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來到崇和街,每天一貫五
- 北宋:攤牌了,誰說我趙禎沒兒子
- 豈曰無衣1
- 2099字
- 2023-08-08 23:30:00
地攤經濟,看似微不足道,可不管在什么時代,數量一旦龐大起來,總的經濟體量是讓人難以想象的。
而州橋夜市,就是汴京城最火的地攤聚集處,類似于后世的網紅小吃街,不光平民百姓,就連一些達官顯貴也會喬裝打扮來吃地攤。
為什么?
真正好吃地道的小吃,都是市井小巷,那些大酒樓里有個屁的好吃的啊!
而樊樓的幾位東家,顯然是也敏銳地察覺到了地攤經濟不為人知地強大之處,因此多家合伙將州橋夜市包裝了一下。
夜晚,花燈初映,整條街道熱鬧十足,不少慕名而來的客人都會挨家挨戶地品嘗小吃,人流洶涌。
作為州橋夜市的商販,他們已然是背靠樊樓這尊大佛,因此對其他地方的小販嗤之以鼻,尤其是離著幾百米路的崇和夜市。
“聽說那崇和街多了幾家早點攤,賣得很火,每天排隊過去都不一定能吃上呢。”
“一個早點攤而已,能賺幾個子?跟咱們這夜市能比嗎?”
“也是,一群土包子罷了......”
州橋的商販,自被樊樓投資之后,整個人都是高傲起來。
市井之中,自然不乏瞧不起隔壁崇和夜市的言論。
然而這種近乎一邊倒的美好風光,在一個少年出現之后,很快就要消失不見了。
這天晚上,樊樓的幾位東家過來視察,沿途上不少商販見到立刻投以敬畏地神情行禮,等他們幾個走了之后才敢繼續做生意。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商場的狠角,根本不是他們這些商販能招惹的起的。
“幾位,在下的先前的建議還算不錯吧,如今這夜市火爆的程度,想必不用五天就能全部回本了。”
“呵呵,實在佩服,只恨當時沒能下定決心多投幾家店鋪,便能多賺一些啊!”
“賺錢的機會還多得是,這汴京城處處可都有啊,主要是要有一雙善于發現財富的眼睛......”
幾人議論著,肥碩地臉上擠出笑容,一副得意地模樣。
他們經營的樊樓,是只針對高端消費人群的,每個月的流水驚人到別人想象不到,原本他們不屑于插手這些地攤商販,可在看到這邊近乎恐怖地客流量時,也是不由得動了心思。
錢嘛,對他們而言是賺不夠的,不同消費群體的錢都得拿下啊!
大宋政策開明,夜市極為發達,晚上出門消費的人群并不比白天少到哪里去。
不遠處,當地樊樓的一位負責人急匆匆地跑來,站定之后,也顧不得喘口氣的功夫就說道:
“東家,隔壁的崇和夜市不知怎的了,當地的許多商販都換上了不同的菜式,有燒烤、炸肉......”
聽到這話,幾人根本就沒當一回事,換了菜品又能如何,能和他們治理下的州橋夜市相比?
“大驚小怪,做好你本分的事情就行。”
崇和街,在經過幾日的停業和刻苦訓練之后,眾人也終于出師,無數商販臉上帶著憧憬的目光。
今天睡地板,明天當老板!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來到崇和街,每天一貫五!
此刻,無數商販在心中為自己加油打氣,嘴里看著趙和教授的經典名句,神情皆是不由得亢奮起來。
空無一人的街道,但幾十戶商販的店鋪卻是莫名地熱火朝天,絲毫不見冷清!
不遠處,一個衣著貴氣的老頭剛從州橋夜市那邊出來,吐著口水。
“什么狗屁夜市,給樊樓那群人接手之后味道還不如以前了,味道寡淡地跟個鳥似的!”
一旁的老人嘆了口氣:“這些人啊,總覺得樊樓里的味道就是最好的,就都拿了出來,可咱們要想吃那玩意直接去樊樓不就成了,干嘛來這?”
“一群腦子有坑的東西,一碗小湯圓敢賣十文錢,狗都不吃!”
見到客人,商販們當即吆喝了起來。
“羊肉串,新鮮的羊肉串~”
“地地道道地炸年糕、炸串啊!”
“瞧一瞧看一看,汴京水煮肉啦!”
二人被這動靜吸引了過來,可看到竟然空無一人,不免有些疑惑。
“之前你有見到過這夜市嗎?”
“沒有,估計是新開的,味道不好,所以才沒什么人。”
可第一位老人直接否認了友人的說法,因為他問到了一股香味。
一種刺激著鼻腔,讓人饑餓感頓時上來的香味。
簡而言之,上頭!
“店家,你這是什么?”
商販連忙道:“烤串,有豕肉、羊肉,三文錢一串。”
老人瞧了瞧擺在展板上的肉串,個頭很大,分量很足,不免咽了口口水。
“你先給老夫來五串嘗嘗味道,要現烤的。”
烤肉這種東西,在大宋并不罕見,不過在地攤上吃烤肉,還是這種一串一串的,不免讓老人有些好奇。
只見商販拿起五串生肉,放在一旁的燒烤架上就烤制了起來,刷上油放上調料,味道很快就出來了。
很快烤好,商販將烤串交給二人,一臉自信。
“不好吃不要錢!”
好新奇的烤肉方式!
二人驚嘆之后,目不轉睛地盯著那烤串,都沒來的及放什么狠話,便一人兩串分食。
不吃不要緊,一吃就停不下來了。
“此物甚為美味,再來十串!”
“十串不夠,加上十串!”
“媽的,總算吃上好吃的了,州橋夜市那邊跟尼瑪狗屎一樣!”
不遠處的商販,見二人吃得熱火朝天,便立刻吆喝了起來。
二人吃完,等著烤串烤制的功夫,去了隔壁的攤位。
炸酥肉!
越吃越上頭,越吃越停不下來!
娘的,這么好吃的夜市之前為何從未發現過!
而伴隨著兩個老人的到來,被吸引過來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原本冷清到詭異的崇和夜市,驟然間爆火起來。
寬敞的街道,被擠到水泄不通,無數人爭相購買從未見過的新奇小吃。
此時,營造出眼前景象的始作俑者,和氏集團的老總,正悠閑著逛街。
當然不會有什么集團了,只是趙和這般想的,他自然也不敢去成立什么集團,不然腦袋就可能要和身體說拜拜了。
范仲淹跟在趙和身旁,看著眼前的景象,目瞪口呆。
或許別人不知道,可這兩天可可是親眼見到趙和傳授這些商販秘訣。
不成想,做出如此壯舉的人,只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