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要想馬兒跑,必須給足馬兒草
- 明末殘陽
- 不屈的草根
- 2191字
- 2023-08-26 08:07:50
“陛下,那趙信在山東恣意妄為啊,先是把文登營和即墨營全部改組為什么趙家軍,下面的武官居然都叫什么團長營長,這是要干什么?要自立為一國嗎?”
“更過分的是他在山東直接沒收地主士紳土地,把它們都分給了他的士卒及百姓,還肆意屠戮士紳,這是收買人心啊,其心可誅!”
“陛下,臣以為,當調派大軍加以剿滅,不然以后天下皆效仿趙信,大明國體何在?陛下天威何在?”
當趙信在山東的所作所為傳入京師,不出意料的掀起了軒然大波。
崇禎聽后頓感一個頭兩個大,這個趙信么,前期確實有所虧待,但那個害你的方世鴻不是死了么?還想怎么樣?
崇禎其實挺羨慕趙信的,他殺的好啊,一下就弄到了這么多良田,必然查抄不少銀子,有銀子才有一切!
“諸位愛卿,你們口口聲聲要派兵剿滅趙信,那么朕問你們,派遣哪路精兵去平叛?爾等哪位愿意掛帥出征?”
面對崇禎的質問,剛才還叫的挺歡的一眾大臣立刻鴉雀無聲。
“哼,去年朝廷精銳損失慘重,如今新軍還未建成,遼東又要糧要餉,甘陜地區又有流民起義死灰復燃,朝廷難啊!”
“臣有一計,可解陛下煩憂。”錢龍錫走出來啟奏。
“哦,錢閣老有何妙計?”
“簡單,把登萊給趙信,再加封趙信為登萊總兵。”錢龍錫語不驚人死不休。
“放肆,眾人皆欲平叛,錢大人是想資敵?”周延儒腦子里沒有細想,只覺得這是辦到錢龍錫的好機會,趕緊出來反駁,其他滿朝文武中他的親信立刻群起而攻之。
“而且趙信才從三品武將,升官速度已經是大明獨一份了,還直接封總兵?這叫其他武將如何看?最關鍵一點,現在就封了總兵,下次如果再讓趙信出戰,請問錢大人打算建議封賞什么?”
錢龍錫往四周看了一圈,好似要記住這些人的面孔,然后向崇禎作揖行禮,再對百官開始了他的辯駁。
“叛軍敗退之時,帶走了登萊地區所有的火炮、戰船和財物,其實只留下一個爛攤子,朝廷要去重新建設,不知需要多少銀兩,這根本就不可行。”
“封趙信登萊總兵,可以定為正三品銜,這不是陛下說了算么?不過一個名號而已,朝廷不用花一兩銀子,但卻可以極大的牽制住趙信的精力財力,然后騰出手來解決流民和新軍重建等難事。若老臣所料不差,韃子明年就會渡海入寇,到時讓它們鷸蚌相爭,朝廷漁翁得利,有何不可?此乃驅狼吞虎之計!”
“妙!此計大善!”崇禎撫掌而笑,現在崇禎都快要窮瘋了,一聽不要出一兩銀子就能解決上述問題,還不開心?
“謝陛下!至于剛才周閣老提出的,今后如何封賞。老臣覺得,如果趙信真能替大明掃清一切,似陛下此等明君,又何吝賞賜?”
“說的好!只要有真本事,為國出力,即使封王亦無不可!錢閣老真乃國之棟梁!”崇禎重重夸獎。
“陛下謬贊!”錢龍錫立刻謝恩。
只有周延儒一臉木然,“糟糕,中了小人的奸計!”
旨意很快就傳達到了山東,趙信也深感愕然,崇禎到底是怎么想的?自己做了如此多出格的事情,朝廷只是略加訓斥?而且說因勤王有功,加封自己為登萊總兵?
正當大家為自家主公又升官而高興的時候,第二道旨意又來了,原來是要趙信領兵去甘陜剿匪平亂。
“我說朝廷怎么如此好心?原來是要我們去給他賣命!”牛力現在最清楚朝廷的險惡用心。
“不去,要去讓他自己去,不然等下又設下陷阱害咱們大帥。”侯勇也是反對去,進京勤王那次真給他整怕了。
“不,我的意思是要去,陛下也算大方,直接把我從游擊提成總兵了,呵呵,這是先給馬兒草,再叫馬兒跑。”趙信笑了笑,“甘陜地區,就算朝廷不下旨,我也要去拿下來,這條生命線關乎我們魯井特曲的銷售,以及戰馬的補充,絕對不能讓流民給弄斷了。”
“至于登萊,朝廷無非是想讓咱們和后金拼命,呵呵,我正愁沒有出海口,這簡直就是瞌睡送來了枕頭,哪有不要的道理?”
在趙信的力排眾議之下,他上表謝恩,并表示會在半個月內完成準備,一個月內出征甘陜,為朝廷鎮壓農民軍。
此外,他命令牛力在威海駐守,自己親自帶著炮團和騎兵團前往登州,劉德準備出征用的糧餉彈藥,一個月后誓師出征。
不過去登州之前,趙信還是耍了個小聰明,率騎兵團直撲山東淄博地區,并直接建立了軍事封鎖區,要知道,淄博可是離山東省府濟南不遠,并且需要穿過青州府。
但趙信就是干了,主要他太需要鐵礦石了,據他前世的記憶,淄博不僅有豐富的煤礦,鐵礦的藏量也不小,足夠解決他現在的能源緊缺的問題。
最重要一點,崇禎不是讓我出征嗎?那這個草料就要給足,別人都要開拔銀子,淄博就當給我的開拔銀子吧。
青州知府和所在官軍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為啥?打不過啊!趙信來了兩三千騎兵,自己有什么辦法?
當然了,趙信只要淄博地區的礦產,其他暫時也沒那個能力去搶,反正他前世就在淄博的煤礦工作,干這個簡直輕車熟路。
帶著的一些技術工匠,在他的指引下,迅速找明了礦產所在地,然后趙信留下一營人馬確保此處安全,急忙率軍前往登州。
登州已經大不一樣了,在孔有德的掠奪下,登州可以說從山東最繁華的地區,變成了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城頭上居然一門大口徑火炮都沒有,登州最大的一支艦隊,估計就是愛德華的“倭寇艦隊”了。
關鍵還要維持這個地區百姓的溫飽問題,當朱梅總兵交接的時候,未見一粒米和一兩銀子,所以兩人交接的異常迅速。
朱梅長年跟隨趙率教,如果不是登萊叛亂,他可能跟隨趙率教在去年的遵化戰役中一起戰死。
但他毫不感激趙信,可能武人的最大心愿就是能馬革裹尸,這次奉崇禎之命,回京打造新軍,也是雄心萬丈。
臨別之際,他拍了拍趙信的肩膀,“趙總兵,要小心韃子從北邊渡海偷襲!”然后率部匆匆離開。
趙信一臉苦笑,他也知道后金要來,但沒船啊,怎么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