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天晴傳媒
- 重生92乘風破浪的年代
- 平底鍋爆鹽豆
- 2040字
- 2023-09-20 06:00:00
“停刊?為什么?”幾天后,天晴實業辦公室內,方子奇問向來訪的宋學文和夏菁。
“出事了啊,之前我不是和你說過我們社給天青書社墊付過一批書款嗎?對方只付了一成的定金,然后就跑了。”夏菁解釋道。
“事我倒是知道,但是雜志社經營狀態不是一直很好嗎?怎么一筆壞賬就到了要停刊的地步,難道數額很大?”方子奇問,按照他的估計涉及雜志社的那部分金額遠遠沒達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夏菁搖了搖頭說“不過6萬塊而已,問題不在錢多錢少上,而是這次天青書社出事后是當做經濟案件來調查的。因為社里和天青書社簽過代購書協議,有調查組來查賬,發現賬上現金只有不到兩萬,這和今年的營收完全匹配不上。”
方子奇稍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領導那邊出了問題?”
夏菁輕輕點頭“人已經控制起來了,但是現在的關鍵是雜志社這點現金也就最多運轉兩個月,現在大家都是人心惶惶的。”
“怎么會?之間不是說雜志社盈利5000元就夠運行一個月嗎?”方子奇還記的夏菁去年和溝通的時候報的賬。
“那是去年,自從《狐言》收益好了之后雜志社新招了12個人,人工成本早就不是那個數了。”說起這個旁邊的宋學文就氣不打一處來。
還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剛剛賺了點錢就敢繼續玩裙帶。
方子奇記憶中四舅宋學文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離職的,看來當年雜志社倒閉本來就不是純粹的經營問題,而是從頂層上就壞掉了。
“現在雜志社內部是個什么意思?”方子奇問。
“幾個高層開了個會意思是先把能賺錢的《狐言》穩住,《雨過天晴》暫時停刊,等經濟壓力緩解了再復刊。”夏菁說道,她知道方子奇有多重視《雨過天晴》這本雜志。
“你們怎么看?”方子問。
夏菁無奈的笑了一下說“飲鴆止渴罷了,《雨過天晴》雖然賺錢沒有《狐言》多,但卻有著最好的口碑,只要停刊那么之前積累的讀者市場幾乎要全部清零。”
宋學文插話“菁菁因為據理力爭,已經被新領導停掉了《狐言》的編輯工作,現在只是空頭主編了。”
隨后夏菁像是下定決心一般說道“子奇,我和學文想從雜志社出來跟著你干!”
這下輪到方子奇感到意外了“你們是事業單位,主編可是副處級的待遇,說不干就不干了?”
“副處又如何?一個月300塊的薪水,還要看別人的臉色。”夏菁的態度很堅決。
方子奇看了看宋學文,宋學文也輕輕的點了點頭,看來過來之前他和夏菁兩個人已經商量過了。
方子奇問“你們有什么計劃嗎?”
“我這邊已經想好了,現在上級有文件推動事業單位改革,有相關政策支持,我可以和社里談主動離職,交換條件就是保住《雨過天晴》的刊號,獨立成刊,不過前提是我們能得到資金支持。”夏菁說這些的時候身上有一種破釜沉舟的氣勢。
方子奇想了想說“我可以投錢,不過數額會少一些,應該只能夠你們暫時把攤子鋪開。”
“你能投多少?”夏菁直接問最關心的問題。
方子奇伸出一個巴掌“五萬”
還真是小錢,尤其是在見識過方子奇上百萬的投資以后。
實際上方子奇也是無奈,為了籌備麥德龍超市,他手上的現金流已經到了警戒線,必須避免單項過大的投入。
當然,只要堅持個兩三個月超市就可以完成造血功能轉換,為他提供源源不斷的穩定現金。
“五萬就五萬,事可以一步步做,重要的是先把攤子鋪開。”夏菁也下定決心。
方子奇又笑著補充說“錢我雖然不能再多投,但是其他的支持還會有的,比如我再給你們編個故事如何?”
夏菁是見識過方子奇編故事的能耐的,她點了點頭后問方子奇“錢是你投的,你給新公司起個名字吧。”
方子奇想了想“那就叫天晴傳媒吧。”
半個月后,繡城本地一家老牌事業單位發出公告,為了響應國家政策,本單位部分員工本著自愿原則完成身份轉換,將加入私人股份性質的公司。
同日,天晴傳媒成立,夏菁女士任總經理,宋學文先生任總監,其作為天晴實業的下屬子公司獨立進行出版發行、廣告宣傳和商務推廣業務,并正式接手《雨過天晴》雜志的出版。
兩則消息都沒能在社會上產生太大的反響。
機關減員改制的事大家這兩年聽的耳朵都起繭子了,一點也不新鮮。
而天晴傳媒明顯就是一個臨時拼湊起來的草臺班子,甚至有小道消息說其不過是天晴實業大老板的兄弟哄女朋友的玩具。
結果天晴傳媒不到一個月就開始有動作,天晴傳媒編輯部宣布刊物改版,《雨過天晴》將變為雙刊,今后的刊物將變成紅版和綠版雙刊物。
紅版繼承了老刊物心靈雞湯、勵志文的寫法,而綠版則是連載小說。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綠版的《雨過天晴》明顯是對標老東家的招牌雜志《狐言》
天晴傳媒這是一登場就把自己擺到了和老東家打擂臺的立場上。
圈子里的人大部分認為兩家雜志師出同門,都已經有了各自固定的讀者群體,哪怕現在處在競爭關系上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
但事實情況卻讓人們大跌眼鏡。
首先是《狐言》的整體質量一落千丈,失去了方子奇提供核心故事的《狐言》本來就只能靠純抄襲出稿,而新上來的領導不懂的運營規則,在閱讀口碑已經下降的情況下強行增加刊物中廣告的數量。
結果《狐言》第二季度銷量猛降,已經不足原來的百分之六十。
另一邊,《雨過天晴》紅版保持住了整體質量,通過適當減少發行量降低了成本。
而綠版的《雨過天晴》則開始走精品路線,只刊登經典的原創作品。
首期的招牌作品叫做
《生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