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禮終成
- 靈氣復蘇:我建立了修仙家族
- 雨落驚人
- 2027字
- 2023-08-21 09:00:00
九日后,峰頂,長青院。
陳業,陳永聯袂而來。
“四弟,我等已平安將蕭小姐護送至洪川郡。”
陳安道了一聲“好”,接著便讓二人坐定。
原本,按照古禮,需得在大婚之日由新郎親自去接新娘子。
可此種的前提是兩家的位置距離不遠才可。
對于兩家距離遠的境況,只能由新郎族人提前將新娘帶回至本地,等大喜之日在由新郎前去迎接。
為了確保路途平安,陳安此次不僅派了武堂三百余力士,還請了陳業,陳永二位堂兄壓陣。
至于大伯家的大堂兄陳廣,雖在前段時日成為了煉氣士,可陳安也沒有令其輕動。
主要是其突破時日太短,還未修煉成法術,斗戰之力甚至都比不上一位老練的力士。因此,他便令其在山中苦修了。
陳安心神回轉,望向眼前二人,輕聲問了一句:“二位兄長一路上可還安好?”
陳業聽到陳安詢問,眼神一亮,當即回答道:“我等出了洪川郡后,路上確有幾路實力強橫的山匪攔截。”
“不過我武堂力士只出戰先鋒五十人,便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其等數百山匪擊潰,且五十力士自身不過是耗費了些許力氣罷了。”
“后來,我與三弟商量了一下,在隊陣之前,打出了你的鎮南將軍、節度使的名號,此后,便再也沒有匪徒膽敢出現了。”
“就連官道兩側的一些富戶,都提前準備了一些財物,恭敬的送給我們。”
陳安這時笑道:“那些富戶家族恐怕不是敬我的名號,而是怕那幾百甲士!”
賊過如梳,兵過如篦!
在當今之世,此語可不是一句空話。
陳業頓了頓,又繼續講述道:“等到了蕭氏的蒼云山下,蕭氏幾名公子又將我等攔下,說是要討教幾招,我原準備下場,卻被永弟攔下了。”
“當時永弟言說,若是兩人相斗時萬一受傷了,那便有損修行。因此,他提議兩族的力士斗上三回。”
“而蕭氏的力士又怎能比得上我陳氏的道兵,最終,永弟特意令族內一位力士放水,這才得了一敗!”
陳安望向陳永,心中暗贊了一句。
他這位堂兄心思縝密,行事不驕不躁,將來也可為一方主事之人。
見二人面色一片潮紅,神情略有不平,陳安便道:“二哥,三哥,勞累了數日,早些回去歇著吧!”
第二日,大日初升。
陳安便下了丹陽山,來到了陳家莊中的中間位置。
經歷了數個月,陳家莊又是變化了許多,莊中的所有房屋都已經拆除,全數改換成了格局齊整的青石房屋。
原有的武堂,藥堂位置處起了一座占地極廣的宅院。
來到宅院門前,只見正門之上掛著一副牌匾,上述四個繪金大字——寧安伯府。
正門之外,兩側各有一個丈高的石獅。
臺階之上還有六位力士嚴格把守。
待陳安走上去時,眾人當即行禮:“伯爺!”
進了伯府后,陳安徑直朝著一處走去,那是此宅的主院。
此時院中有一干婆子在整理物件,望見陳安后,也是恭敬行禮。
忽然,一道溫和的聲音響起“四郎來了!”
陳安循聲望去,只見不遠處兩名貴婦站在一起,他當即稱了一句:“大伯母,二伯母!”
大伯母年紀稍長些,鬢角已是泛白,面容十分慈祥。
二伯母年近四旬,由于二伯的緣故,卻是保養的很好。望之倒是比實際年紀年輕許多。
二伯母走了過來,拉著他就朝著里屋走去:“四郎,你今日大喜,這一身裝扮可不行,你先換了衣服,再由王婆子為你打扮一下。”
陳安也沒有反抗,換完衣物后便走了出來,坐在一處妝臺前。
這時他眼角瞄到一位身著深紅色袍服的老婦走了過來,只看了他一眼,那老婦就當場笑出聲。
“哎呦,咱們伯爺可真是謫仙降世,我見了那么多新郎官,就沒有一位能比得上咱們伯爺的!”
王婆子此言并非是虛言,陳安的確是她見過最俊俏的郎君了。其膚色如玉,五官俊秀,氣質飄渺,實非常人可比。
接著,王婆子便將陳安頭上銀冠拿下,為其裝飾了起來。
不一會兒,陳安整個人都變得與此前不一樣了。
陳安看到兩位伯母在他身前駐足,微微一笑道:“大伯母,二伯母,小侄此時可還有不妥之處?”
“四郎,此前,你看著不似凡俗之人。如今,卻是沾了點人氣,倒也親切了許多!”
二位婦人又望著陳安挺拔的身姿,笑了下,接著贊道:“四郎身姿舉世無雙,這蕭氏小姐有福了!”
裝扮結束后,陳安便需要前往二十里外的一座莊園迎接新娘。
那處莊園,已在半年前被蕭氏出手買下了。
五個時辰后,伯府正堂。
陳安與蕭蓁二人身著吉福,并肩而立。
此時主座兩側椅子上空無一人,陳安見此,轉頭望向陳彥。
“二伯,如今我父母不在,小侄多年來蒙二伯照料,還請二伯,二伯母上座!”
陳彥聽聞此言,眼中一喜,頓時就要上前,可在即將邁腳之際,忽然想到了一事。
若是自家侄兒為尋常族人,那他如此行事自然是在合理不過了。
可如今侄兒不僅身為煉氣士,更是一族之長,為其威信計,他便不能上前。
陳彥拉住了身旁的妻子,搖了搖頭道:“安兒,你如今身擔一族,乃我陳氏擎天巨柱,自有一番顏面,不可隨意向他人行禮。你可請出三弟與弟妹牌位來。”
陳安見陳彥言語時情意真切,他便不在強求。右手輕輕一揮,便有兩人各自抱著一尊靈牌上前,將其放置于主座之上。
接著,便有一名禮官開始念賀詞。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腱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
賀詞之后,便是三道高喝聲響起。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三拜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