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安全與隱私計算
- 范淵等主編
- 964字
- 2023-12-12 20:07:44
序言1
近年來,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和5G通信網絡為代表的新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數據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礎性資源和生產要素。2021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標志著我國網絡數據法律體系建設日趨完善,也為數據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2022年12月印發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4個方面提出了20條政策舉措,初步搭建了我國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然而,大量個人隱私和重要信息的流動也帶來了信息泄露和非法利用的風險。為了確保數據依法、合規、受控、有序地流動,我們要充分整合從政府到行業再到企業層面的人力和資源,建立并部署數據流通基礎制度體系,協同做好數據安全工作。
本書作為數據安全技術和隱私計算技術和實踐的科普讀物,第一部分介紹了數據安全技術和實踐,第二部分介紹了數據要素市場和隱私計算技術和實踐。第一部分分析了DSG、DCAP、DSC、DGPC等模型的數據安全防護經驗與特色,提出用于敏感數據保護的CAPE數據安全實踐框架。CAPE模型采用預防性建設為主、檢測響應為輔的技術路線,從風險核查、數據梳理、數據保護和預警監控等四個環節出發,以“身份”和“數據”為中心,有效防止敏感數據泄露、數據篡改等事件發生,是一個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和監管框架。第二部分總結了現階段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挑戰和機遇,提出了數據要素流通體系框架。該體系以數據供給平臺通過數據治理等技術手段輔助數據產權的確定,以數據交易平臺通過交易撮合與合約管理助力收益分配的完成,以數據交付平臺基于隱私計算技術支撐數據流通交易安全、可控地進行,以框架支撐平臺保護框架通過數據安全保障和監管輔助平臺內的數據安全活動。
同時,本書針對政務、運營商、金融、電力、公安、醫療、教育等重點行業面臨的數據安全及數據流通的痛點問題,提出了有效的應對策略,介紹了如何在依法、合規、受控、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數據流通,為廣大讀者提供了有關行業的數據安全流通實踐案例。本書立意高遠,理論思考深入,方法扎實可行,具有很好的指導和示范意義。
中國科學院院士 何積豐
- 云原生安全:攻防實踐與體系構建
- Learning Python for Forensics
- Penetration Testing with Perl
- .NET安全攻防指南(上冊)
- 網絡安全三十六計:人人該懂的防黑客技巧
- CTF競賽權威指南(Pwn篇)
- Spring Security(Third Edition)
- 網絡安全應急響應實戰
- 電腦安全與攻防入門很輕松(實戰超值版)
- INSTANT Apple Configurator How-to
- 計算機系統與網絡安全研究
- 黑客攻防與電腦安全從新手到高手(超值版)
- Practical Internet of Things Security
- 紅藍攻防:技術與策略(原書第3版)
- 5G網絡安全規劃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