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洪武練軍紀要》
- 大明之本想擺爛的我成了最強親王
- 孤亭寒霜夢浮蘇
- 2514字
- 2023-08-04 20:18:10
朱元璋翻看著朱杞撰寫的三本兵書,臉上的表情從一開始的不屑到后面的滿臉震驚。
“這真是你寫的?”
朱元璋合上兵書,滿臉不敢置信的看著朱杞。這三本兵書上的內容,無論是治軍還是練兵又或者戰法戰術,無不都是十分前進的思想。也有不少是朱元璋目前十分希望能夠解決的事。
好比如治軍中所提到的一點,那就是軍隊是國家是人民的軍隊,他們的存在是為了保境安民、拓土開疆。而保境安民就要做到一心為民、不擾民。
只是,雖然這么說,但作為領軍出身的朱元璋,還是很清楚那些士兵的。
都說兵痞兵痞,在朱元璋看來,還沒有多少士兵能做到不擾民的。
可偏偏朱杞給他的這本《洪武練軍紀要·治軍策》中,就記錄如何治理軍隊,并讓軍隊的士兵做到一心為民不擾民。
聽著朱元璋這不信任的語氣,朱杞懶散的抬起頭,看著朱元璋說道,“那不然呢?我這趙王府平時也沒幾個客人吧。最多也就是太子大哥有的時候會來一下,這要不是我寫的,還能是鬼神寫的嗎?”
“這真是你寫的?”朱元璋還是不肯相信,再一次的詢問道,“你可不準騙咱。”
“父皇,騙你沒好處。”
朱杞將懷里的貓放到地上,起身抻了抻腰,問道,“父皇對此可有什么看法?”
“有,太有了!這簡直是千古難尋的奇書啊!”
朱元璋對于朱杞給的這三本兵書,甚是滿意,一個勁的夸贊起來。一旁的朱標聽著自己父親如此贊美,不由得也來了興趣,拿過戰術篇隨便翻了翻,里面的內容仿佛一把新世界的鑰匙,讓朱標的思緒備受沖擊。
“九弟,你能解釋一下這個閃電戰是什么意思嗎?”
朱標將書本朝向朱杞,指著上面的內容問道。
“所謂閃電戰,就是以速度配合壓倒性的力量所取得的勝利。這種戰法適用于曠野戰,如果配備上優質火器,甚至可以用于陣地攻堅戰。”
朱杞瞥了眼朱標手中的書,淡淡的解釋道,“例如,在面對敵軍軍陣時,可先用騎兵沖鋒,附以弓弩手遠程配合。在騎兵沖鋒和弓弩齊射的影響下,敵人的軍陣必然會出現混亂,屆時再由步兵沖鋒,弓弩掩護,必然可以打對手個措手不及。如果配備火器的話,這個戰法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那圍點打援呢?”
“字面意思就是圍住敵軍一部,圍而不打,但打其援軍。這樣做,時間久了,我們不僅能消耗敵人援軍,還能打擊敵軍軍心。久而久之,敵人甚至會不戰而降。”
“那……”
朱標剛想繼續詢問,卻被朱元璋直接打斷。還沒等朱標說什么,手中的書就被朱元璋一把奪了過去,
“老九,你這兵書咱先拿走了,過幾天給你還回來。還有,你想要什么跟你大哥說,到時候咱看如果合適的話就賞給你。”
說完,朱元璋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后院,留下朱標和朱杞兄弟倆在那里大眼瞪小眼。
“額……”朱杞看著懵逼的朱標,說道,“大哥,要不要跟我去摘掉吃的?”
“哈?”
出了趙王府,朱杞讓張疑牽來兩匹駿馬,看著朱標問道,
“對了,大哥會騎馬吧。”
“會。”
“那跟我騎馬去吧。”
朱標在一臉疑惑中騎上馬跟著朱杞出了城,在侍衛王成、張疑所帶領的十名王府衛兵的護衛下來到了城西郊外的一處莊園。
“這里是……你的?”
朱標指著面前的莊園,有些詫異的問道,“你什么時候弄得?”
“三年前吧,我讓侍衛杜聰以他的名義買下的。平時在這里種些東西,同時也當個倉庫用。大哥,記得幫我保密哦。”
朱杞帶著朱標來到莊園門口,守在門口的不是別人,正式朱杞身邊侍奉他的侍衛之一,曹之。除了曹之,這里還有朱元璋配給諸王的王府衛兵中的四十人。一方面是守衛莊園,另一方面是打理莊園里的各方各面。
朱杞帶著朱標穿過一道道院門,很快就來到了一處玻璃大棚里。
“這里是……”
朱標看著眼前的一片綠色,整個人都陷入了滿滿的震驚之中。
“大哥,吃個青瓜。”
朱杞摘了根青瓜,丟給朱標說道,“門邊有口井,井里的水可以直接用,洗洗就能吃了。”
一邊說著,朱杞一邊在棚子里來回穿梭,不一會就抱著一個籃子回來了。籃子里各種各樣的蔬果一大堆,有青瓜、番茄、蘋果、橘子什么的。
“九弟,這都是你種的?”
“那不然呢?”朱杞聳聳肩,從井里打了一桶水,把籃子里的水果洗了一下,然后說道,“種子是我從西方胡商那里買的。”
說到這,朱杞心里卻暗暗說道
其實這里用的種子,實際上都是朱杞從系統的簽到頁面里得到的。
“九弟,剛剛父皇說你可以選擇一個獎賞,到時候由我轉述給父皇。”
朱標咬了口青瓜,清脆的口感和甘甜的汁水在口中炸開,讓他忍不住的瞪大了眼睛
“這瓜不錯哎,說起來,你想要什么?”
“這個嘛,我也不清楚。”
朱杞扒開一個橘子,掰了一瓣丟盡了嘴里。思索了許久,搖了搖頭說道
“我現在最想要的是趕緊去封地就藩,只是這個條件估計父皇不會輕易同意吧。畢竟,年齡上我還達不到這個條件。所以,父皇那邊到底要獎勵什么,就讓父皇自己看著辦吧。”
兄弟兩個就這么你一言我一語的聊了半天,朱標看了看天空,發現時間不早了,便起身請辭。
臨走前,朱標還十分不客氣的從朱杞的玻璃大棚里帶了兩筐蔬果離開了。
另一邊皇宮
朱元璋把當朝的一桿子武將給拉來研究朱杞的三本《洪武練軍紀要》。
“大哥,這真是你家老九寫的!”
魏國公徐達看著手里的書,下巴都快驚到地上。書上的每一條,每一句無一例外都是軍事界的杰出理論。治軍,練兵,統軍作戰,各方各面都是十分優秀甚至是超前的理論。
“那是。”
朱元璋相當得意的說道,“咱的老九怎么樣啊,是不是天賦異稟啊!”
“這倒是唉。”
徐達點了點頭,看著手中的書,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問道,“大哥,這書上的理論可行性有多少?”
“這個嘛……”
一提到這個,朱元璋也愣住了。對于徐達的問題,他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大哥,我覺得理論不如實踐,既然你家老九提出了這個理論,那就讓你家老九帶支部隊練一練好了。如果真的能實現,那我覺得完全可以推廣到整個大明軍隊之中去。”
徐達放下手中的書,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好,就找你說的做。”
朱元璋一拍手,說道,“那你覺得應該給他那支隊伍?”
“應天府有護衛親軍十二衛,還有五軍都督府的六個衛。依我來看,就先把驍騎右衛給你家老九管理,如果驍騎右衛真能達到《洪武練軍紀要》中所描述的那個樣子的話,那就讓他主持軍方的改革工作。”
徐達淡淡的說道,“當然,如果沒能達到的話,也并不是什么太大問題。最起碼讓你家老九提前掌握帶兵的經驗,這也為他以后就藩有好處。”
“嗯,你的主意不錯,咱很滿意。”朱元璋點了點頭,看著桌上的三本兵書,說道,“就按你說的安排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