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有軍隊開赴咸陽。
如風似火。
全部都是高強度的急行軍。
一路上,他們甚至不曾停駐休息,連埋鍋造飯的時間都沒有。
他們一邊行軍,一邊隨便吃些冷冰冰硬邦邦的干糧。
只為了能夠快一些到達咸陽。
援救帝國危急,抗擊入侵的敵人。
這是他們這些士伍的天職!
但是,一到咸陽,他們就愣住了。
目之所及,全是軍隊。
渭河兩岸、驪山上下到處都是亂糟糟的軍隊,卻根本沒有發現敵人的身影!
他們還沒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就被告知“陛下跟你們弄著玩呢”。
隨后被要求迅速返回原駐地。
因為關中已經裝下下這么多的軍隊了。
士伍們全都懵逼了。
還帶這么玩的是吧?
然后滿懷著怒氣,罵著街就走了。
要不是有軍官們彈壓,這些怒氣值爆表的士伍們,能把咸陽給拆了!
這樣的場景不斷的重復上演著。
往往是咸陽城的軍隊剛走,近畿的軍隊就來了。
近畿的軍隊剛走,邊遠郡縣的兵丁又來了。
一波接著一波,似乎毫無止境。
無數的人馬,如同螞蟻行軍,匍匐穿行在秦川大地上
來來回回,無休無止。
“烽火戲諸侯”的鬧劇,足足延續了一個月多才最終落幕。
耗費錢糧無數。
獲得了什么呢?
除了胡亥的大笑和虞姬的眼淚,除了士伍們數量掌握了前往關中的道路和七十余種極度難聽的咸陽臟話。
其他都暫不明了。
。。。。。。
咸陽宮中。
胡亥的心里樂開了花。
心下不斷的感慨著:朕當真是個亡國的天才!
有時候,真想撬開朕的腦子看看。
究竟是怎么精妙的構造才能賜予朕如此強大的智慧!
朕怎么就能想出“烽火戲諸侯”這么精彩的亡國戲碼呢!
他真的覺得“烽火戲諸侯”,是他穿越之后,打出的最強操作了。
一個人。
一把火。
一場鬧劇。
寒了大秦全體將士們的心。
我就問問,還有誰!
胡亥十分得意。
他甚至都忍不住開始在心中默默的推演后續的劇情了:
當軍隊中的將領和士卒們在得知自己被皇帝戲弄之后,他們會作何感想呢?
一定會還恨在心吧!
一定會無比的憤怒吧!
他們一定會怒發沖冠吧,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那種。
他們肯定會這么想:
“大秦的新皇帝,簡直太過分了!”
“就沒見過這么昏聵的皇帝!”
“這狗皇帝根本就沒拿我們這些丘八當人啊。”
“我們是為大秦帝國流血犧牲,立下過赫赫戰功的國家脊梁,他憑什么這么對待我們!”
“狗皇帝居然把我們當猴耍呢,簡直是豈有此理!”
“大秦藥丸!”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都有點懷疑人生了。”
“這么荒唐的君主,真的值得我們給他賣命嗎?”
“能干干,不能干就反了他娘的了!”
“大丈夫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不用問,現在所有的將領和士卒肯定都認為自己是個大昏君。
自己這人設不就一下子就立住了。
胡亥甚至都想在自己的腦頭上寫四個字“亡國之君”。
沒錯,朕就是要告訴天下士卒,朕就是想當個昏聵的亡國之君。
你們趁早炮路,該干啥干啥去。
軍隊和皇帝離心離德,這不就是妥妥的亡國之兆嘛!
再往深處想。
一定陳勝吳廣造反,天下有變,山東六國余孽復起,這些軍隊會怎么做呢?
他們到時候肯定都不會賣力的鎮壓吧。
甚至有可能因為對于大秦、對于胡亥過于失望,而臨陣倒戈、喜迎王師、反戈一擊吧!
可能性很大啊。
那場面,胡亥想想就覺得美不勝收。
“六國造反怎么辦?”
“無所謂,我會帶路!”
“軍隊苦秦久矣!”
“Sir,this way!”
“Follow me!”
“為了部落!”
。。。。。。
胡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無法自拔。
滿臉都是笑意,嘴都合不攏了。
這時候,十常侍之一的錦衣衛都公魏中賢來到了殿外,請求覲見。
胡亥立即召見了他。
之前,胡亥派了他去刺探一下軍隊當中的情況,看看士兵們的情緒是否穩定,怨氣重不重,此次烽火戲諸的效果如何。
對于錦衣衛這種特務機構,也算是業務對口。
如今,魏中賢已經全部打探清楚了,特地趕來復命。
看著魏中賢遞上來的厚厚的一大卷簡牘奏章,胡亥一個哈欠就打了出來。
里面是錦衣衛這段時間深入一線,取得的各種數據、士卒言行、效果分析等資料。
耗費了無數的腦細胞。
胡亥見狀,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塔木德,朕自從繼位之后,連朝都不上的,你居然讓朕看這么厚的奏折!
你不知道朕不識字啊!
胡亥重重的將簡牘擲到了書案上,“恐龍抗狼”一聲,桌案上的竹簡、毛筆散落了一地。
魏中賢的神情立刻緊張了起來,小心翼翼的上前撿拾起來,原原本本的重新安放在桌案上。
胡亥沒好氣的道:“上奏吧,撿重點說!”
等下,胡亥還得去后宮交作業呢。
魏中賢聞言,立刻畢恭畢敬的站好,簡潔明了的說道:
“啟奏陛下。”
“大統以來,中國無警,士伍安逸,忘戰日久。”
“陛下高瞻遠矚,防患未然,在每年常規的‘都試’之外,以點燃烽火的方式進行突然性的軍事演習,總閱武備,效果甚佳。”
“據錦衣衛統計,此次見烽而動的士卒總數不下百萬。”
“既包括了郎中令、衛尉、中尉統帥的中央軍,有包括三川、漢中等郡的郡縣兵、地方軍,還包括隴西、北地等郡的邊防軍以及駐守上郡的長城軍團。”
“若是將意外參與到演戲當中的刑徒算上,總數不下兩百萬。”
“各支軍隊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既定的軍事任務,效果出奇的好,顯示了大秦軍隊強悍的戰斗力。”
“將士們都說,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他們今后定當牢記陛下的教誨,枕戈待旦,守護大秦!”
“軍官們都稱贊陛下圣明,繼位之初,便重視武道,著手訓練軍隊。”
“如此,我大秦必將享國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