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在接到自己兒子的死訊時,沒有絲毫的表情,只是淡淡的說了句,“知道了?!?
留在后面阻擊趙家軍,對于老五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說穿了,代善就是讓兒子去送死的,但是沒有辦法,這就是家族的使命,如果是為了保護皇太極的主力大軍,讓他代善留下來阻擊,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去執行命令!
我代善,無愧于大金。
“大將軍,糧草已經完全斷絕。”新提拔的正紅旗巴牙喇纛額真鈕鈷兒貼靠到代善的馬邊稟報。
他的前任在青州城上被明軍一個大將抱住一起摔下了城樓,他因此得到提拔,這是個飛黃騰達的機會,前提是他們還能回盛京。
所以這幾天里,他十分盡心盡責。
“知道了,”代善還是那句,仍然面無表情。
“前面是什么地方?”代善用馬鞭一指。
“回大將軍,前面是利津,后面是沾化,然后就離滄州不遠了?!扁o鈷兒貼顯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對北上的地理竟然了如指掌。
代善顯然十分滿意,作為正紅旗的巴牙喇纛額真,他始終認為不僅要勇武過人,更重要是會動腦子!
現在的這位,明顯更會動腦,用起來自然就要舒心。
“去跟孔有德說,讓他去嚇一下利津,爭取弄點糧食,不要真的攻城,咱們的大炮都丟在了青州,攻城會帶來巨大傷亡?!?
“喳!”
孔有德在接到命令后,也確實是動了一番腦筋,他在三位都元帥中本來就以謀略見長。
因此他特地選了一批衣甲整齊,旌旗鮮明的漢軍騎兵,直撲利津,后面用樹干染黑的“大炮”遠遠的放著,派人進去勸降,并聲稱,如果不開城門,破城之后雞犬不留!
利津是個小縣,縣令更是個軟骨頭,一聽來了韃子大軍,再登上城樓一看,如此威猛的韃子騎兵,后面好像還有十幾門紅衣大炮,這如何能頂得?。?
即便是跑,能跑的過人家韃子騎兵?
在跟師爺商量一番后,果斷的開城投降了。
孔有德大喜,進去一番恐嚇后,直接搬空了縣衙糧庫,由于數量不足以滿足軍需,于是縱兵擄掠。
到后來軍紀敗壞,直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一時間,利津火光沖天,宛如人間煉獄。
用這種最粗暴野蠻的辦法,代善的大軍獲得了充足的糧草,俘獲大量的人口與牛羊財帛,連克沾化、鹽山,直逼漕運重鎮——滄州。
滄州位于京杭大運河入京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朝廷在此曾布下重兵,但奈何隨著后金的多次入寇,此地兵馬反復抽調,后又未得及時補充,如今只剩下兵馬千余,且皆為老弱。
滄州守將與知府通判等人,竟然棄城逃跑,致使天津門戶洞開,天津危矣!
消息傳至京師,崇禎和眾大臣慌成一團,深怕皇太極再次從北面入寇,對京師南北夾擊,如此,則大大不妙!
崇禎對當初提出“餿主意”的周延儒大為不滿,甚至當庭痛罵,要不是讓趙信去西征,也不至于山東門戶大開,如今竟然從山東殺向了京師,這不是混賬嗎?
在滿朝文武的攻訐之下,周延儒被迫引咎辭職,內閣首輔終于落在了錢龍錫的頭上。
錢龍錫擔任首輔后,立刻就提出了意見,北方嚴守關隘,南方命令趙信率部追剿。
眾人一聽,頓覺荒謬。
“錢閣老,那趙信經過太原會戰和青州血戰,早已筋疲力盡,如今難有戰力啊。”經過周皇后的提醒,崇禎也逐漸對趙家軍的叫法不那么反感了,特別是此次西征和青州血戰,更是為朝廷作出了極大的貢獻,聽說他的父母都為此丟了性命。
在這種情況下,還讓他拼命,豈不讓滿朝文武心寒?
“陛下仁厚,但板蕩識忠臣!如今京師有難,正是看清楚趙信的真實面目,若真是忠良,必然會提兵北上救援,若是王莽第二,則必然對陛下的旨意置若罔聞。”
說完,錢龍錫還極其惡毒的在朝堂上直接發誓,“如果是我錢家遇到大明有難,即便戰到最后一人,也會為陛下,為大明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我相信在朝堂上的各位大人,也都一樣!”然后回視眾人。
諸位臣工頓時全部拜倒,“臣等皆愿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崇禎的旨意傳到山東時,趙信正在文登沉浸在父母離去的悲痛中,全軍素縞,各地皆白衣白幡,哀聲震天徹地。
趙信手下的大將們簡直不敢相信,紛紛表示朝廷不公,簡直是豈有此理!
都這樣了,還要讓咱們追擊?
難道一定要趙家軍拼個精光才拉倒?
不過就在眾人咒罵聲一片之時,崇禎的第二道旨意又至。
這次明顯是對前一次圣旨的補充,高度評價了趙信不辭辛苦率軍西征取得的巨大戰果,同時對棲霞、青州死戰中殉國的眾將士表示哀悼,特別是對趙信痛失雙親,更是感同身受。
所以升趙信為山東總兵,從二品,節制山東所有兵馬!
同時追封趙鐵柱為正五品武德將軍,追封林桂花為六品安人。
此外,對此次作戰中有功的其他人員也大加封賞。
封賞之下,眾人并無半分喜色。
這是要去賣命的,有什么可以高興的?
這時,孫之沆頭戴白條走上前來,“大帥,之沆覺得還是要奉旨!”
“軍師,你瘋了?”牛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雖然此番大戰,孫之沆充分的展現了他過人的謀略,大家能轉危為安,與他的獻計獻策是離不開的。
所以,大家不再稱呼他為參謀,直接都是喊軍師了,把他認定為諸葛孔明般的人物。
趙信也沒有什么異議,所以就這么成為大家默認的稱呼了。
在眾人的質疑聲中,孫之沆仍然不卑不亢的說道。
“大帥,我趙家軍此次之所以打的如此慘烈,究其根本還是實力不夠強大,如果有足夠的實力,那韃子根本不敢來打咱們的主意!而要壯大自己的實力,必須要有足夠的戰略縱深?!?
“此次朝廷封大帥為山東總兵,節制山東兵馬,等于就是把濟南送給了咱們,濟南絕非青州可比,有了濟南,咱們西可以防備流寇,東可以俯瞰膠東,有此堅城,就絕不至于再有棲霞山和青州血戰那樣慘烈的保衛戰!”
“話又說回來,如果咱們不奉旨,就會成為全國的叛軍。如果,我是說如果,朝廷和后金萬一要是達成了妥協,只攻咱們一地呢?咱們頂得住嗎?還有實力再打一場青州保衛戰嗎?”
眾人皆是沉默不語,如果再打一次,估計幾天就城破了,原因很簡單,都被打殘了。
“軍師,現在趙家軍已是強弩之末,如何追擊?”侯勇還是想不通,他的二團是損失最大的,剩下的都是劫后余生,正與家人過著好不容易換來的幾天太平日子。
就這么兩三百人還要拉出去拼命,這思想工作怎么去做通?
“侯將軍,圣旨上是怎么寫的?”
“讓大帥率部追剿啊!”侯勇不解。
孫之沆冷冷一笑,“追剿和剿滅,一字之差,謬以千里。大帥若是率一軍遠遠吊在代善后面,是不是也算追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