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價值共生:數字時代的碳中和作者名: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本章字數: 1158字更新時間: 2023-12-13 16:18:12
序言二 數字化和太陽能:為全人類創造共享價值
作者簡介:José Donoso Alonso 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西班牙光伏行業協會總監
氣候急劇變化,其影響波及全球。人們曾預期這種影響會在未來若干年后出現,但實際上近期已經發生。創紀錄高溫、長期干旱、缺水、全球變暖引發火災,諸如此類“反烏托邦”現象早有前人預見。這不是杞人憂天,實現“碳中和”變得日益緊迫。
要實現“碳中和”,能源行業責無旁貸。慶幸的是,光伏等相關技術不僅能夠推動實現“碳中和”,而且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內生能源。尤其是在太陽能資源充足的國家,太陽能發電極具競爭力。
在所有能源技術中,光伏在21世紀經歷了重大變革。國際能源署(IEA)認為,它在2050年將成為主導技術。10年前,全球光伏裝機量僅為39GW,而到2021年底,總裝機量攀升至942GW。
近年來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光伏的發展,使成本降低了90%以上,預計未來價格還將持續下降。價格下降不僅歸功于規模經濟擴大和市場擴張,更是生產流程數字化的結果。
與其他能源相比,光伏成本較低、技術簡單,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環境適應性,可用于大型和中小型項目,而且滲透性強、對環境有益,堪稱真正的顛覆性技術。
根據克萊頓·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對“顛覆性創新理論”的定義,簡單的技術解決方案往往因為不符合傳統市場行為者的商業模式而被忽視,但是這些方案會催生新的市場行為者,他們會占據傳統市場行為者的部分空間。這一定義正好適用于光伏技術的發展現狀。
自我消納、使用太陽能滿足消費者部分或全部能源需求,數字技術使能源變革成為可能,而創新是主要因素。
自我消納、電網余電管理、分布式發電、智能電網和綜合需求管理,構筑了一條康莊大道,與其他領域的數字技術創新一起,匯聚為環境變革,我們稱之為智慧城市或智慧島嶼。在這一新場景中,消費者主導著能源決策。
這些業務的發展為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帶來了新的動力,同時也將加速“碳中和”的進程。此外,通過削減能源費用,提高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并隨著這項技術的普及,為整個地區創造就業機會。由于需求曲線與發電時間吻合,第三產業和工業行業最適合利用這項技術。
在全球過去150年中沒有實現電氣化的地區,這項技術能夠讓電氣化成為可能。
憑借光伏和數字技術創新,新模式正在變革電力行業。這種發電模式無門檻、技術簡單、投資低,消費者完全可以參與其中。光伏發電和傳統能源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我們需要找到其中的平衡點。
要推動能源革命、加速實現“碳中和”,關鍵在于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能源技術需要與數字技術融合。我們必須繼續在成本創新方面下功夫,提高光伏電站的性能,優化其與環境和建筑的融合方式,減少對供應鏈的依賴,改善發電流程,縮短能量回收期。
數字化和太陽能攜手,持續為我們的社會創造價值。我們必須迎接挑戰,通過能源轉型持續改善人們的生活,推動整個社會實現“碳中和”,未來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