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御駕親征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明敕星馳封寶劍
- 2035字
- 2023-08-13 09:02:16
隨后,李光弼率部出城追擊。
袁履謙固守城中,顏杲卿率了一支部隊徑直出城,卻是不知去向。
出城后,李光弼又令長矛軍在官道之南結(jié)成方陣,將弩箭手護于陣中,繼續(xù)向史思明的叛軍發(fā)起進攻。
史思明打了這么多次仗,還是頭一次吃這么大的虧。
他暴跳如雷,惱羞成怒,竟下令軍隊不顧一切向前廝殺。
可此時燕軍已退至官道北面,兩軍之間不僅隔著一條官道,還隔著一條滹沱河。
唐軍的箭矢可以穿過滹沱河,射向?qū)γ娴呐衍姟?
燕軍的騎兵要想進攻,卻必須涉過滹沱河,才能走到唐軍的跟前。
雖然流經(jīng)常山的這個河段水流緩慢,泥沙淤積,騎兵可以涉河而過,但這個天然的阻隔還是極大地延緩了燕軍的沖鋒速度。
于是,當(dāng)燕軍騎兵瘋狂沖向南岸的時候,唐軍的箭雨已經(jīng)把他們一半以上的人射倒在了滹沱河中。
就算有少部分人冒死沖到了唐軍的方陣前,可如林的長槍還是把他們一個個都挑落馬下。
史思明不甘失敗,一次又一次地令軍隊發(fā)起攻擊。可除了染成猩紅的河流,與遍野的尸體,他什么好處也沒有撈到。
眼看自己的兩萬多騎兵已經(jīng)死傷大半,史思明才不得不停止了這種自殺式?jīng)_鋒,下令部隊向北退卻,找一個地方休息吃飯,同時等待蔡希德的部隊。
有生以來,史思明還是頭一次吃如此慘痛的敗仗!
但他絕對不會承認(rèn)自己的失敗!
在他看來,自己只是犯了大意輕敵的毛病,僅率領(lǐng)騎兵輕裝攻城,才會吃這種單兵作戰(zhàn)的虧。
所以,只要等蔡希德的大軍前來會合,他一定能夠?qū)罟忮鰧嵤┓磽簟?
待會兒,咱們弓箭對弓箭,長槍對長槍,騎兵對騎兵,看看到底誰厲害!
史思明咬牙切齒地想。
然而,此時的史思明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蔡希德的這支援軍此刻已在不知不覺間被人抹了脖子!
顏杲卿率兩千騎兵、兩千步兵出常山郡后,一路向北,打算截殲蔡希德的大軍。
令蔡、史二人無法匯合。
沒想到剛出常山郡不久,常山北面的一個村民就火急火燎地趕來報信,說饒陽方向來了一支燕軍步兵,人數(shù)大約萬人以上,已經(jīng)進抵九門縣南面,正在一個叫逢壁的地方休息。轉(zhuǎn)眼就會與史思明的騎兵會合。
顏杲卿當(dāng)機立斷,令眾人輕裝簡行,不帶軍旗戰(zhàn)鼓,沿滹沱河兩岸隱蔽行進,摸到了逢壁。
此刻,連夜趕路的叛軍已是人困馬乏,饑渴難耐。有的正昏昏大睡,有的正在燒火做飯。
忽然,山谷中爆發(fā)出一陣沖天大喊,“殺啊!”
有的人還沒反應(yīng)過來,立刻就血濺當(dāng)場。
山谷各處、漫天遍野都是唐軍的喊殺聲,叛軍當(dāng)場潰敗,四處逃竄,慌亂間踩踏至死人數(shù)不計其數(shù)!
除有部眾由蔡希德突圍而出,顏杲卿一部整整殲敵五千余人。
史思明遲遲等不到蔡希德的軍隊,他預(yù)感大事不妙,令部隊火速退守九門。
但還未等軍隊拔營,李光弼的唐軍已追趕而至。
此時,史思明終于意識到事情的嚴(yán)重性,令將士不再戀戰(zhàn),眾人揮馬揚鞭,如逃竄的老鼠般,慌忙逃往九門。
史思明的部隊到達(dá)九門城外時,天色已暗。南面也忽然沖過來一支軍隊。被打怕的史思明一面令人叫城,一面率眾廝殺。
直到九門城守登上城樓抵查情況,史思明才發(fā)現(xiàn)是蔡希德被襲擊的部隊。
兩人大水沖了龍王廟,又各自折兵數(shù)百,頓時都沒好氣,狼狽不堪。
此次戰(zhàn)役,李光弼不僅一舉克復(fù)常山,而且解了饒陽之圍。
常山下轄九個縣,經(jīng)此一役,也有七個縣回到了唐軍手中,燕軍所控制的,僅剩下九門、藁城兩縣。
沒想到僅僅幾日之間,便將燕軍打得四處逃竄。顏杲卿對李光弼,頓時生出滔滔久仰之情。
兩人言談之下,成為至交。
河北戰(zhàn)場的形勢不斷傳入宮中。
朱元璋看著新遞的戰(zhàn)報,連日的惱怒總算有所平息。
此時天色已晚,茫茫暗夜不知不覺勾起了他縱橫北伐的過往。
殺敵張士誠,火攻陳友諒。北征蒙古余黨,南平南詔西越。
此番雖固守潼關(guān),但洛陽被占,漕運斷絕。長安和潼關(guān)的糧食最多能撐到年后七月里去,朱元璋將奏章放至一旁,一個大膽的想法從他心里躥了起來。
朱元璋在殿內(nèi)來回踱步,片刻他做出了最終決定。
但皇帝離宮乃是大事,他微一思索,沖著殿外的高力士高聲喊道,“去!去將太子殿下宣來!”
當(dāng)天晚上,當(dāng)整個長安城正陷在一片美夢的沉寂中時,朱元璋帶著陳玄禮和一隊禁軍已飛馳在了長安城外的官道上。
東宮燭火亦徹夜通明,朱元璋御駕親征,將監(jiān)國大權(quán)全權(quán)交予了太子李亨之手。多年的打壓與斗爭,今日終于有了翻身之地。
次日晨,早朝時分。
太極殿內(nèi)站滿了滿朝文武,朱元璋卻久未出現(xiàn)。眾大臣正議論紛紛之時。
突然,高力士從殿外踉蹌著跑進來,
“陛下不見了!”
什么?皇帝不見了?!
此消息一出,猶如在沸騰的鍋中炸起一片水花。
眾人也顧不得什么宮規(guī),紛紛移步興慶宮,發(fā)現(xiàn)果然空空如也!
一個個念頭紛紛在群臣中炸開!
“陛下不會是東都失陷,驚慌之際,先逃了吧!”
有楊國忠的舊黨率先大喊道。
“荒唐!現(xiàn)如今河北戰(zhàn)場形勢大好,潼關(guān)堅守,各地反抗運動正次序開展,陛下怎會在這個時候南遁!”
兵部尚書大聲呵斥道。
“對啊,哥舒翰將軍正加緊操練。就算潼關(guān)失守,京師也定可一戰(zhàn)。陛下怎么會拋下他的臣民,拋下他的百姓,獨自出逃?”
“陛下會不會是御駕親征了?”
百官中一時議論紛紛。
高力士暗中將這些動搖人心者,狠狠記上一筆。隨后東宮才傳來消息,李隆基已御駕親征,平叛東都,由太子李亨全理朝政,曾經(jīng)的楊國忠舊黨頓時顫起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