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2 人本原理及原則

1.人本原理的含義

人本原理就是在管理活動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以人民為中心有兩層含義:①一切管理活動均是以人民為中心展開的。人即是管理的主體(管理者),也是管理的客體(被管理者),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管理層次上。離開人,就無所謂管理。因此,人是管理活動的主要對象和重要資源。②在管理活動中,作為管理對象的諸要素和管理過程的諸環節(組織機構、規章制度等),都是需要人去掌管、動作、推動和實施的。因此,應該根據人的思想和行為規律,運用各種激勵手段,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挖掘人的內在潛力。

2.人本原理的原則

為了發揮人本原理的作用,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就必須貫徹實施相應原則。

(1)能級原則

現代管理認為,單位和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順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級。在管理系統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級,根據單位和個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發揮不同能級的能量,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這就是能級原則。能級原則確定了系統建立組織結構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則。穩定的管理能級符合三角形結構,一般分為4個層次,即經營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和操作層。4個層次能級不同,使命各異,必須劃分清楚,不可混淆。

運用能級原則,應注意:①能級的確定必須保證管理結構具有最大的穩定性,即管理三角形的頂角大小必須適當;②人才的配備使用必須與能級對應,使人盡其才,各盡所能;③責、權、利應做到能級對等,在賦予責任的同時授予權力和給予利益,才能使其能量得到相應能級的發揮。

(2)動力原則

所謂動力原則,是指管理必須有強大的動力,而且要正確地運用動力,才能使管理運動持續而有效地進行下去,即管理必須有能夠激發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緞恿τ?類:物質動力、精神動力和信息動力。物質動力,以適當的物質利益刺激人的行為動機;精神動力,運用理想信念、鼓勵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為動機;信息動力則通過信息的獲取與交流使人產生奮起直追或領先他人的動機。

動力原則的運用,首先要注意綜合協調地運用3種動力,其次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體動力與集體動力的辯證關系,再次要處理好暫時動力與持久動力之間的關系,最后則應掌握好各種刺激量的閾值。只有這樣,管理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3)激勵原則

所謂激勵原則就是以科學的手段,激發人的內在潛力,充分發揮出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管理中即利用某種外部誘因的刺激,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人的動力主要來自3個方面:內在動力、外部壓力和工作吸引力。內在動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奮斗精神;外部壓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種力量;工作吸引力指那些能夠使人產生興趣和愛好的某種力量。因而運用激勵原則,要采用符合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活動規律的各種有效的激勵措施和手段,并且要因人而異,科學合理地采取各種激勵方法和激勵強度,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人的內在潛力。

(4)行為原則

行為原則是指對員工的行為進行全面分析,掌握其特點和發展規律,采取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需要與動機是人的行為的基礎,人類的行為規律是需要決定動機,動機產生行為,行為指向目標,目標完成,需要得到滿足,于是又產生新的需要、動機和行為,以實現新的目標。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了解員工的需要和動機,強化積極動機,減弱乃至消除消極動機,激勵正確行為,抑制錯誤行為,以最終實現組織目標。

對員工行為進行科學管理,調動各級各類人員的積極性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F代管理要求管理人員對系統中各類人員的多種行為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有效的管理,要注意3個方面的問題:①盡力解決人員的正當、合理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客觀需求。這是管理者的責任,也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根本方面。②要使每個人都有確定的、可以考核的具體責任,并實行責任制,使每個人明確自己的任務。③對每個人責任的履行進行驗收。對每個人的工作效率、結果進行嚴肅認真地考核和鑒定,并根據規范給予相應獎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安县| 安宁市| 田林县| 扶绥县| 石林| 盐边县| 舟山市| 洛南县| 五台县| 佛冈县| 容城县| 淮北市| 洪江市| 繁峙县| 嫩江县| 岗巴县| 武隆县| 左贡县| 驻马店市| 神池县| 晋城| 巴林右旗| 莆田市| 沽源县| 吴忠市| 定襄县| 蕲春县| 图木舒克市| 松原市| 江陵县| 阿拉善右旗| 高密市| 淮阳县| 正蓝旗| 襄城县| 修武县| 龙山县| 泰安市| 铜鼓县| 小金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