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欲除外患,先斬內敵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明敕星馳封寶劍
- 2122字
- 2023-08-07 09:26:25
文華殿,偏殿。
李世民肅然危坐,此次前來議事的朝臣陸陸續續進殿,比上次明顯多出不少。
自然,他的身邊也多了一個人。
再次出現的孫太后。
這個女人,雖然嘴上說著放權給李世民,但每日晨會議事,從不缺席。
朱祁鎮人在瓦剌,此刻她居然還日日擔心郕王朱祁鈺趁機奪權!
李世民心底冷笑。孫氏愚蠢,不過是個婦道人家,用不著他出手,這殿上很快也沒幾個人再向著她。
“啟稟郕王殿下,宣府方向傳回消息,蒙古大軍操兵備馬,召集各部,大有意欲南下之勢!”
土木堡大敗,五十萬精銳部隊被蒙古人全軍覆沒。如果也先不是傻子,自然會趁機攻打北京。
在他們眼中,現今京師不過是一座裝滿金銀財帛的空城!
有便宜不跑著去占,也先又不是傻子!
李世民點頭,此事已在預料之中。
眾大臣也已然猜到,唯獨孫太后露出一副驚訝的神情,
“蒙古大軍南下了?那皇帝陛下呢?”
李世民沒應聲,吏部尚書王直站出來回道,
“啟稟太后,陛下北狩蒙古。也先提出高額贖金,要求我們以重金贖回陛下。”
“既如此,爾等怎么未及時上報?立刻著戶部清點銀兩,按蒙古人提的要求去辦!”
“萬萬不可!”
于謙和王直等人立刻異口同聲否定道。
孫太后見大臣反對,氣極而怒,
“放肆!怎么?你們不想贖回皇帝陛下,想令他死在瓦剌嗎?”
“謀害陛下是死罪!當誅九族!”
孫太后氣得連拍桌子,她指著于謙等眾人,破口大罵,
“陛下御駕親征,爾等不多加勸阻!現如今土木堡大敗,陛下北狩,你們又不愿盡心營救!”
“爾等臣子,是何居心!是何居心啊!”
眾大臣一片沉默。
陛下御駕親征,不是沒有人勸過。
站在最前面的于謙就曾上諫“六師不宜輕出”,但奈何陛下無視,王振恐嚇,朝堂再無聲音。
此刻見孫太后不明是非,一心為了兒子,連朝政是非都隨意顛倒,眾人紛紛寒心。
“太后,并非眾臣不愿出錢贖回陛下。實乃瓦剌人貪婪無度,一旦被他們嘗到甜頭,后患將無窮盡。”
李世民將手邊的茶盞舉過頭頂,遞了過去。
孫太后見李世民一副為難的樣子,怒火再次涌上心頭。這幾日郕王的轉變,她都看在眼里,她一把抓起李世民手中的杯盞,摔碎在地。
“瓦剌人貪婪?可萬一不交贖金,他們殺人撕票怎么辦?我看你就是企圖這至尊之位,恨不得我兒死在漠北!”
說完,便摔坐進椅子里,掩面而泣。
李世民臉上一片寒色,但禮法在上,他又不能和太后翻臉。
偏殿內一時鴉雀無聲。
“太后息怒,是兒臣的錯。京師守衛一事已全權交由于謙大人,各部也已運轉如常。兒臣即日起,從郕王府閉門思過,足不出戶,請太后息怒。”
片刻,李世民跪在眾大臣之前,同孫太后“服軟”。
眾人原本就對孫太后胡攪蠻纏的態度,心中反感。此刻見竟逼得郕王要交出監國之權!
朝堂內外好不容易處事有了主心骨,怎么會令此事態此般發展?
果然,馬上就有憤慨之人跳出來阻攔道,
“太后娘娘,郕王殿下監國乃陛下親詔,現今土木堡大敗,人心惶惶,朝廷不可一日無主事之人!”
“朝廷不可一日無主事之人!”
有更多的大臣跪在了李世民身后。
孫太后眼見勢弱,立刻擦拭著眼淚,命人將李世民扶起來。
“郕王,我只是過于擔心陛下。剛剛的話,你不要放在心上。”
孫太后嘆了口氣,
“唉,郕王,你與陛下兄友弟恭、塤篪相和。你一定要救出陛下啊!”
“是,兒臣定當盡心營救陛下!”
李世民垂眸演戲,心底卻在嗤笑。論兄友弟恭這個事,他大哥李建成最清楚了。
隨后孫太后也不便多言,坐在一旁沉默垂淚。
“殿下,此刻除守備京師外,還有件事迫在眉睫!”
方才太后和李世民的一番較量中,于謙一直都一言不發。此刻,殿內沉靜,他忽然高聲喊道,
“什么事?”
“土木堡大敗,宦官王振罪不可恕。不僅是其慫恿陛下御駕親征,而且在行軍過程中幾次改道,使得人心惶惶,軍心不穩,導致全軍覆沒!”
“王振此人,該誅九族!”
于謙一聲怒呵,都難以發泄其心中憤懣。
相信若此時王振在殿前,定能被于謙拳打腳踢打死。
正是因為是一介文弱書生,他們在滿腔憤慨下,爆發出的力量更將巨大無比!
李世民知道,皇帝朱祁鎮不好明著指責。他們只好拎出來一個替罪羊,他好整以暇,望向眾人。
“王振禍國殃民,作惡多端,害得皇上身陷敵營,如此惡行,不滅族不足以安人心,平民憤!”
督察院右督御史陳鎰也站出來啟奏。
陳鎰越說越氣憤,越激動,想起無辜受難的同僚和百姓,竟然痛哭失聲。
“對,王振亂黨,當誅九族!”
“閹狗沒一個好東西!”
兩石激起千層浪。
殿內頓時亂成一團,甚至有大臣撈起袖子,各種難聽話都罵了出來。
上奏聲,痛哭聲,亂罵聲,其熱鬧程度堪比長安的集貿市場。
李世民看得瞠目結舌,但面不顯露。
“殿下,還請殿下立刻下令誅殺王振九族,翦滅亂黨!”
于謙再一次上書大喊。
這是好事!李世民早就對這些閹黨嗤之以鼻,磨刀霍霍!
但他面上不動聲色,將目光落向孫太后。
王振一黨乃都是朱祁鎮的爪牙。
他故意露出躊躇之色,等待孫太后的定奪。
孫太后哪里是李世民的對手,她久居后宮幾十年,頭一次見識這種境況。一心害怕,一心又憂慮這些都是陛下的人,萬一將人都殺光了,陛下回宮,朝中無人怎么辦。
李世民正是猜中孫氏這婦人心態。
果然,在眾人怒目而視的目光中,孫太后一時想不出辦法,只支支吾吾先說道,
“百官暫且待命出宮,此事隨后再議!”
隨后?
再議?
何時再議?
你糊弄誰呢?
孫太后的推辭立刻在群臣中引起激憤。這些久經宦海的大臣絕不會再被這三言兩語打發走!
他們睜著猩紅的眸子,爭相上前,言辭愈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