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蘇州大戰(二)
- 水滸:綁架宋徽宗強索江山
- 青云在眼前本尊
- 2076字
- 2023-09-11 09:55:23
晁蓋見狀,當即揮動兵馬沖鋒,官軍騎兵喊著口號,如洪水般奔涌而出。
方貌見此,一面令弓箭手準備拋射阻敵,一邊令手下三十二名副將齊齊出馬迎戰。
花榮摘下弓箭,一箭射向石寶,張清亦拋擲石子助戰王文斌。
箭似流星而來,好個石寶!危急關頭向左躲避,箭支擦著他右臂過去,此時倘若周昂出手,石寶勢必死于非命,但周昂手中大斧動作放緩。
石寶看了他一眼,撥馬而去。此時,飛熊大將軍徐方、飛豹大將軍郭世廣、飛云大將軍茍正、飛山大將軍甄誠等八彪騎剩余四個皆被殺死。
官軍諸將帶著騎兵沖殺,滾滾馬蹄踏的大地震動。初戰不利,但方貌知道此時后退勢必形成踩踏,干脆令弓箭手拋射,騎兵沖鋒,掩護步兵漸漸后退回城。
征旗蔽日,殺聲震天,雙方不停對射,箭矢在空中掠過發出尖嘯,隨即,鄧元覺、石寶、方貌及其副將們,率領摩尼教騎兵與官軍狠狠撞在一起!
短兵相交,大刀揮舞鐵矛戳刺,因為高速沖鋒,不論是人是馬,凡刺中或砍中者,無不當身刺穿或砍出大大傷口,鮮血狂噴,激烈廝殺展開,戰場上空立即散發出刺鼻的血腥味道。
駐扎蘇州的乃是摩尼教骨干士卒,加之此前右丞相祖士遠已經在全軍做了工作,一遍遍講述朝廷卑鄙的欺騙策略,所以官軍的那些口號作用不大了。
后邊晁蓋看的驚心動魄,如此冷兵器對決著實需要勇氣和力量。
通過此前與摩尼教交手可以看出,方臘部下均是烏合之眾,一觸即潰,但在蘇州城下,晁蓋見識到了方臘真正的力量。
晁蓋之所以堅持親自來征討方臘,就是怕彼此死傷過多,他想快速結束這場內戰,但此刻形勢已經由不得他了。
不讓方臘狠狠出點血,意識到彼此差距是不行的,況且官軍也需要戰爭磨礪。
所以當凌振提議發幾炮時候,晁蓋搖搖頭,騎兵對騎兵決出勝負吧。
方貌、鄧元覺與石寶均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們的親兵骨干亦皆是精銳士卒,摩尼教為了蘇州大戰著實做了準備,故雙方一時間打的旗鼓相當。
黨世英、黨世雄分別與摩尼教一員副將交手,刀來槍往激戰正酣,兄弟二人自從被汾陽王罵醒,都盼望立功。
花榮、武松、黃信、劉唐、阮小七、馬麟、焦挺等人,各找敵將廝殺。李逵在人群中翻滾出沒,一雙板斧和整個人早已經鮮血淋漓。
關勝對方貌,董平對鄧元覺,亂戰中徐寧對上了石寶。
金蘸斧直奔頂門,渾鐵槍不離心坎,這個是扶持社稷、毗沙門托塔李天王;那個是整頓江山、掌金闕天蓬大元帥。
槍尖上吐火焰,斧刃中迸寒光,一個似巨靈神忿怒,揮大斧劈碎西華山;一個如華光藏生嗔,仗金槍搠透鎖魔關。
兵找兵、將找將,激斗幾十回合,變成了關勝郝思文合斗方貌,董平張清合斗鄧元覺,邱德虎、王文斌與徐寧合斗石寶。
約莫一刻鐘過去,摩尼教軍兵漸漸落入下風,此時,出城的步兵均撤回城內,方貌下令部隊漸漸后撤。
城頭的右丞相祖士遠下令弓箭手拋射,援助己方撤退回城,晁蓋見狀,亦下令鳴金收兵。
雙方兵馬脫離接觸,戰場中央留下無數人馬尸體以及凄厲慘叫的傷兵,之后,雙方約定各自打掃戰場,救治傷患。
晁蓋下令官軍扎營下寨。
回城的方貌清點損失,麾下的八彪騎皆戰歿沙場,三十二名副將死了十八人,傷了十人,他自己與鄧元覺、石寶亦傷痕累累。
祖士遠四人聚到一起,一時沉默無語,他們均想起了吳用講過的話,此戰摩尼教已經出了全力,但折損太大,似乎并非官軍敵手。
“明日高掛免戰牌,只要我等在此拖住晁蓋,即是大功一件,靜待圣公湖州大捷吧。”半晌,祖士遠說道。
另三人點頭,其實已經沒法出戰了,禁軍的厲害,今天終于見識到了。
但局面由不得他們,翌日中午,官軍開始攻城,接二連三的鐵火炮射入城頭,引起蘇州軍心震蕩。
下午,城內糧倉突然起火,大火綿延幾處,這下子軍心更加搖動,接著,官軍在北城發起攻城大戰。
僅僅一刻鐘過后,城內突然殺出一隊人,與官軍里應外合奪下闔廬門。
官軍大隊騎兵涌入蘇州,方貌等人見勢不妙,只得從南城撤退。
官軍開始追殺,雙方再次大戰,兵敗如山倒,方貌、鄧元覺、石寶雖然悍勇,也只得撥馬向南逃走。
結果在城南五十里,又遇到官軍伏兵。
今日上午,武松等人便率領步兵坐上劉夢龍所部戰船,從太湖繞到蘇州南邊設伏。
腹背受敵、前后夾擊,摩尼教終于承受不住如此壓力,士卒紛紛投降,最后只方貌、祖士遠、鄧元覺與石寶四人帶著幾十親兵,狼狽逃離了戰場,奔杭州而去。
蘇州城中放火奪門的便是時遷,他出城與晁蓋等人相見。
晁蓋處置善后,又派人通知人在常州的兩浙路安撫使張叔夜,令他來蘇州主持局面。
……
東京汴梁,慈元殿書房內,鄭皇后親信內侍翟讓正在匯報他收集到的有關許貫忠、聞煥章、楊志、李俊等人的情報。
聽完后,鄭皇后低聲道,“三代將門之后,企圖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楊志此人可用啊。”
沉吟半晌,她叫過翟讓,吩咐他如此如此。
……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輕輕放下筆,嘴里猶自念叨著: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今年三十三歲的李清照是齊州章丘人,出生于書香門第,丈夫趙明誠現下在外地任職,來信似乎有納妾心思,敏感的李清照心里苦悶,便寫下了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