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李斯的時代,是小篆的時代。此前,在文字發(fā)明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流行的字體是大篆。廣義地說,大篆就是商周時代通行的、區(qū)別于小篆的古文字。[2]這種古韻十足的字體,被大量保存在西周時期的青銅、石鼓、龜甲、獸骨上,文字也因刻寫材料的不同,分為金文(也稱鐘鼎文[圖1-1])、石鼓文和甲骨文。

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十件先秦石鼓(又稱“陳倉石鼓”[圖1-2])上,可以看見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圖1-3],被稱為“篆書之祖”,一字抵萬金,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文物”。這十只先秦石鼓,每件高二尺,直徑一尺多,每個重約一噸,每個石鼓上鐫刻的“石鼓文”,都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之前秦國使用的大篆,從書法史的角度看,它上承秦公簋(原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現(xiàn)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銘文,下接小篆,是中國文字由大篆向小篆衍變,在尚未定型時期的過渡性字體,結體促長伸短,字形方正豐厚,筆觸又圓融渾勁,風骨嶙峋又楚楚風致,透露出秦國上升時期強悍雄渾的力量感。

大篆的寫法,各國不同,筆畫煩瑣華麗,巧飾斑斕。秦滅六國,重塑漢字就成為政府第一號文化工程,丞相李斯親力親為,為帝國制作標準字樣,在大篆的基礎上刪繁就簡,于是,一種名為小篆的字體,就這樣出現(xiàn)在書法史的視野中。

[圖1-1]秦公簋器內(nèi)銘文拓本,春秋 中國國家博物館 藏

[圖1-2]陳倉石鼓中的汧殹石,先秦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曹一塵 攝

這種小篆字體,不僅對文字的筆畫進行了精簡、抽象,使它更加簡樸、實用,薄衣少帶、骨骼精練,更重要的是,在美學上,它注意到筆畫的圓勻一律、結構的對稱均等,字形基本上為長方形,幾乎字字合乎二比三的比例,符合視覺中的幾何之美。這使文字整體上顯得規(guī)整端莊,給人一種穩(wěn)定感和力量感,透過小篆,秦始皇那種正襟危坐、睥睨天下的威嚴形象,隱隱浮現(xiàn)。

其實,早在秦始皇之前,大禹就已經(jīng)把自己的功績刻寫在石頭上了——治水完成后,大禹用奇特的古篆文,在天然峭壁上刻下一組文字,從此成為后世金石學家們終生難解的謎題。大禹的行動說明,文字不只是華夏文化的核心(對此,我將在下文中詳細闡述),也是華夏政治的核心。美術史家巫鴻說:“從一開始,立碑就一直是中國文化中紀念和標準化的主要方式。”“碑定義了一種合法性的場域(legitimate site),在那里‘共識的歷史’(consensual history)被建構,并向公眾呈現(xiàn)?!?a id="w3">[3]華夏詞庫里的很多詞語,或許因此而生成,比如樹碑立傳,比如刻骨銘心。

[圖1-3]石鼓文冊,戰(zhàn)國,明拓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被大禹鐫刻的這塊石頭,被稱作《禹王碑》。人們發(fā)現(xiàn)它,是在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岣嶁峰左側的蒼紫色石壁上,因此也有人把它稱作《岣嶁碑》。這應該是中國最古老的銘刻,文字分九行,共七十七個字,甲骨文專家郭沫若鉆研三年,也只認出三個字。唐朝時,復古運動領袖韓愈曾專赴衡山尋找此碑,卻連碑的影子都沒有見到,失望之余,寫下一首詭秘的詩作——《岣嶁山禹王碑》。當然,對于這一神秘物體的來歷,今天的歷史學家們眾說不一,但即使從唐朝算起,這塊銘刻也足夠久遠了。

帝王們把各自的歷史凝固在石頭上,試圖通過石頭的“紀念碑性”(monumentality)來強化自身的威權。但我們不得不說,在對文字的運用上,秦始皇比大禹還要聰明,因為對他來說,文字不只是為了抵抗忘卻,也是他操控現(xiàn)實政治的工具。秦始皇用標準化生產(chǎn)的方式炮制了長城和兵馬俑,他當然對工具的意義了如指掌。他知道文字是文化的基本材料,只有把文字這件工具標準化,他才能真正駕馭帝國這臺龐大的機器。因此,在夏禹那里,文字是死的;而在秦始皇手中,文字是活的,像他的臣民一樣,對他唯命是從。

文字也是一個“國”。“中國”的“國”字,里面包含著一個“戈”字,后來變成“玉”,其實后者更能概括中國的性質(zhì)?!坝瘛笔鞘裁??“玉”是文化。真正的“國”,卻不是由武器,而是由文化構建的。而中華文化的核心,正是文字。那時還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國家觀念,那時的“天下”,不只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或者說,是文化的,因為它從來沒有一道明確和固定的邊界。國的疆域,其實就是文化的疆域。秦始皇時代,小篆,就是這國家的界碑。

一個書寫者,無論在關中,還是在嶺南,也無論在江湖,還是在廟堂,自此都可以用一種相互認識的文字書寫和交談。秦代小篆,成為所有交談者共同遵循的“普通話”。它跨越了山川曠野的間隔,縮短了人和人的距離,直至把所有人黏合在一起。文化是最強有力的黏合劑,小篆,則讓帝國實現(xiàn)了無縫銜接,以至于今天,大秦帝國早已化作灰煙,但那共同體留了下來,比秦始皇修建的長城還要堅固,成為那個時代留給今天的最大遺產(chǎn)。

無論后人對秦始皇如何眾說紛紜,他對“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所做的貢獻,卻是毋庸置疑的。《岱史》稱:

秦雖無道,其所立有絕人者,其文字、書法,世莫能及。

呂思勉先生在《中國政治史》里對秦始皇的評價,可以與《岱史》呼應:

秦始皇,向來都說他是暴君,把他的好處一筆抹殺了,其實這是冤枉的??匆陨纤?,他的政治實在是抱有一種偉大的理想的。這亦非他一人所為,大約是法家所定的政策,而他據(jù)以實行的。這只要看他用李斯為宰相,言聽計從,焚詩書、廢封建之議,都出于李斯而可知。[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闻县| 博乐市| 祁阳县| 涡阳县| 融水| 明水县| 永顺县| 简阳市| 盐津县| 墨玉县| 开鲁县| 巴青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宜春市| 博野县| 通道| 西青区| 勃利县| 稻城县| 临海市| 瓦房店市| 额尔古纳市| 深圳市| 宝坻区| 荆门市| 万荣县| 墨玉县| 泾川县| 迭部县| 玉林市| 大方县| 鸡西市| 铜川市| 仙游县| 勃利县| 清新县| 阿勒泰市| 察雅县| 江都市| 桐庐县|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