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席前論
- 吳地從戎
- 吃不飽的鬼
- 2156字
- 2023-08-23 13:40:12
魯謙的驚呼倒是引得周氏身體一顫。
“謙兒,莫非真有救命之法?”
抹去眼角的淚水,周氏走至魯謙身前握著他的手焦急的詢問著。
“長沙郡內當有此神人,還請母親稍安片刻,孩兒即可前往求教老先生?!?
安頓下母親周氏,魯謙急忙喚出仆人要其備好馬匹,自己則打算先去孫權府上替父親辭官。
忐忑著走在大街上,魯謙在心中不斷的祈禱著,只希望此時的張仲景還沒有離世。
行至孫權府前,焦急的等待著門前守衛的傳喚,魯謙開始琢磨起了天下之事。
......
“稟將軍,橫江將軍魯肅之子,魯謙求見?!?
正在的房間中觀摩虎皮的孫權聽到了府上守衛的聲音。
“喚他進來吧。”
無暇顧及,孫權只是說了一聲后便又開始替掛在墻上的虎頭整理起毛發。
“莫非魯溫玉已有退意?”
待到魯謙匆匆走至房間時,孫權才堪堪回過神來。
“拜見至尊。”
“溫玉如此著急相見于我,莫非是不想再去蜀中了?”
“非也,蜀中之行臣從未有半分動搖,只愿為至尊討回荊州。”
“那溫玉又有何事見我呢?”
孫權坐在席上,臉上閃過一絲不解,但卻在聽到魯謙接下來的話語后又轉為了驚慌與憤怒。
“溫玉此來...乃是替父親辭官的。”
“溫玉莫要胡言!子敬與孤乃是患難之交,又怎會輕易辭官而去。”
“家父病重,現已經昏迷在床,實在無力再為至尊效命。”
席間一片寂靜,看著跪拜在自己身前的魯謙,孫權的臉上露出了難色。
“怎會如此?今日府上我觀子敬不過是氣色較差,現今不過一個時辰怎么會昏迷過去?”
“家父自回家后便一蹶不振,大肆飲酒,最終動了疫病垮了身體?!?
“子敬昏迷之前可有說些什么?”
“家父推薦呂子明接替他的位置?!?
聽著魯謙一句句平淡的話語,此刻的孫權則是有些躁動不安,自己最害怕的事最終還是出現了。
自己能托付之人越來越少了。
兄長,公瑾,子敬...
子明武技極佳,但在謀略方面卻是尚顯青澀,縱使自己在前些年對其規勸了一番有過增長,但仍是有些不足。
子布雖已年老,但在百官之中仍有威嚴,卻不得一眾武將們的信服。
子瑜向來圓滑,待人待事頗為周旋,雖被江東士族推崇,卻不治軍事。
沉思權謀后,孫權仍是沒有好的人選,再抬頭,卻見魯謙仍未有離去的打算。
“溫玉還有何事?”
孫權再次問道,語氣顯得有些悲傷。
自己的透露出的意思,已然是同意了魯肅辭官。
“諒臣斗膽,臣幼時便有一惑還望至尊替臣解答一二?!?
“但說無妨?!?
依首端詳著,孫權看著面前的魯謙,眼中更多的是對魯肅的難舍之情。
“自桓靈二帝以來,宦官當道,黃巾猖獗,天下諸侯群雄并起,紛爭不止,連年戰亂,可嘆生靈有倒懸之急。”
“以至官渡、潼關、赤壁之戰后天下三分,然曹擁其九,雄踞北方,挾漢天子,占有中原之廣袤,富足河北之肥沃,將以千計,兵則數以百萬之眾,時勢大統,盡在眼前。”
“再觀將軍之勢,將不過數百,兵不滿十萬,所具之地皆為沼澤蠻荒,縱使與左公聯合,亦不過是螳臂當車,不能勝任也?!?
“臣之所問乃是,將軍若以天下黎民百姓之重,何不妨效仿昔日彭越、英布之事,歸順于曹向其稱臣納降以助天下大統,以將軍之職,到頭來仍不失封侯之位,歌舞升平,豈不美哉?”
“臣之所問,還望將軍解答?!?
魯謙抬起頭看向孫權,只見他早已挺身而立,怒發沖冠,手中的寶劍欲要隨時斬下。
“錚!”
寶劍落下,插入席中,隨即便一聲怒喝響起。
“溫玉之言實乃小兒之見,不足與論,切莫再言?!?
“孤權當溫玉是因父而悲言,不記余心,還且速速離去?!?
冷哼一聲,孫權斥責道,魯謙之言實在是過于荒謬難免令他氣憤,若不是看著魯肅之面,孫權定要將其就地正法。
“江東基業乃是我父和兄長用畢生心血所換,我怎可妄自菲薄,貪圖享樂輕易的就將其拱手送出?!?
“這豈不違背了父兄之言,若如此,孤還有何面目存活于世!”
“孤向往的是天下,成始皇之業也!”
當這話說出口時孫權才發覺自己真的變了,自己不再是那個只想成就齊桓公與晉文公霸主之業的人了,他現在想要的是天下,是這個能享有萬世之名的天下。
孫權已經將魯肅當年的榻上策徹底的融入了自己的腦袋中,他愈發覺得魯肅當年為自己的謀劃是對的,自己要跨有長江全境之天塹,及以南的所有地方,建號稱帝,然后再以此進取天下。
但他卻又不明白,近些年來魯肅為何將其忘卻了,主動的將南郡借給了劉備,拱手將荊州送出。
但孫權自己還記得,他仍要完成當年的榻上策!
“子敬啊子敬,孤已經好久沒有和你規劃過天下了。”
孫權這般想著,但現在似乎已經來不及了,魯肅昏迷在床,不知何時能醒來。
真切的感受到了孫權的嘆息,明確了孫權的志向后,魯謙豁然大笑,起身道。
“為圖將軍之志,謙愿效犬馬之勞!”
“當今天下欲成三分鼎足之勢,曹操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至尊不可與其爭鋒也?!?
“益州之地,沃野千里實乃天府之國,然今以被劉備所具,利兵勒馬,以期雍涼,此可與之交好而不可圖之。”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為其所有,將軍若不將其掌握在手,將來必為禍患?!?
“然淮河之水貫通中原,操卻不能為之善用,若將江東之師涌進淮水,上可攻京豫之腹地,下可守青徐之門戶,此乃上天賜予江東之福地,將軍可有意乎?”
“而況青徐之地,多為操所屠戮,怨聲四起,民心散濫,百姓多有所不服,將軍何不取之?!?
“待天下有變,將軍則親率水師,以討曹之名涌向青徐,百姓豈能不簞食壺漿,喜迎王師乎?”
“屆時,將軍跨足淮河長江之水,總領四方,保其巖阻,外結劉備,內修政理,天下大勢盡在掌握?!?
“還望至尊暫且屈身忍辱,以待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