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改革計劃
- 大明之本想擺爛的我成了最強親王
- 孤亭寒霜夢浮蘇
- 2507字
- 2023-08-21 15:35:18
“三項改革方針。”
朱杞伸出三根手指,說道,“第一,思想政治改革。”
“一直好的軍隊,思想無疑是要放在首位的。沒有一個好的思想作風,兵跟匪一樣,這樣的軍隊,兵力在多,也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你想大練兵,給士兵上政治思想課?”
朱元璋看著朱杞,瞇著眼問道,“這可是個大工程。”
“在大的工程,也要去做。”朱杞沉聲說道,“強健的單兵體質,極高的單兵軍事素養,先進優越的武器裝備以及為國為民可以犧牲一切哪怕是自己生命的人民軍隊的思想建設,才能是一個國家屹立于世界之巔的最強保障。大明要是想引領世界,讓萬方來潮,那首先要做的就是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有利強大的軍事力量,才有穩定發展,向外擴張的資格。”
“那其他兩個呢?”朱元璋繼續問道。
“第二點和第三點都是基于第一點之上進行的改革。”
朱杞收回手,淡淡地說道,“首先是軍械武器的改革。”
“在大軍對陣的時候,攻擊距離無疑就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克敵制勝的手段。而當今的戰爭局面,火器無疑要勝于其他的各類冷兵器,優質的火器能夠使部隊的戰斗力得到飛躍式的提升。這次遼東平亂,阿布勒爾能夠將長勝堡的守軍打成那個樣子,除了兵力上的差距外,阿布勒爾一方用的大量火器無疑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
朱杞結合遼東平亂的時候,北元將領阿布勒爾所帶領的北元四萬南路軍和守衛長勝堡的兩萬守軍之間的戰斗經驗,分析道
“當前我們明軍配備的火器,射程較短、精準度也不高。同時,在裝彈和射擊上都很費事,一支火槍需要兩個人來操作,十分不給力。”
“所以你要提高火器?”
朱元璋歪著頭問道,“你打算怎么提高?”
“不是提高,而是發展。”朱杞淡淡地說道,“不僅是火槍,連火炮、神機箭等等,只要是火器,我都要改良。設計方案我都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進行研究改良。”
朱元璋聽完點了點頭,然后看著朱杞問道,“不是還有一條嗎?那條是什么?”
“單兵素質。”
朱杞瞥了眼朱元璋,說道,“目前的大明軍隊,士兵大齡化太嚴重了。前幾天,我從兵部翻看了各軍各衛所的人員年齡。且不說別的,單說上直十二衛,這可是應天府的御林軍,皇室近衛部隊,年齡超過四十歲的竟然有一萬七千多人!三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還有一萬多。而上直十二衛一共才幾萬人?六萬多點,單說三十歲以上的就有一半多!這士兵的年紀越大,戰斗力也會逐漸下降,體能、身體素質、還有反應能力全都會下降。一般來說,一名士兵超過三十歲還是基層士兵,那就該退伍了。”
“所以,你打算給整個大明軍隊進行大換血?”
朱元璋聽了朱杞的話,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
那按照朱杞的意思,全軍整頓的話,整個大明的地方衛所兵、中央軍、地方藩王軍、沿海水師等等部隊加起來,超不多要一百五六十萬的基層士兵!年齡從十五六歲到五十幾歲,跨度之大,老年兵之多可想而知!這要是按照朱杞的意思來整頓,那大明的基層士兵至少要裁撤四五十萬的人!然后再補充新兵,重新訓練,這一趟下來……
想到這,朱元璋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化著,看著朱杞問道
“老九,你知道這個計劃執行下來,需要多少年輕勞動力嗎?”
“我知道,大概需要六十萬左右的青壯勞動力。這樣的話對其他行業也多少會有些影響,但是!”
朱杞從衣袖里掏出一個厚厚的本子,說道,“軍隊改革不光光是軍隊的改動,還有其他的各方各面。包括農業、工業、商業、軍備、甚至是餉銀,這些都要調整。這是計劃書,屆時,經過改革的工農商三方就會空出至少百萬的青壯勞動力。屆時,還愁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嗎?”
“真的假的?”
朱元璋讓金成程拿過朱杞的計劃書,翻看著上面的內容,臉色越來越驚喜,不僅如此,眼底也閃過了一抹狡猾之色。但很快,朱元璋看到了俸祿改革,上面的改良額度讓他臉色都白了
“老九,你確定封路要提高這么多嗎?”朱元璋看著朱杞,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這可是提高整整兩倍!”
“父皇,你還急的空印案嗎?”朱杞臉色凝重的看著朱元璋,說道,“為什么我大明刑法如此嚴苛,還有大量的官吏不惜鋌而走險,貪墨官銀?還不是因為俸祿太低,低的連外面的普通人都不如嘛。”
“我特意讓人翻閱了關于朝廷俸祿的報告,我發現除非是三品以上的朝廷官吏或者部分開國元勛,其他的官吏和功勛連家里的日常開銷都不夠。”
朱杞語氣嚴肅的說道,“當官還不如個平民掙得多,換做您,您為了家里人,不得貪點?不然家里人吃什么?喝風咽沫?”
“說的有道理。”
朱元璋點了點頭,覺得朱杞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
繼續翻著朱杞的計劃書,上面又出現的一條內容朱元璋更加無語
“老九,你認為重典治國不合適?”
“那不然呢?”朱杞翻了個白眼給朱元璋,說道,“想想歷朝歷代,那些重典治國的王朝,那個得以善終了?”
“再說說現在,父皇的律法太苛刻了,不管犯罪的輕重都要受到嚴厲的懲罰,法律沒有了穩定性,更是喪失了公正性。那些犯罪輕的由于懲罰嚴重,他們儼然沒有了回頭路,于是只能在絕境中瘋狂。”
朱杞看著朱元璋,說道,“眼前這不就有很好的例子嘛。像胡惟庸案和空印案,前者,不論具體罪行和原本應該處以的懲罰,一律處死。一下子牽連了幾萬人,還有空印案。不論貪墨了幾兩銀子,一律處死。動不動就斬首抄家,這種情況并不能有效的治國,只能物極必反。”
“父皇,你現在覺得,這些官吏對你的懲罰不夠的原因,讓官員不把您的制度放在眼里,便再設置一些酷刑。可這無疑是將民心和百官的忠心推得更遠。”
朱杞看著朱元璋,淡淡地說道,“時間久了,父皇你就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偌大的大明朝廷,無人可用,無人可信!因為這般下去,誰還敢為官?誰還敢真心為官?而那些已經在職的官員,也不會有積極性,只會相互之間推卸責任罷了!”
朱元璋看著朱杞,回想著朱杞的話,陷入了深思。
許久之后,朱元璋也沒有回應朱杞,只是讓金成程送朱杞離開。
離開的朱杞直接帶著王成張疑去了軍械局
“殿下,咱們來軍械局干嘛?”
“火器改良,沒有軍械局,可不好進行。”朱杞淡淡一笑,說道,“除此之外,我還有點事情要確定。”
其實,朱杞來軍械局,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要確定。
如果這件事真的和自己想的一樣的話,那自己給朱元璋的計劃書就要再加點東西了。
來到軍械局,在工部主事黃興元的帶領下,巡視了整個軍械局的情況。同時,讓黃興元將軍械局的俸祿收支情況拿來審看了一番。
這一看不要緊,朱杞發現現狀遠比自己想的還要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