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教導降龍十八掌
- 練武奇才,驚呆了黃蓉
- 一杯無醉
- 2097字
- 2023-08-26 10:52:07
武修文面對質問,不由一怔道:“若按師祖所說,降龍十八掌應是已達到了形境?”
洪七公詫異道:“你不是說自己尚未悟通……”
他話才說到一半,猛然張大了嘴,驚道:“你所說的悟通,是指領悟其中神髓,也就是說達到神境?”
武修文道:“正是。”
洪七公道:“你耍一套降龍十八掌我瞧瞧。”
武修文答應一聲,當即擺開架勢,自亢龍有悔一直打到最后一招神龍擺尾。
洪七公瞧著連連點頭。
不過也發現武修文于見龍在田、突如其來、損則有孚這三式上有所欠缺,若能將此三式融入另十五式中,便能達到神境!
見龍在田,乃是降龍十八掌中唯一的防御招式。
突如其來,應對方之腿法,突如其來,鎖其咽喉,以快為上。
損則有孚,抬分掌,開啟敵方門戶,抬腳踹,至中心。
洪七公何等人物,略一思索便即明了為何會如此。
武修文在桃花島上,向來是由郭靖或黃蓉給他喂招。
既是喂招,自是守多攻少。
如此一來,純屬防御招式的見龍在田自是少有施展。
至于突如其來,因此招需鎖喉,武修文更是在切磋時從未施展。
最后是損則有孚,此招是用腳攻敵下陰,陪武修文過招的只有郭黃二人,對誰施展此招都不合適。
并非其資質不行,而是因敬重師長才使其武功不能更進一步。
偏偏郭靖是個死腦筋,并不明白武修文始終無法完全領會此招神髓的緣由。
而黃蓉固然聰明,可卻不會降龍十八掌,自也不知其理。
想通了此種關竅,洪七公不禁對武修文心性更為滿意。
洪七公道:“你離神境不過咫尺之間,待我將降龍十八掌傳于楊小子,再行助你突破形境。”
武修文聞言甚是欣喜,道:“多謝師祖。”
楊過在一旁瞧著武修文施展了一遍降龍十八掌,眼見此套掌法威猛無比,早已對其心生向往。
現下聽洪七公要傳功,頓時有些迫不及待起來,忙深施一禮道:“多謝洪老前輩。”
洪七公點點頭,走到巖洞中一處石柱前。
左腿微屈,右臂內彎,右掌劃了個圓圈,呼的一聲,向外推去,手掌正中石柱。
那石柱足有大腿粗細,手掌拍中石柱,初始紋絲未動,待他收回手掌,石柱竟猛然斷開。
斷口齊整,猶如刀削一般。
武修文與楊過瞧得目馳神迷,如此掌力若打在人身上,只怕當即便要爆碎。
洪七公先是將亢龍有悔的運勁方式說了,又道:“這招亢龍有悔,是降龍十八掌的根本,只要懂了這招,余下十七招就并不為難了。”
“‘亢’是極威猛、極神氣、極高極強的意思,一條神龍飛得老高,張牙舞爪,厲害之極,可是就在這時,它的威勢已到了頂點,此后就只有退、不能進了。”
“這個‘悔’字,是要知道‘剛強之后,必有衰弱’。一艘大船,當順風順水之時,扯足了順風帆向前飛駛,很容易觸礁翻船。做人做事,都須留有余地才好。”
武修文與楊過均是心思敏銳之輩,知曉其以武育人,既是教他們亢龍有悔的精義,又是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當下二人均是肅然受教。
洪七公又道:“楊小子,你且先練著。我跟武小子練練手。”
楊過答應一聲,在巖洞角落尋了根石柱,開始獨自練習起來。
洪七公則與武修文對練降龍十八掌。
因洪七公事先有了交代,是以楊過并不避諱突如其來、損則有孚兩式略顯陰狠的招式。
降龍十八掌全憑勁強力猛取勝,因而招招須用真力,是以最耗勁力。
二人以降龍十八掌對攻,加之武修文才施展過一遍。
不過一刻鐘,他便功力耗盡,跌坐在地呼呼喘氣。
他人雖累,臉上卻滿是暢快,只因這短短一刻鐘,他便徹底悟通了降龍十八掌,進入了洪七公所說的神境。
另一邊,楊過一掌拍出,兒臂粗細的一根石柱頓時斷裂。
洪七公瞧瞧武修文又瞧瞧楊過,不禁感嘆:“你二人若早生數十年,五絕只怕要換兩個。”
五絕乃當今天下至強者,他如此說,顯是對二人悟性極為推崇。
不過他所言倒并未夸大,五絕在二人這般年紀時,未必便能比過他們。
至少洪七公自己,在這個年紀時,大大不如武楊二人。
武修文呼呼喘氣,聽見夸贊只是擺了擺手,卻已沒了開口說話的力氣。
楊過則是謙遜道:“洪老前輩謬贊了。晚輩等不過是機緣巧合罷了。”
洪七公道:“想要成為蓋世高手,便是要機緣巧合。若沒有機緣巧合,以郭靖那悟性,只怕如今也不過是武林三流高手這般小角色罷了。”
說著,他興致盎然道:“來,我再教你第二式。”
說著又將第二式運勁路線說了,然后又示范一遍,楊過依言獨自練習。
待楊過使得似模似樣,洪七公便教下一式。
如此待到深夜時分,楊過竟已學了十式。
洪七公仰天打個哈欠,伸個懶腰道:“困了,老叫化要睡一覺啦。”
說著他徑直走到巖洞角落,也不管地上盡是灰土,倒頭變睡,霎時便響起了輕微鼾聲。
楊過正學到興頭上,卻又不好打攪洪七公睡覺,只能以熱切的眼神望著武修文。
武修文打個寒蟬,對楊過此時的心思很是了解,當即道:“大哥若不嫌棄,另八掌便由我來演示。”
楊過甚是欣喜,連聲催促。
武修文嘆了口氣,其實他也想睡一覺的。
只是瞧著楊過那熱切目光,終是不忍拒絕。
武修文站起身,先將第十一式突如其來的運勁路線說了,然后左摟膝拗步進掌,又轉為右摟膝拗步進掌。
這一式,楊過先前見武修文與洪七公多次展示過此招。
現下又瞧了一遍,當即開始自行練習起來。
武修文有感洪七公與他對招練習,當即主動下場與楊過對練。
洪七公與武修文對練時,不論武修文如何變化,洪七公均能輕松應對。
武修文與楊過對練時卻是不同。
楊過但凡出些意料外的差錯,總能驚出武修文一頭冷汗。
直至此時,武修文方才知曉,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