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文武兼修
- 重生古榕樹,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海黃木
- 2202字
- 2023-07-28 15:18:09
“院長,我想讀書!”李進思考了良久,上次沖撞了榕樹書院,雖然當眾私自斬殺了里正,但是李進的為人還是值得肯定的。
身為土匪沒有濫殺無辜,加上這些年也多虧了李進,城東村才能如此安全,也算是另外層面的保境安民了。
“老師,進哥哥年少時喜讀書,而且他上山也是迫不得已……”李清清從院子內走出,如今她氣質清冽,猶如仙女下凡一般。
雖年紀輕輕,卻也知曉大義和是非,李清清的印象中李進對她照顧有加,更救過她的命!
三歲時,李清清險些被野豬給踩踏而死,是李進憑借自身的蠻力頂在李清清身前。
符安看了看像是換了一個人的李進,此刻他跪倒在地,行師禮,極為的莊重。
剛才他威風凜凜地把鬧事的潑皮給解決了,符安也是知道的。
雖說對于上次他擅自棒殺里正的行為符安不贊同,不過既然李進好學如果讓他多讀一些圣賢之書,應該能壓制住他的戾氣。
何況建安縣并不太平,想要榕樹書院能真正做起來,就需要有各類的弟子,想到這里,符安撫須言道:“李進,你可真心想入我榕樹書院?”
這段時間榕樹私塾已經(jīng)進階為了榕樹書院,在建安地界開始有了名氣。
但是要真正出圈,還要全體塾師的努力,如今吳子德險些把榕樹書院置身于危險境地。
如今有李進出手解決,這比官府還要有用,畢竟都是道上的。
牛大只是小嘍嘍,根本入不了李進的眼,而且有了這次的教訓,牛大能撿到一條命就不錯了,哪里還敢來城東村。
“學生,真心想入書院!”李進為了證明自己,把身上隨時攜帶的一本書籍拿了出來,這是一本被翻了無數(shù)遍的書籍,名曰《太平廣記》。
雖說是殘卷,但是也寫了許多神怪故事,而且還有不少五代的小說野史,開拓了李進的眼界。
這也證明了李進平時都會去看各種的書籍,善于學習鉆研,這對于落草為寇的李進來說還是很難得的。
而且榕樹書院的教學理念還是以海納百川為主,不論學生是什么背景,只要愿意學習都能進書院。
同樣的李進也是如此,而且為了不影響榕樹書院的發(fā)展,李進挑選的時間都是晚上時分。
白天的時候盡量少來,只是在院外旁聽,以免影響到書院,畢竟李進的身份特殊,雖說官府上沒有真正意義上張榜緝捕,卻也是匪徒之流。
李進如此為榕樹書院的發(fā)展著想,這也讓符安十分欣慰。李進愛憎分明,好學善學,尤其是對于《孫子兵法》等書籍十分喜愛。
看來是做將軍的料,只是目前的話,李進要被招撫,也要看時機。
榮耀看到李進的榕樹愈發(fā)的生機勃勃,看來文武雙修效果更加出眾啊!
而且李進的話,畢竟是城東村的人,村民們也不會舉報。
何況此時的李進武力值還是很高的,就算是官府要緝拿還是要看情況的。
建安的捕快也都不是蠢貨,都是一些人精,明白李進在這邊的一個實力。
完全不會去主動招惹,如果張倫不是下死命令緝拿李進的話,他們往往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而且近期采花大盜在福州作亂,許多福州的待嫁閨中的少女都被侮辱了,使得福州城內人人自危。
州府派遣的捕快都沒法抓到采花大盜,而據(jù)說采花大盜已經(jīng)亂竄到了建安城。
因此張倫也沒有閑心跟李進再計較什么了,據(jù)他手下的主薄反饋,李中達的罪狀還是很多的。
而且也牽扯到他了,如果不是李進果斷棒殺,搞不好他都要被上頭調查了,官聲不保是小事,一個不慎全家都要受到影響。
張伯玉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神童的名聲也要被李中達給斷送了,殿試的資格都要被他給喪失掉。
算起來李進快刀斬亂麻,倒是省去了不少的麻煩,畢竟死無對證了。
加上李中達本身就是人人喊打的,各種鐵證加持下,張倫也不用多去解釋什么。
以張倫的為人倒是不至于勾結村里正來牟利,畢竟看不上不說。
而且他跟李中達的確不怎么交流,不知道的人還不知道他們之間是親戚。
現(xiàn)在張倫頭疼的還是采花大盜流竄到了建安縣,這對于一方父母官來說還是極為考驗的。
要是采花大盜在建安開始作案了,不知道要有多少的女人受到侵害,這是他無法忍受的!
“該死的采花大盜!”此時李清清和張伯玉又準備前往東京開封府應試了,現(xiàn)在又多了采花大盜的事情。
讓張倫一直心緒不寧,總覺得會出事情,按照福州發(fā)來的邸報來看,采花大盜的作案手法極為奇特。
具有神奇易容的能力,往往能易容成為女子最親近的人,這也讓受害者沒有任何防備。
所以說采花大盜的真實面貌從來沒有人看到過,但是據(jù)受害者的描述,采花大盜的后背有一道蜈蚣般的刀疤,而且隱私處也有一顆漆黑的痦子……
只是這些特征都是在暗處,以當?shù)厝说囊轮旧喜缓蔑@示這些特征。
總不能在城門口查探的時候讓人脫衣服和褲子吧,這樣的話建安的日常秩序都會受到影響。
而且就算有這些特征,對方拒不承認的話也沒有什么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人贓俱獲!
這名采花大盜只是“采花”絕不傷人性命,所以說相對來說還算有規(guī)矩。
但是這種色中惡虎如此猖獗的作案,在福州僅僅一個月就作案20多起,可以說是精力旺盛至極。
如今看似銷聲匿跡了,實際上可能是轉移到其他的地方作案了。
宋朝的娛樂行業(yè)還是很發(fā)達的,不像是唐朝會有限制性,基本上是全天候的營業(yè),沒有所謂的宵禁條例。
清風酒肆的生意還算不錯,老板娘王翠娘自釀的狀元紅深受喜愛,加上翠娘長相俊俏,頗有姿色,因此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光顧。
做生意的話免不了拋頭露面,翠娘這些年都是如此,習慣了忙碌的日子,也想著是不是回到東京開封府找李威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妾室?
但是卻有些猶豫不決,畢竟還是舍不得清風酒肆,這是她的祖業(yè)。
在父親手上承接過來的酒肆,本來只是一間瀕臨倒閉的酒肆,如今在她的經(jīng)營下有聲有色。
也招募了幾名員工,也是因為清風酒肆他們才能養(yǎng)家糊口,貿然關停的話,不僅會影響到老主顧,這些老員工今后的出路也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