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的箭矢陣有些不同。
因為他的箭矢陣,是雙箭頭!
孫策程普韓當三人帶領騎兵為一個小的箭頭,黃蓋領著后面的步卒也有一個小的箭頭!
騎兵沖起來的速度很快,陸康不得不讓一旁的郡尉布置起前面的防御了。
“給我開!!!”
率先沖到陣前的孫策,口中大喝,手中長矛如閃電一般刺出!
擋在最前面的士卒瞬間被孫策給扎了一個透心涼!
再加上馬匹的沖擊力,面前數名兵卒都直接被撞開了!
身后是韓當程普兩人領著的騎兵,憑借著沖擊力,陸康的軍陣很快就被鑿開了一道口子!
由于孫策的騎兵與后面的步卒有些脫節,陸康當即就下令絞殺孫策以及他的騎兵!
然而沖進陸康軍陣的孫策,此刻已經殺紅了眼,眼睛里面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陸康的軍旗!
“孫伯符在此!擋我者死!!!”
孫策左突右沖,手中的長矛被鮮血染紅,身上的鐵甲也被血水所沾染,勇武過人的他在這一刻格外的明顯,數不清的士卒在朝著這邊包圍!
好在身旁有著程普韓當的幫襯,想要將孫策包圍的兵卒都被兩人給擋住了!
再加上黃蓋率領的步卒也及時趕到,發動攻勢不斷的沖擊著陸康已經有些混亂的軍陣。
此刻陸康的軍陣已經亂做一團,尤其是前面絞殺孫策的兵卒,被黃蓋帶人這么一打,瞬間就沒有了秩序可言,完全就是混亂的各自為戰!
好在拱衛在陸康身旁的中軍還算穩定,但是隨著孫策朝著這里不斷推進,陸康身旁的郡尉有些坐不住了。
“陸公,前方賊兵勢大,不如你先退至后軍,讓我帶中軍前去阻擊!”廬江郡尉心里很是敬重陸康,所以不愿意讓陸康留在這個危險之地。
然而陸康卻皺緊眉頭道:“老夫豈是貪生怕死之輩,現在后退,豈不讓世人恥笑?”
兩萬對三千還要退避鋒芒,他陸康丟不起這個人!
孫策越來越接近中軍,右手的長矛已經換了一根,左手上拿著血紅的環首刀,如同霸王降世一般,所過之處無一人能擋!!!
面對如同霸王一般的孫策,陸康麾下的兵卒心生懼意,不敢正面抵抗,這也讓孫策省下了幾分氣力。
“不許撤退!全部圍殺上去!”
陸康麾下的郡尉大聲吼叫著。
然而這些兵卒本就沒有經歷過多少戰斗,有的甚至都還沒有經歷過多少的訓練,面對這樣的場面,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是極限了。
前軍潰敗,想要退。
郡尉為了陸康的安全只能讓中軍向前發動進攻。
一時間,潰敗的前軍竟然成了孫策一方的助力,隨著孫策的兵馬一起沖擊著陸康的中軍!
陸康見到這一幕也是氣的面色發白,但是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陸公,你還是先離開這里吧!”
郡尉苦口婆心的勸諫著陸康,主要是他深怕陸康在這里出點什么意外,
現在孫策已經殺到中軍這里了,還有潰敗下來的前軍混雜在一起沖擊,郡尉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頂住!
“老夫今日就是戰死在這里也絕不后撤!”陸康再次拒絕了郡尉后撤的請求。
見到決然的陸康,郡尉一咬牙說道:“陸公,得罪了!”
隨后,只見郡尉強行帶著陸康招呼著身旁的兵卒向后退去。
“你干什么!老夫不退!不退!”
陸康被郡尉一行人強行帶著,口中不斷的大聲叫道。
正在廝殺中的程普,見到高臺上的陸康不見了蹤影,當即反應了過來,大聲叫道:
“陸康已死!陸康已死!”
程普一邊叫喊,還讓人通知所有的兵卒一起叫喊。
“陸康已死!”
“陸康已死!”
巨大的呼喊聲讓,陸康麾下的兵卒不由得朝著高臺看去,發現沒有了陸康的身影,一時間軍心直接就動搖了起來!
孫策等人也是趁著機會加大力度沖殺了起來,口中不斷大喊著:
“陸康已死,降者不殺!”
被強行帶著退去的陸康,聽到這個聲音時,更是一時氣急攻心暈了過去!
這下可把郡尉嚇慘了,都顧不上組織人手穩固住軍隊,直接就讓人帶著陸康,領著后方的軍隊快速撤離了這里!
后軍撤離后,中軍軍心完全就消散了,也跟著潰逃而去!
孫策程普他們也并沒有追擊陸康他們,而是收攏招降四處潰散的逃兵。
一來他們兵力不足,根本不能殺穿這潰散的逃兵群去追擊陸康。
二來廝殺這么久,哪怕就是孫策程普他們也是有些疲憊了,更何況麾下的兵卒。
最后,孫策程普幾人統計完了數據,此次他們原有的兵卒,戰死傷亡的足有千人之多!
俘獲的陸康兵馬也有四五千之眾,但是這些降兵也不會直接安排進軍中,尚且需要先經過篩選。
另一邊的陸康,在被郡尉帶著退回了霍山后,也輾轉醒來,聽到孫策大勝之時,又差點被氣暈了過來。
最后待到陸康情緒穩定后,郡尉才將統計的戰報交給了他。
出兵一萬八千余人,傷亡三千余人,失蹤或者被俘虜的超過了六千余人!
“一戰過后損失竟然過半,還被孫策殺的打敗而歸,老夫愧對廬江百姓啊!”
陸康看過戰報以后,頓時聲淚俱下。
郡尉見后,當即跪倒在地,對著陸康說道:“陸公,此次之敗皆因我而起,還請陸公處置!”
陸康神情悲哀,嘆息著搖了搖頭道:“唉!
錯不在你,是老夫輕視了孫策,若不是你強行帶走老夫,說不定老夫已經成為孫策的刀下亡魂了!
孫策,當真不愧為孫文臺之子,奈何跟隨袁公路助紂為虐啊!”
郡尉聽后問道:“陸公,那我們如今該如何行事?”
“守吧,袁公路糧草自身都不濟,支援不了多少給孫策,這次他又俘獲了不少兵卒,糧草消耗必然不濟。
我們堅壁清野,固守不出,相比要不了多久他就會退去了。”
陸康雖然戰敗一場,但是麾下也還有萬人之眾,所以打算固守不出,來消耗孫策的糧草。
…………………
孫策三千破陸康兩萬大軍的消息,很快就在廬江傳開了。
這一次,也讓孫策真正的名聲大噪,甚至在廬江之外也在傳播著孫策的事跡。
其中有甚者,認為孫策有西楚霸王之風,所以稱呼他為“江東小霸王”!
只不過現在,這個名頭傳播的人還不是很多,也就廬江這邊要多一些。
周瑜和周敘自然也是得到了這個消息。
“伯符,此舉有些過于莽撞了啊!”周瑜聽后有些感嘆。
然而周敘卻有不同的見解。
“兄長,我倒是覺得伯符兄長此戰打的漂亮,雖然風險很大,但是好處也是十分可觀的。
這仗一打贏,伯符兄長在廬江的名望可就完全不一樣了,至少北部諸縣,聽到他的名字,恐怕都不敢過于反抗,可以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還讓陸郡守的兵力大大折扣,只能固守在廬江南部這邊。
只是伯符兄長這次用力過猛,又沒能一戰擒獲陸郡守,以后恐怕陸郡守不會在與他在城外野戰了,想要完全奪下廬江,唯有強攻了。”
周瑜聽到周敘的分析,有些好奇的問道:“小敘,那如果是你的話又會怎么做?”
聽到周瑜突然發問,周敘沒有猶豫,隨口就道:
“正面對敵的話,我會以步卒先行沖擊廝殺,擾亂前方兵卒,在擊潰前軍后,以騎兵迂回,只插中軍或者后軍!
穩妥一點的話,我直接讓出六安城,在城中布滿猛火油和木材,待到大軍進入后直接放火焚城,再埋伏兵馬在城外。”
聽到周敘的回答,周瑜愣了愣,不知道該怎么說,雖然常說慈不掌兵,但是小敘這………
廬江的戰事并沒有影響到舒縣的周敘和周瑜,而周異新喪,他們兩也沒有那個時間去過多關注這些,但是也只知道一些大概的情況。
孫策在那一戰勝利以后,休整了足足半個月,才準備朝龍舒進軍,霍山縣因為防御不足被陸康放棄,所以現在的防線被設置在了龍舒縣一帶。
休整過后的孫策,兵力已經超過五千,一部分是招收降兵,一部分源于孫策在六安的招募。
如今的孫策在廬江風頭正盛,所以還是有不少人慕名而去的。
其余沒有被孫策納入本部兵馬的降兵,也沒有被放掉,他們被孫策組建成敢死營,專門在攻城的時候打頭陣。
孫策許諾他們,若是十戰以后,或者殺敵數夠100的,就將他們從敢死營中剔除,加入到本部兵馬中。
只是正如周敘所預料的那樣,當孫策再次發動進攻時,陸康完全不主動出兵,就是依靠城防和防線固守。
無奈之下的孫策組織了三次強攻,但是敢死營死了一半都沒有攻破城門,這也讓場面僵持了下來。
這種情況是陸康希望看到的,但是絕不是孫策希望看到的。
野戰,陸康不出來了。
強攻,陸康還有萬余名兵馬,而且各種守城器具充足。
糧草,孫策本就擴充了兵力,現在更加不足。
孫策只能啟用之前和程普他們定下的第二套方案了。
程普和黃蓋領著四千本部兵馬盯死陸康,孫策和韓當領其余一千余本部兵馬以及只剩一半的敢死營先行奪取廬江北部諸縣!
廬江北部諸縣的兵力本就不多,當得知孫策親自率領大軍前來的時候,甚至有兩個縣城的縣令直接就跑路了。
其他的縣城就是抵抗,對孫策來說也不過是螳臂擋車罷了。
孫策和韓當兩人親自率兵進攻,韓當甚至親自帶頭先登,所以廬江北部諸縣很快就被攻打了下來。
在拿下北部諸縣后,孫策得到了許多的糧草,所以當即就再次開始招募兵馬,憑借他的威名很快就招募到了三千新兵。
而敢死營中的人,也補充了許多,當然也有成功從敢死營中出來的,這些人大多都被孫策安排在軍中擔任什長或者伍長。
得了兵源和糧草的補充,孫策當即就匯合了程普他們,然后再次展開強攻!
其實孫策也不想強攻,畢竟傷亡太大了,但是他用盡了辦法,陸康也是不出來,反正就是城門禁閉。
程普黃蓋韓當輪流叫罵都無動于衷,甚至是孫策親自前去叫罵,陸康都不予理會。
反正只要孫策以及大軍踏入弓箭手的射程,陸康就下令讓人放箭。
在程普黃蓋韓當三人,輪流親自帶兵強攻了一個月后,也沒能將龍舒縣的城門攻破,但是經過這么多次進攻,龍舒的防線還是開始松動了。
但是孫策現在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軍中的糧草又不夠了!
“伯符,已經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動手吧!”韓當勸諫著孫策。
孫策知道韓當的意思,在猶豫了半晌后點頭同意了,不過最后還是說了一句:
“先看看他們拿多少出來,差不多就算了。”
得到孫策的首肯后,韓當當時就帶著一千兵馬離開了。
半個月后,韓當帶著足夠一萬大軍吃三個月的糧草回來了,隨行的兵馬不僅沒有少多少,還多了一千多的敢死營。
可以想象到,韓當此行滅了多少的豪族,又殺了多少的豪族之人。
有了這批糧草的支持,在強攻兩月后,龍舒縣的城門最終還是被孫策攻破了!
但是孫策的大軍也是損失慘重,不僅敢死營全部戰死,就連本部兵馬也死亡過半!
好在大部分都是孫策新招募的兵馬,剩下的反倒是因為這次,成功的成為了一個合格的老卒!
陸康并沒有被孫策抓住,而是在郡尉的護送下,退到了廬江城中,身邊的兵馬也只剩不足三千人了。
這次的孫策沒有休整,而是直接帶兵前去追擊,只留了黃蓋在這里駐防和看守降兵!
孫策清楚,現在這種時候,絕對不能給陸康緩沖的時間,否則以陸康的名望,很容易再次組建出一支萬人有余的軍隊。
到時候陸康再次依靠城墻固守,他可不想再強行攻城了!
所以,陸康才退至廬江城中,后腳孫策就帶人追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