地主抓住的小偷小摸的長工,都免不了一頓毒打,若有被打斷腿的,便辭了去,是死是活最終全靠老天爺。正當婦女猶豫時,忽然想到:被抓住是死,餓下去也是死,大不了試試,說不定成功了還能賴活幾天。
牛棚在劉地主宅院的側面,平時是一個長工在牛棚那里喂養照看。婦女小心翼翼地繞過劉地主家,躲在劉地主家的干柴后邊,這兒正好能看見牛棚,等到中午時候,喂牛的長工去吃飯了,婦女擦了擦手心的汗,抓著籠快步跑了過去,用手在牛槽里面翻著,早就聽說劉地主家的牛食里面都有豆子,果不其然,婦女找到了豆子,除此之外,婦女把牛槽里的爛菜葉悉數撿入籠中,忽然,婦女聽見身后有人走動,婦女立馬呆住,兩只手死死抱住籠,仿佛等待著毒打的降臨。
可并不如婦女所預料的那樣,只見一個蓬頭垢面的人和婦女一樣蹲在了牛槽旁邊,撿起了爛菜葉,婦女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看著拾取得差不多了,婦女便背起籮筐就快速離去。
在回去的路上,婦女撞見了幾個同路剛剛挖完草根的村民,婦女只敢跟在他們后面,生怕他們發現自己背后籮筐的寶藏。只聽見這幾個人罵著戰爭,罵著老天…忽然一個漢子說:新軍打贏了皇上,熬過了這些日子就是太平日子嘍…
婦女頓感差異,皇上怎么能沒了,那現在又是誰說了算?
婦女來不及多想,回到家后,放下籮筐,這時,楊娃挑著半桶水進來了,楊娃看著籮筐里的爛菜葉、豆子,欣喜地問:娘,你從哪里弄到的?說著就把手伸進籮筐里。
婦女立馬打了楊娃伸進籮筐的手,說:“你呀別管了,這些都是好東西,你現在吃了以后咋辦。”
楊娃縮回了手,但心中還是難耐心中的激動,期待吃豆的那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