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太子奔逃靈武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明敕星馳封寶劍
- 2037字
- 2023-08-28 12:21:30
李亨要跑的消息,不能令太多人知道,而且行動必須要快!
否則在眾大臣中引起嘩變,他便是想跑也跑不了。
于是當日韋見素便聯(lián)系了太子一黨的大臣,眾人當夜在玄武門集合。
太子李亨、及親眷皇子、心腹大臣在幾百太子親衛(wèi)的護衛(wèi)下,一路從長安城奔逃北上。
在出發(fā)前,廣平王李俶惴惴不安地問太子李亨,
“殿下,陛下現(xiàn)今尸骨未見,我們就這樣丟了長安,北上逃跑……?”李俶看過來的的眼神,信息很多。
李亨本就心虛,聞言立刻瞪了他一眼,
“不跑,難道學著陛下死節(jié)軍前?”
隨后覺得這話說得不太合適,李亨又嘆了口氣,假意拍拍李俶的肩膀,
“本宮也是為了大唐的日后著想。若你我二人真的落入那安慶緒手中,必然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李俶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
李亨最喜愛的就是這個長子,見此刻北上一事獲得他的認同,心中的負擔立刻減輕了不少。
隨后一行人趁著夜色,疾馳出宮,蕩起了北上的陣陣黃土。
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們逃跑的當夜。兵部就收到了潼關(guān)的奏報。
原來一切都是朱元璋的計策,令人廣布潼關(guān)失守的疑云,打算奇襲攻占洛陽!
而且陛下僅僅是突然昏迷不醒,并未殯天!
兵部尚書拿著收到的奏報,雙淚縱橫哭了一夜。
不知是驚嚇過后重生的喜悅,還是哭大唐有救了!
次日晨,盡管長安城仍籠罩在一片人心惶惶的陰郁中,但兵部尚書的步伐邁得異常沉穩(wěn),至少情況根本沒有那么糟。
早朝時間。
太極殿。
眾臣已等了一個多時辰,太子李亨還未出現(xiàn)。
兵部尚書著內(nèi)侍到東宮去尋,等人氣喘吁吁地跑回來,眾臣才得知——
太子逃跑了!
朝中一時之間混亂不堪,有人在咒罵太子的無能,有大臣甚至立刻也要回家去收拾行李!
兵部尚書急得直跺腳,他從懷里掏出捂了一路的奏報,連忙在大殿中喊了起來,
“別亂了!別亂了!潼關(guān)沒失守!陛下也沒有殯天!”
殿中大亂,根本沒幾人聽見他說話。
還是高力士聞言,趕緊站出來,捏著嗓子用他那又高又尖的聲音,大叫道,
“大家靜一靜,靜一靜!兵部尚書李大人有話要說!”
太極殿,好不容易又恢復了安靜。
兵部尚書令內(nèi)侍將那份奏報傳給眾大臣閱覽,籠罩在大殿上空的那份恐慌漸漸沉了下來。
“意思是潼關(guān)沒失守?”
“那謠傳的消息是誰傳到殿上來的?”
安靜之中,不知道是誰又問了一句。
眾大臣立刻才反應過來,潼關(guān)失守一事,根本沒有明確的奏報上呈,全都是坊間的謠傳之言罷了。
而距離那謠言傳上太極殿之時,到今日太子逃跑,僅僅也才過了兩天。
一股微妙的氣氛,立刻在太極殿上傳開。
眾人面面相覷,心中不知是竊喜,還是慶幸,五味雜陳。
而從知道這個消息開始,朝中也無一大臣指出,將消息追上給太子送過去。
正是這種見鬼一般的奇妙默契,令太子李亨一路被蒙在鼓里,北上到了靈武。
朔方留后杜漸鴻顯然對太子一行的到達莫名其妙。
但太子在上,他又不敢貿(mào)貿(mào)然詢問,他們?yōu)楹蝸泶恕?
而且此時郭子儀領了一部分軍隊和糧草去河北支援李光弼,他只好一邊先安定好太子眾人,一邊給郭子儀去信。
郭子儀收到信的時候,也一臉懵。
一方面因為潼關(guān)失守的謠言,根本沒有傳到河北,他此時也因此無法揣測出李亨的想法。
另一方面他給李光弼帶來了充足的糧草,兩人現(xiàn)在正一路殺向幽州,直搗安慶緒的老家。
突然在此刻,收到太子移駕靈武的消息。
郭子儀和李光弼,面面相覷。
“或者是陛下,有了新的指示?”
李光弼疑惑,這話說得極其不確定。
因為哪怕是陛下有新的軍令,派人走一趟不就行了,怎么會專門派太子北上,而且還攜了諸大臣!
郭子儀拍拍李光弼的肩膀,一臉嚴肅地站了起來,
“我速速趕回朔方,你率大軍繼續(xù)北上!此乃直搗黃龍的好機會,絕不可失!”
“哪怕縱然我有不測,收復河山,都將是你我二人不變的使命?!?
郭子儀后半句話的悲壯,令李光弼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刷地也站起來,一臉擔心憤慨,“陛下將河北行軍權(quán)全權(quán)交予你我二人,太子怎么敢借機生事?”
“李二,慎言!”
郭子儀立刻打斷了李光弼的話。
或者借機生事的不是太子,而是李隆基。
咱們這位皇帝本就多心深疑,仗打了這么久,難免擔心節(jié)度使擁兵自重。
郭子儀確實十分了解李隆基。他拍拍李光弼的肩膀,以示安慰,隨后立刻回了朔方。
本應北上的李光弼,也臨時更改了行軍計劃。他就地駐扎,大軍盯著井陘口,虎視眈眈。
大有一副,你李隆基敢卸磨殺驢動郭子儀,我就帶軍返回朔北,反了你丫的!
等到郭子儀抵達靈武,休整多日的李亨也終于見到了這位朔方節(jié)度使。
甫一見面,李亨就扶著腦袋,一臉沉痛道,
“此刻潼關(guān)失陷,河山失半,吾心甚痛!又逢陛下薨逝……”
等等!
郭子儀一連聽到兩個重磅的消息,感覺此刻腦子已經(jīng)不夠轉(zhuǎn)了。
他等太子李亨斷斷續(xù)續(xù)說了半天,眼淚都把袖子浸濕了一半。
郭子儀才皺眉,看著李亨問道,
“殿下——”
“從哪里聽聞潼關(guān)失守的?”
李亨對郭子儀的質(zhì)疑十分不滿,他當即變了臉色,
“自然是從兵部。”
“可有兵部奏報,臣斗膽請求一看?!?
李亨簡直快要從座位上跳起來,郭子儀滿臉像看傻子一樣看他的表情,令他大為惱火。
“怎么,本宮帶來的消息,難道還有假?”
他按耐住蹭蹭直往上串的怒火,壓根沒有意識到一件最根本的事。
他壓根沒有兵部奏報!
或許,潼關(guān)根本沒有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