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宋朝科學家
書名: 重生古榕樹,庇佑一方百姓千年!作者名: 海黃木本章字數: 2224字更新時間: 2023-09-09 22:59:51
而這些日子李清清的杰出學生還有一個天才,名叫沈括!也是歷史人物。
沈括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可見一個好的老師會教出許多領域的強者,這才執掌書院沒多久,就發現了幾個好的苗子。
雖然他們年齡都不大,張擇端8歲左右,沈括10歲左右,不過卻是潛力十足。
經過李清清的教導,很快就是神童般的存在,在當地慢慢有了名氣。
如同當初的張伯玉一樣,都是神童出身,然后考取功名當官。
榕樹書院就是一個人才聚集的地方,第一批人才分散于各地,開始造福當地的百姓。
比如說包拯、蘇軾之流,都是在榕樹書院進修之后才考取功名的,算是榕樹書院派系的。
而第二批的話,則慢慢開始顯現其天賦的存在,不過年齡較小,還沒有真正達到出世的程度。
不過也因為年齡小可塑性更強了,使得他們在今后發揮出來的能力會更強一些。
比如說在考取功名方面有榕樹書院加成的原因,考到的名次會更上一層樓,做到的官職也會更大了。
而且也因為有這個背景的原因,為以后的仕途順遂做著一些準備。
不管怎么樣,李清清有發現人才的一雙慧眼存在,不管他的家境如何,只要喜歡讀書,有這方面的潛力,李清清都愿意幫襯一把。
而張擇端就是這么一個例子,不僅包吃包住不說,還給了張擇端一個工作就是在書院打雜!
每個月的工錢可以緩解家里面的拮據,這也是張家同意他過來讀書的一個重要原因。
畢竟給地主家放牛也是有工錢的,而到了書院工作工錢多了十倍不止,而且還能夠有出息,誰不愿意???
而沈括的話,家境比較不錯,有著當官的父親,因為到南方上任,又聽說榕樹書院有國子祭酒的存在。
懂些內幕的沈括父親因為跟張倫有舊,因此多說了幾句好話就讓沈括上了榕樹書院,熟悉周圍的環境之后。
沈括就開始發揮其潛力了,這也得到了李清清的注意,一雙發現人才的慧眼,一下子就開出了沈括的不凡。
因此李清清開始重點培養張擇端、沈括,這是李清清接管書院之后,吸引過來的兩個歷史人物大咖,而且潛力無窮,今后在繪畫領域、科學領域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而經過李清清在幼年期的一個調教,兩人的成就會更大,至少在考取的功名會更上一層樓,從而使得仕途會順利一點。
專業領域的話,也在李清清的引導下更加精進,這是可以肯定的,而且李清清的名氣愈大之后,書院也更加受益。
她也明顯感覺到了書院不夠了,不光是教室不夠,很多都是外地的學子,要在書院吃住學一體的,類似于寄宿制的話,那么沒有房間肯定是不行的,現在可不能一人一間這種標準了。
但是也至少要保證有房間給人住啊,好在喻皓設計出來了上下鋪的床,使得宿舍住得人多了一些,暫時解決了學生的燃眉之急。
可是對于李清清來說,還是覺得學子們條件太艱苦了,而且還是會有各地的學子不遠千里過來求學,很多時候善良的李清清又不好拒絕。
因此擴建書院和寺院的相關工作也在同步的建設當中,寺院的話因為是廣濟在負責,也算是他的修行,過多干預的話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寺院建設的進度不會這么趕,講究一個精益求精。
廣濟打算花費幾年甚至十多年的時間打造,所以只是書院的建設的話,喻皓負責設計打造,并且參與監督,擔任總工程師,木料和石料都是現成的,周員外還會提供工匠和民夫。
因此書院方面出得資金不會太多,趁著還沒有到招收新學生的高峰期,榕樹書院的第二輪正式的建設在李清清的任職下開始了,火熱朝天的建設雖然會影響到學子的讀書,卻也在盡量不打擾的情況下。
畢竟在后世的學校建設當中,工期還是很趕的,暑期結束之后工期可能還沒做完,只能加班加點,同樣的在現在榕樹書院也是這種情況。
每一個書院的發展階段,基礎設施的改變都是不一樣的,而現在的話李清清有這么多人才的協助下,書院的建設會在科學合理的情況下施工。
加上審美方面李清清還是很強的,有她的把關下,書院的建設會呈現出獨樹一幟的風格,也對得起官家把榕樹書院列入到了國子監的序列之下的決定,已經開始趕超四大書院了。
要知道如今列入國子監的書院在這個階段還是沒有的,而過了幾十年之后才會有四大書院列入了國子監,而這也是因為有歷史人物的加持下。
現在的話,榕樹書院獨占鰲頭,正處在黃金時期,關注度還是很大的,趁著這個時候,把書院各方面的建設給固定下來。
這也是為接下來的學子提供便利,而且作為李清清來說,她才十八歲不到,年紀輕輕的院長可以跟著書院一起成長。
所以說符安雖然是第一代的院首,但是卻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創者,書院的真正建設起來的還是靠李清清、張伯玉,初期的話,張伯玉的協助也是至關重要的。
如今到了第二代院首李清清執掌,所以的壓力和權限都到了他這邊,張伯玉如今走得是仕途,雖說也在建安做縣令,但是他要管理的是一個縣!
平時也就是閑暇的時候來書院跟李清清探討下書院的發展路線,提供一些建設上的意見,但是真正去做的話,只有李清清了,張伯玉實在是太忙了!
“什么?發生命案了?”張伯玉到任之后,雖然勵精圖治,但是一個地方不管治理得如何好,總是會出現各種意外情況的,命案的話也同樣如此!
有了上次廣濟大鬧醉香樓的經歷,使得建安免于了一場災禍。
不過建安的治安了不能單純依靠一個出家人,作為衙役們來說,建安出現了命案,是該由他們去查的!
“可惜希仁去天長任知縣了?!卑踩〉昧斯γ诰┐x了一陣子,剛好天長縣有空缺,就讓包拯去赴任了,也不知道如今怎么樣,天長縣在后世的安徽境內,距離福建也有幾百公里左右。
他們之間也只能通過書信了,官員之間的書信往來有專門的信使,倒是很方便,所以張伯玉也知道包拯最近的一個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