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這次休整了足足七日。
一來是將整備兵馬,二來是商議接下來的用兵之法。
程普周瑜等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只不過還是要看孫策如何決斷。
“子厚,你有什么看法?”
眾人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唯有周敘一言不發,讓孫策有些好奇。
“伯符兄長,張英不過是你手下敗將,而且兵力優勢已經沒有了,又何須過于糾結,你能擊敗他一次,就能擊敗他兩次,所以也就沒有什么好說的。”
戰略上藐視對手,這句話,讓周敘表現的明明白白。
孫策聽后也是很高興,認為這是周敘在稱贊他。
不過有人卻認為周敘是小兒無知之論!
“張英雖然被擊敗了,但是如今笮融薛禮領兵而上,若是與張英匯合,兵力將再次擴大,又怎么能夠如此掉以輕心!”
此人正是徐琨,孫堅的外甥,也是孫策的表哥。
周敘見到是徐琨發言,心中也就了然了,畢竟韓當和徐琨之間的事,他還是聽說過的。
徐琨早年隨孫堅討董,也有不少戰功,所以跟程普韓當等孫堅時期的老人都比較熟悉。
但是熟悉,并不意味著關系有多好。
作為孫堅外甥,徐琨天然就跟吳景,孫賁以及孫靜這些孫氏宗親要親近的多。
跟程普黃蓋他們的關系不說很好,也算是不壞,唯獨跟韓當的關系很差!
徐琨與韓當之間的冤仇來自于孫堅時期。
當初韓當麾下有一名百夫長出身徐氏,因為犯錯被韓當軍法處置,徐琨私下找到韓當,想讓韓當放他一馬,盡量從輕發落。
然而誰料,韓當直接就將事情捅到了孫堅那里去!
孫堅狠狠的呵斥了徐琨一番,還親自監斬了那名徐氏族人!
自此以后,徐琨跟韓當的梁子就結下了。
這次牛渚差點失守,就是徐琨率先對其發難,不過由于周瑜周敘站出來替韓當分擔,讓韓當免于了責罰,只是將過錯記下。
這種情況自然就讓徐琨對周瑜周敘兩人有些不快。
然而周敘的性子,向來就是你敬我一尺我也敬你一尺,但要是咄咄逼人,他也不會給對方留面子的。
“薛禮本就不是劉繇麾下將領,只是迫于無奈才選擇與劉繇結盟,笮融更是心狠狡詐之人,并非與薛禮是全心全意的合作。
他們兩個或許還能相互合作一番,但是再加上一個張英,他們看似一體,卻是互相提防,如今行徑又怎么能抵擋的住伯符兄長!”
而且周敘要是沒記錯的話,歷史上的薛禮就是死于笮融的!
周敘一番話,有理有據,讓徐琨一時間無從反駁,只能暗哼一聲,不再說話。
然而孫策卻是認為周敘說的在理,當即說道:“子厚言之有理啊!”
突然,營帳外的兵卒送來了急報。
“將軍,有急報送來!”
孫策當即讓人呈了上來,仔細查看了起來。
“哈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
仔細查看過情報后,孫策當即開懷大笑了起來,然后看著周敘笑道:
“果不出子厚所料,笮融在去和張英匯合的路上,突然襲殺了薛禮,吞并了他部隊!
而且笮融也沒有與張英匯合,反倒在江邊搜羅了船只,順江而去!”
孫策此言一出,營帳中眾人都紛紛面露喜色和驚訝之色。
喜的是笮融殺薛禮而走,如今這里就只剩下張英一支部隊,平定丹陽指日可待!
驚訝的是,周敘竟然能夠提前預料到這個結果。
畢竟周敘這段時間顯露的,向來都是以勇武統兵的才能和天賦。
周敘聽到笮融逃離,第一反應就是豫章和諸葛玄諸葛亮他們。
由于諸葛玄的太守是袁術所任命的,所以朝廷并不承認,于是就拍了朱儁之子,朱皓前來替代諸葛玄!
為此,朱皓還請求了劉繇的幫助。
只是如今的劉繇被孫策纏住,根本沒有分身之力,所以也只是答應盡快派兵支援。
而笮融從江上坐船離開,目的地應當就是豫章,畢竟歷史上的朱皓就是死于笮融手里的!
細想下來就知道笮融這個人不簡單,從陶謙一路到劉繇,先后殺了趙昱,薛禮還有朱皓等人,甚至后面還差點殺了劉繇!
笮融一走,丹陽境內便只有張英了,孫策也是當即集結兵力,對張英發動總攻!
不過孫策還是留了一個心眼,讓人注意江邊已經其他各處的動向,以防笮融殺一個回馬槍!
面對傾巢而出的孫策,張英獨木難支,僅僅堅持了不過三天便兵敗而逃了!
孫策也是在周瑜周敘的協助下,趁機將劉繇在丹陽的所有兵力擊破和驅逐!
隨后,孫策再次休整數日,便朝著劉繇所在的曲阿進軍!
張英在逃回曲阿后,劉繇不僅沒有責罰他,反而繼續任用了他和于糜擔任將領。
也有人勸諫劉繇重用太史慈來對抗孫策,但是劉繇卻沒有聽從,只是讓太史慈負責偵查情報。
而且不用太史慈的理由更是讓人不解,居然是怕許勛(許子將)笑話他!
看的出,劉繇是一個好面子的人。
“我欲先行探查一下劉繇軍的情況,公瑾你領兵隨后跟上!”
孫策這種行為已經不是第一次,每當作戰的時候,他總喜歡親自先行探陣。
程普黃蓋等人勸說過許久,但是都沒有什么效果,所以只能時常跟著孫策一起。
周瑜也勸說過孫策,但是孫策有時候也是屬倔牛的,越是勸他,勸的人越多,他反而越是起勁。
從孫策殺于吉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時他麾下三分之二的人都勸他不要殺于吉,甚至他母親也在勸。
這反而激起了孫策的逆反心理,直接不顧一切的殺了于吉!
這次還好,孫策只是去探查一下情況,而且大軍就在后面,所以并沒有什么風險。
與孫策一同前往的有程普黃蓋韓當陳武宋謙還有周敘等人,都是驍勇善戰之人。
就這配置,對方兵馬低于五百都不夠看的,前提是沒有如同孫策這樣的猛將。
這不是周敘第一次跟著孫策出來探查情況了。
在丹陽的時候,孫策一主動去探查情況,周敘就跟著一路。
一邊探查一下敵情和地形,一邊順手收拾一下敵方的斥候,過程都很輕松。
但是這次,孫策周敘他們碰上了一個硬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