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十八行事追求光明磊落,寧死不屈。
夏鼎行事卻是正奇兼容,無論什么手段都用。
因此茅十八對夏鼎雖然既敬佩又感激,但內心深處也頗有些微詞。
畢竟夏鼎的行為與他認知中的英雄好漢相差甚遠。
最最重要的是茅十八已經看出來夏鼎并非是天地會的人,對夏鼎的期待值一下子降到谷底。
沒了。
若非夏鼎甘冒奇險將他從揚州救出,他現在可能會指著夏鼎的鼻子大罵。
兩人的分別是注定的,茅十八不提夏鼎也要提。
接下來他要做的事跟光明磊落沾不上一毛錢的關系,所以不與茅十八一路最好。
茅十八哈哈一笑:“兄弟你太小瞧我了,老茅我縱橫江湖十幾年,什么兇險沒見過,區區韃子朝廷的通緝,難不倒我?!?
夏鼎點點頭,掏出一萬兩銀票。
“茅大哥心中有數就好,這些銀票你拿著,路上別委屈自己?!?
茅十八看也不看,直接揣進懷里,而后拱手道:“丁兄弟,此地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見,望你保重身體,早日得償所愿。”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夏鼎念了一句,鄭重道:“茅大哥放心,待天下大變時兄弟必定會舉旗造反,那時若茅大哥還有心殺韃子便來尋我?!?
茅十八沒有接話,拱手道:“保重!”
夏鼎也拱手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江湖再見!”
兩人就此分別。
茅十八沒問夏鼎的去處,夏鼎不探茅十八的落腳。
分別之后,夏鼎繼續北上。
一個人行路更加的小心謹慎。
夏鼎沒有路引,不愿進入大城自找麻煩,多數時間在鎮子、鄉村里休息。
小地方管理松散,不會特意檢查路引。
就算真碰上較真的,送點銀子也就能混過去。
至于非要認死理的,夏鼎沒碰到過。
他只碰到貪心不足,非要多拿錢的。
夏鼎不給,直接打一頓了事。
鄉紳地主的權力籠罩范圍很小,對夏鼎這種有武力的江湖人士毫無辦法,只能吃啞巴虧。
行行止止,一個月后來到襄陽城下。
夏鼎賄賂看守城門的官兵,順利進入襄陽城。
襄陽是大城,經濟發達,商業旺盛。
夏鼎尋到一家酒樓,一邊吃飯一邊觀察食客,偷聽些有的沒的。
多是家長里短、城中鄉紳豪商的逸聞糗事,少有江湖武林的消息。
金庸的江湖,江湖人士畢竟較少。
要極其有幸或者倒霉才能不斷遇到江湖人物和江湖事件。
他一路來到襄陽,自是打算前往武當山拜師學藝。
外功終究是外功,有其局限性,就算練得再強也不可能進入頂尖高手行列。
只有內功才有無限可能。
不僅能提高實力,還能延長壽命。
內功練到張三豐、掃地僧那種級別,活個百八十歲跟玩一樣。
在《鹿鼎記》中出場門派不多,華山派,鐵劍門,少林寺,武當派,崆峒派,神龍島寥寥幾家。
但并不是每一家都適合拜進去。
神龍教第一個排除,不僅教主變態,進去也學不到什么內功。
崆峒派名頭不夠大。
鐵劍門只剩下九難,要尋她已是極難,要拜師更有難度。
韋小寶能拜師是種種巧合加自身應變快再加主角光環,否則早被一掌打死了。
華山派號稱天下第一,但已經變成家族企業。
少林寺本是最佳選擇,但和尚迂腐,又跟清廷走的極近,沒有地位的人不用想著快速習武。
唯有武當派此時陷入內部爭斗,有可乘之機。
關鍵是,武當派的內功絕對是頂尖的。
夏鼎尋思道:“要拜師首先得有一個來歷清白的身份,有清白的身份才能得到信任,才能有拜師的可能,否則第一關都過不了。”
丁修平這個逃犯身份,是絕不可能得到武當派認可的。
夏鼎想了想,自己的口音算哪個地帶的呢?
鄉音是淮海地區,但一二十年普通話說下來,鄉音早就跑偏。
要是讓其他人分辨,除非是來兩句老鄉話勾引,否則完全分辨不出他的家鄉。
這也是個破綻。
夏鼎不禁搖頭,想要作假身份也蠻難的。
這也不是一時間就能急得來的事情,夏鼎暫且安心住下來。
他沒有立即前去武當山,而是打算先收集武當派的信息。
襄陽城離武當派不遠,總會有些消息流傳過來。
不知不覺幾日過去,夏鼎混跡于襄陽城各大酒館茶樓,逐漸得到一些消息。
武當派的道士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下山行走,路過襄陽城的不在少數。
最常出現的客棧、酒樓他都打探清楚,整日里泡在兩處地方。
這一日剛剛到午飯時,夏鼎忽然望見兩個道士走進店里。
如今已經入冬,大街上寒風呼嘯,凍得人伸不開手。
兩個道士臉色泛紅,快步走進店里。
夏鼎打量兩人,看他們腰間懸劍不由得心里一動。
在這武當山腳下不遠碰到的習武道士,八成就是出自武當。
“天尊在上,這天是越來越冷了?!?
一名道士哈了口氣,抱怨道:“師兄,你說平時也就算了,這大冷天的還讓我們跑那么遠的路采買東西,干嘛不一次性給多點錢,把東西買足呢?真是他們動動嘴,我們跑斷腿。”
另一名道士搖頭道:“師弟,出門在外莫要胡說,咱們趕緊吃點去買東西,明日一早還要往回趕呢?!?
那先說話的道士輕輕跺腳,招呼小二趕快拿小火爐過來。
夏鼎湊上前去道:“兩位真人,在下有禮?!?
兩名道士看了他一眼,有些疑惑。
先說話的道士問道:“你是什么人?找我們做什么?”
“在下夏鼎,徐州人士?!?
夏鼎先給自己定調,笑道:“我自幼好道,頗有幾個修道的好友,兩位真人儀容不凡,在下一見傾心,不知可否容在下做東請兩位真人共飲一杯?”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兩個小道士在武當派不過是個小角色,從來沒人關注過他們,更沒人叫過他們真人。
這真人的名頭也是我們能當得的?
兩名道士眉開眼笑,忙道:“不敢當,不敢當,我們有事務在身,不便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