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如芒在背
- 靖康之后,率岳飛拾山河
- 禿筆畫方圓
- 4500字
- 2025-03-25 23:50:48
什么叫在絕對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云?
范二演示得淋漓盡致。
事后范二解釋了一番,他塊頭夠大,手臂夠粗,往戰馬跟前一站,四腳畜生都怕他。
他打奔睹那一棍也是有講究的。他怕弓箭,而奔睹手里沒有弓箭,騎在馬背上也跑不掉。
范二一身的背嵬重甲,扛揍。
他只管掄圓了手臂狠狠砸,砸不中人總能砸中馬。
奔睹雖然武藝超群,可更依賴身手,體魄、力量上與范二沒法比。
奔睹不知深淺,竟然硬扛,這泰山壓頂的千鈞之力直接蕩開奔睹的兵器,蠻不講理的砸中了奔睹的頭顱。
仔細想想也能理解,你要拿把槍指著泰森,他只有舉手乖乖投降的份,要是拿拳頭對著他,不找打么?
一眾順州軍、鎮海軍士兵圍在一起聽熱鬧,聽了范二的解釋無不咋舌,這戰斗技巧誰學得來。
眾將士正在歡笑,許延拎著一具尸體,掰開人群走了進來。
許延把尸體往地上一丟,愁眉不展道:“太尉,和王殿下被亂蹄踩死了,咋辦?”
眾將士被尸體吸引過去。
只見趙栻一身錦袍沾滿了污血與泥水,如同敗絮一般軟塌塌,哪里還有宗王的尊貴模樣。
眾將士歡快的氛圍被這具尸體給破壞了。
趙栻在湖邊那一番話,許多隱藏在湖中的士兵都聽的清清楚楚。
帝王家的皇子竟然恬不知恥,說出這種軟骨頭的話來,教士兵們如何不憤怒。
大宋許多割地使死在城下,幾乎都是因為士兵難掩失望與憤怒,將朝廷派來的官員打死。
以至于像主和核心份子耿南仲之流,借著出使之機逃離京城,歸到了趙構帳下,生怕被守城士兵給剮了。
眼前這些西軍將士在沈放的帶領下,一直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那種剜心之痛。
現在宗王當著西軍的面死在陣前,終歸逃不了嫌疑。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沈放身上,等著沈放處置。
沈放臉色絲毫不變,他已在李子云面前下了擊殺令,就算趙栻沒死在亂軍中,他也要親手宰了趙栻,是他把賣國求饒的話掛在嘴邊的,不宰你宰誰。
現在趙栻死了,省得沾一手腥,不更好。
“和王殿下被金人質押軍中,金人失利殺害和王,即刻馳報信王府,厚葬。”
沈放瞧了一眼地上奔睹的尸首,吩咐道:“許將軍,此人雖是敵將,但值得尊敬,你派人將他尸首和他的愛駒一起送回南和縣城下吧。”
奔睹雖然將他和李子云打得灰頭土臉,卻是一條漢子。若非營陣對立,當個朋友也未嘗不可。
沈放丟下這兩句話后,命各將領打掃戰場,救治傷病,自己隨范文龍的鎮海軍乘船走了。
他沒閑心處理這些瑣碎事,死個宗王算什么,天底下因為他趙家的私心,死了多少人?
金軍幾路大軍幾乎合圍了井陘道、真定府。這場包圍與反包圍的大戰役,誰占據制高點還難說,西軍這盤大棋下錯一步,后果不堪設想啊。
范二領著背嵬軍短暫休整后,向北撤走了。
他與伍有才將背嵬軍與龍脊軍打亂編制,背負著更重要的使命,沒有參與對抗斡離不的大軍。
當下,西軍前進的步伐已達極限,沈放不能下令諸軍再前進一步。
因為西軍的后勤保障的戰線拉得越來越長,隨時都有繃斷的風險。
淼淼的大陸澤延綿數十里,天氣轉暖,霧氣漸散,依然像個無邊無際的黃沙海。
沈放立在船頭,強風吹得衣袂飄飄,人變得格外的神清氣爽。
換作杜少陵或者陸放翁在此,免不了吟出個傳世佳作。
可是沈放的腦子里只有一串串長長的名單。
這些人他曾經在講臺上如數家珍般傳授給學生,可現在他們是一個個大活人,跟自己息息相關。
沈放想到了南道總管張叔夜,此刻他也押在金軍之中吧。
史書上張叔夜讓自己的生命延續到了白溝,白溝一過,自縊而死。
白溝是大宋與故遼在北方著名的國界線。
曾經童貫率領大軍北伐,劉延慶大敗于白溝。
大宋何以孱弱至此?
上層構架上都是一幫機會主義者在把持國政,
中層是大量士人在操持地方政務,這些士人不能說他不勤政不愛民,他們的作為都受上層掌權者約束,或者說是同化。
而底層呢?
底層人口、行業太過龐雜,沒法用幾句話概括,但總有上層少數掌權者影響的深深痕跡。
不管是士兵還是百姓,還是地方官僚,中央首腦,以機會主義心態行事者大行其道。
真定府里的大佛,腳跟還沒站穩,就開始四出活動,合縱連橫,好像只有將西軍吞到肚子里才踏實。
一個十七歲的小毛孩,大敵當前,身無所物,屁事干不了,竟然對西軍用上“勘亂”這一套。
趙家人啊……真人才!
沈放苦笑。
“沈太尉,到了。”
王小乙陪侍在旁,提醒沈放已到了鎮海軍駐地,湖中小島。
沈放收拾心情,健步踏下了船。
小島上一片繁忙。
鎮海軍士兵們一邊訓練,一邊在加緊修筑營房和防御工事。
沈放走進了鎮海軍臨時指揮部,其實就是一座木板草廬,遮風擋雨之所而已。
沈放召來范文龍以下鎮海軍將官,一共七人。
代指揮使范文龍,舟橋營正副指揮使蔣光、許勁,水兵營正副指揮使陳杰、鄧子恢,弓弩營正副指揮使錢少仙、靳義。
這些人如今只是個草臺班子,日后西軍壯大起來的話,長江大河里行舟運兵,控遏水道,他們便是顆幼苗。
范文龍滿面春風,逐個向沈放介紹自己的部下。
這些人只有蔣光、錢少仙是山西來的歸德軍舊部,剩下的都是平山縣山澤水泊之間長大的漁夫,年輕而朝氣。
他們操舟弄水個個都是好手,可是離成為合格的水軍將領,還要經歷許多的磨練。
“諸位將軍,今日一戰,有什么感觸?”
沈放致出了開場白。
眾將面面相覷,這種正式場合下,讓他們寫“讀后感”顯然有些局促。
沈放呵呵一笑,指著范文龍道:“你先來,不就你殺得最歡么?”
范文龍靦腆的摸了摸腦袋,道:“末將這點本事,與范大錘和背嵬軍比起來,真沒臉說。”
這些初生的水軍將領都見識了背嵬軍是如何殺敵的。
背嵬軍攻擊凌厲,陣勢駭人,大宋軍民談之變色的女真鐵騎,在背嵬軍面前只有挨打的份。
而范二這個鋼鐵包裹的巨人,沖入金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來回沖撞竟無人能擋,一個人打出了一支軍隊的氣魄。
更別說謝幕之際對奔睹的雷霆一擊,爆發出非人的恐怖力量。
沈放眼睛一斜,語氣嘲弄笑道:“范文龍,你有啥好自慚的?我沈放號稱旋風將軍,不也在那個金將面前吃癟嗎?”
沈放的話迅速拉低了在場的嚴肅氛圍,眾將官跟著嘿嘿笑起來。
“跟你們講,靖康元年金人第一次南侵時,我這個廂兵都頭還嚇尿了。瞧瞧,現在不也有些氣候了嘛!”
這一次,眾將官終于放下了顧慮,暢所欲言。
大家從眼前的戰事聊到曾經的安寧歲月,從大宋小吏的貪墨聊到道聽途說的朝廷茍亂,從天下蒼生聊到西軍的出路。
沒多久,沈放已調動起水軍將領們的激情,再狠狠的給水軍發展定下基調。
沈放管這叫“憶苦思甜”,此前已在下軍營探查座談時屢屢奏效,感動了無數的士兵,也帶動了一批將領效仿,收攏軍心。
要不,西軍將士何以效命!
陳勝吳廣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拉開了秦末農民暴動的序幕。
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掀起了黃巾起義。
黃巢以“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轟轟烈烈敲響了晚唐的喪鐘。
元末農民起義的口號自不用說,劉福通埋下獨眼石人成就了朱元璋。
沈放此時還沒有改朝換代的雄心,但是任何人想搶奪走西軍的成果,打破井陘道的安寧,他必然不答應。
正在眾人繼續掀起一個個高潮時,馬擴帳下馬軍指揮使何鐵柱匆匆登島。
何鐵柱帶來兩個消息。
一是內丘縣數千金軍兵臨千言山叫陣,馬擴的破虜軍已和金軍打了起來。
二是趙邦杰那個軍師賈平也到了千言山,稱有十萬火急之事求見沈放。
千言山雖不高也不大,金軍想攻入山中不容易,只要到了晚上,金軍連在野外扎營都不敢。
沈放不擔心千言山下之敵。
反而賈平口中十萬火急之事,引起了他的重視。
賈平誠意滿滿,主動向西軍示警,他口中的情報很有價值。
沈放交代范文龍等守穩水寨后,匆匆向千言山趕去。
從大陸澤到千言山不過四十余里路,沈放與何鐵柱等人繞道山后,避開了山前遍地的陷馬坑、鐵蒺藜,一個多時辰便登上了山。
待聽完馬擴匯報完山前的戰事后,沈放在一個小土房里見到了賈平。
賈平屬于那種一見面就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一身清衫,長的又高又瘦,八字胡子下牙床特別凸,一雙手臂肉眼可見的長過膝。
賈平對自己的尊容顯然已是諒解,才華橫溢之人相貌不過是襯托罷了。
“小生見過沈太尉。”
賈平深深一揖,眼神炯炯,這雙眼估計才是賈平本該有的面貌。
沈放緊走數步,雙手將他手臂輕輕托起,道:“賈先生是我西軍的貴人,沈某正想著如何答謝先生呢。”
沈放有些感觸,當初自己青澀又桀驁,面見李若水也跟賈平一般模樣。
唉,短短一年時間,境況已是大變。
“沈太尉可是有什么心事?”賈平盯著沈放的臉問。
“哈哈,賈先生果然識人斷事了得,我這一點心事都給你瞧透了。”
沈放毫不掩飾自己的心緒,他本就擅長識人斷事,行家面前還是坦蕩些為好。
賈平看看左右,見王小乙、馬擴在旁,直言道:“小生有極為敏感之事相告,沈太尉可否摒退外人?”
外人?
沈放瞧了瞧王小乙二人,道:“你們先出去吧!”
賈平是否真有大情報不好說,但是要求沈放摒退身邊人著實有些……夸張吧。
待王小乙、馬擴離開后,賈平才露出了焦急之色,道:“沈太尉,燕京的金人留守郭藥師擊敗了陳亨伯,正向真定城殺來。”
郭藥師?
沈放臉色大變。
“另外,太尉你的舊日同僚張思麒聚兵二萬余人于祁州城,與曹曚殿帥約定,隨時進兵稿城。”
張思麒?稿城?
稿城不是曹弘在鎮守么?
曹弘雖已南下參戰,但是稿城還是他管轄之下。
沈放的臉上泛起一層霜。
賈平看在眼里,接著說道:“我五馬山趙寨主也托人帶回了消息。康王大元帥府軍已派兵從大名府北上。”
沈放終于搭話了:“大元帥府軍由誰統領,賈先生可知?”
“田師中為都統制,屬官有馬忠、韓世忠等,趙寨主也是統制官之一。”
“哦,郭藥師南下的消息誰傳來,多久的事?”
“是陳亨伯命人快馬傳至信王府,被曹殿帥壓著不報已五天。”
沈放來回踱著步,突然問話:“你賈先生又是什么職務?”
賈平見沈放目光如炬,驚道:“曹殿帥是有命小生從其事,若小生跟隨他行事,何敢來見你。”
沈放發現自己的眼神太銳利了,馬上柔和下來,解釋道:“賈先生莫要誤會,我只是想知道曹曚準備給你安排一個什么位置。”
賈平暗暗吁了口氣,道:“曹殿帥命我五馬山弟兄隨時準備著入真定城,封小生為帳前都監軍。”
沈放又是長久的閉口不答,很久才啟齒道:“有賈先生的存在,才合理呀。”
賈平即刻接口道:“沈太尉,此為曹殿帥的勘亂之計。西軍大軍已南下,北門洞開,我五馬山弟兄進入真定,擁護信王殿下東行,入祁州境,張思麒接應,南下有田師中接應。”
“哼,北道黃河、大陸澤一帶已有我水軍駐扎,他就不怕我留人么?”
“裘侍讀說了,待郭藥師兵臨真定城,沈太尉必收兵北上。”
沈放眼色緩和,笑道:“然后斡離不的十萬大軍必然尾隨追擊。待我與郭藥師激戰,金人已兩頭夾擊我西軍了?”
賈平低頭應道:“恐怕還不止于此?”
“哦?先生請講。”
賈平整理一下思緒,道:“趙寨主透露,屆時,康王帳下黃潛善可能進入河東,從河間府、深州一帶監視戰局。”
“若金軍得勢,黃潛善便遁走。若太尉你擊敗了金軍,康王、信王將以兵馬大元帥的口諭,詔告天下,西軍為叛軍,能收編便收編之,不能收編,便剿滅之。”
“另外,趙寨主還提到了天子與太上皇。”
“哦?”沈放的興致馬上被勾起,問:“康王是不是擔心勤王之命?”
“是,黃潛善還有監視天子一行是否順利北上之責。同時,他還負責收集西軍是否傷及皇族,有必察之。”
賈平停頓了一刻,道:“太尉心懷百姓,卻忌恨皇室,若是行事不周,必然被他黃潛善栽贓陷害。”
沈放來回走了數步,盯著賈平的眼睛問:“賈先生,你知道這么多,不怕我將你殺了,以絕后患么?”
賈平面不改色,道:“若小生為太尉之肱骨,又何懼被殺。”
“哈哈哈!”
沈放放聲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