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安全與隱私計算
- 范淵等主編
- 869字
- 2023-12-12 20:07:48
2.2 數據安全管控(DSC)框架
Forrester提出的數據安全管控(Data Security Control,簡稱DSC)框架把安全管控數據分解成三大領域:定義數據、分解和分析數據、防御風險和保護數據(圖2-5)。

圖2-5 數據安全控制的三大領域
1.定義好數據可以簡化數據管控
我們不太可能完完全全地把數據保護起來,比如把所有的數據都加密從運維的角度來說太復雜了,而且效率比較低。為了更好地了解所要保護的數據,進行數據發現和數據分類非常關鍵。
①數據發現。
為了保護數據,我們必須首先知道數據都存儲在哪里。
②數據分類。
數據分類是數據保護的基石,首先需要制定相應的標準。當然,數據分類的標準會隨著業務和數據的變化而有所變化。
2.分解和分析數據幫助更好地制定安全策略
剖析數據的商業價值及其在業務中的重要性,然后決定相應的安全策略和技術。比如對于經常與外部交換的敏感數據,安全團隊可以部署能夠實現安全協作的方案;對于內部業務部門希望用于數據分析的敏感數據,可以對使用中的數據進行保護或進行匿名去標識化處理。同時,了解數據的狀態很重要:數據是如何流動的?誰在使用這些數據?使用頻率如何?使用的目的是什么?這些數據是如何收集的?如果數據完整性受到破壞,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3.防御風險和保護數據免受威脅
隨著數據風險的加大,以及攻擊的數量和復雜程度的增加,DSC框架建議了四種方法。
①控制訪問。
確保正確的用戶能夠在正確的時間訪問正確的數據。要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保護數據,并嚴格限制可以訪問重要數據的人數,持續監控用戶的訪問行為。
②監控數據使用行為。
幫助安全團隊預先提示潛在的濫用行為。可以通過部署用戶實體行為分析(User and Entity Behavior Analytics,簡稱UEBA)等工具,并將其與安全分析集成,來實現主動保護敏感數據所需的可見性。
③刪除不再需要的數據。
通過適當的數據發現和分類,可以防御性地處置不再需要的敏感數據。安全、防御性地處理數據是一種強大的防御策略,可以降低法律風險,降低存儲成本,并降低數據泄露的風險。
④混淆數據。
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上的“地下黑市”買賣敏感數據。我們可以通過使用數據抽象和模糊技術(如加密、去標識化和掩蔽)生成“混淆數據”,來降低數據的價值。
- SASE原理、架構與實踐
- 信息系統安全檢測與風險評估
- Enterprise Cloud Security and Governance
- Getting Started with FortiGate
- Kali Linux Network Scanning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Applied Network Security
- Web安全之深度學習實戰
- 網絡安全應急響應實戰
- 數據安全架構設計與實戰
- Android Application Security Essentials
- Web安全攻防從入門到精通
- 網絡空間安全實戰基礎
- 網絡入侵檢測系統原理與應用
- 2010年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報告
- Blockchain Development with Hyperled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