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賢王府書房內。
身著常服的葉輝此刻正饒有興趣的翻看著自己面前的幾張文書。
臉上的笑容也逐漸顯露出來。
許久,才聽到葉輝那暢快的笑聲響起。
“哈哈哈!”
“此事若成,咱們大事可期啊!”
話音剛落,一直站在一側的王府管事趙謙立馬低著頭附和了一句。
“王爺說的是!”
“這一次并州刺史王亶望將鐵礦拿下,王爺多年布局也算是有所得了。”
葉輝笑了笑,隨后看向趙謙開口道:“這只是其中一環,若是能成自然是再好不過,若是成不了,本王也沒有什么遺憾。”
“畢竟現在將這鐵礦攥在手里,人不在什么都白說。”
趙謙微微一愣,隨后看著葉輝開口道:“王爺所言極是,但是老奴倒是以為太子不會拒絕您的要求。”
“畢竟那地方比之王爺您現在的封地,可是荒涼的很啊!”
葉輝微微頷首,但似乎還是不放心,隨后開口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本王還得入宮一趟。”
“唯有本王那皇兄答應了,這件事情才能算是成了。”
葉輝做事向來謹慎小心,事情未成之前,從不盲目慶祝。
這邊做了決定之后,便吩咐趙謙前去準備自己入宮要帶的東西。
“不要吝嗇,將府上目下能拿出來的好東西全都備好,本王要親自入宮看看本王的皇兄!”
“遵命!老奴這就去準備!”
與此同時,幽王府內。
下人們正在收拾東西,準備搬往東宮。
而此刻的書房內,葉皓正在吩咐何雪相應的事情。
“此去并州,一共做兩件事情。”
“一是查探昔陽鐵礦一事,二是暗查并州官員有多少和賢王有關系的。”
“切記,這兩件事情極為重要,缺一不可。”
何雪此時也知道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聽到這話之后,立馬點了點頭,開口道:“殿下放心,何雪明白!”
見狀,葉皓這才開口接著說道:“萬事還是小心為上,并州咱們先前并無人手,這一次堪稱從零開始。”
“哪怕沒有了結果,本王也不希望你和你的人出現意外。”
何雪聽到這話心中便是一暖。
“殿下無需憂慮,我暗衛定當為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自從暗衛組建以來,何雪和暗衛的人就一直占據葉皓府上過半的資金。
花錢最多,做的事卻不多。
也就是在幽州的時候出了一把力,但是對于葉皓這些年的付出,堪稱九牛一毛!
因此,這一次并州一行,何雪要請自帶隊,要的就是萬無一失!
而此時見何雪斗志昂揚,葉皓便點了點頭,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本宮就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何雪躬身一禮,這才轉身離開。
看著對方離去的背影,葉皓也不再多慮,而是靜候暗衛從并州傳回來的消息。
但顯然,這時間怕是不會太短。
現如今的當務之急,是如何將賢王拖在京城,亦或是延緩其調換封地的事情。
畢竟,自己那病重還不愿意放權的父皇,怕不是會壞了自己的計劃。
果不其然,就在葉皓心中剛剛燃起這個念頭的時候,張龍卻是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何雪去并州親自督辦布控賢王一事,那京城的暗衛也就自然而然的叫到了張龍手中。
只見那張龍臉上滿是焦急之色,疾步來到葉皓書房外,這才朝著葉皓躬身行了一禮。
“殿下,宮中暗線傳來消息,賢王入宮面圣了!”
聽到這話,葉皓不由得眉頭一挑。
“奇怪,賢王這不是才剛剛入宮沒多久嗎?怎么又要入宮?”
張龍也不意外,只是點了點頭道:“按照暗線記錄,賢王這幾日一共入宮了三次。”
“據說這一次入宮依舊帶了不少看望皇上的東西。”
“但具體談論的什么卻不知道,暗線懷疑和殿下有關系。”
葉皓自然是不擔心自己那殘血的父皇和賢王聯合起來對付自己。
因為就目下這情況來看,兩人掐起來都未必會和自己掐起來。
畢竟,在乾帝眼中,自己雖然難搞,但卻是諸多難搞當中最容易控制的,畢竟有君臣父子的倫理束縛。”
反倒是賢王,現在某些程度比葉皓要危險多了。
“殿下,您看是不是也入宮一趟?”
葉皓搖了搖頭,淡淡道:“本宮沒那工夫伺候他們,若是有什么要緊的事情,父皇自會找我的,放心吧。”
說完,葉皓便揮了揮手。
張龍見狀,這才躬身退了下去。
既然葉皓都這么說了,那他繼續盯著便是。
只是此時相較于幽王府內葉皓的輕松寫意不同,本就身體很差的乾帝,此時看著面前喋喋不休的賢王葉輝,恨不得一把將其掐死!
“我說賢弟,調換封地一事亙古未有。”
“你說調任昔陽,說得簡單,但是朕卻是麻煩不少,畢竟相較于并州,你那先前的封地可不是一般的富庶。”
“就這樣換過來簡單,朝臣們可就都以為是朕在責罰你了!”
葉輝微微一愣,隨即便失笑一聲。
“皇兄多慮了!”
“不過是換個封地罷了,擬一道旨意便可,有何誤會的?”
“再說了,臣弟這不也是想要提皇兄分憂,去的地方雖然艱苦了點,但好歹能做點事兒不是?”
“要不然臣弟這閑著也是閑著,時間久了,難免會有朝臣看著臣弟不思進取。”
“那時候彈劾一本,臣弟還不是要疲于應對?”
聽到這話,乾帝不由得眉頭一蹙,顯然是沒有想到自己這弟弟會如此堅持要調換封地。
只是仔細想想,這么做對于乾帝來說,似乎并沒有什么損失。
平白得了一處富庶之地不說,還間接削弱了賢王的實力。
一箭雙雕的事情,乾帝自然是不愿意放過。
只是剛剛想要答應的時候,乾帝又好像意識到了什么一樣,看著賢王開口道:“三弟啊,這件事情還是要緩一緩才行。”
“朕如今身體不適,太子監國,若是此事繞過了太子固然沒什么,但是于禮不合。”
“因此,朕還要讓太子將此事呈于朝堂之上商議。”
“太子點頭,朕再批復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