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達輻射式仿真信號分析與處理
- 劉曉斌等編著
- 5字
- 2023-12-12 20:06:25
第1章 緒論
1.1 概述
隨著雷達系統日益復雜、雷達技術和功能不斷豐富,單純依靠外場飛行試驗獲取目標電磁特征、分析和評估雷達系統性能是一項復雜度大、成本高、周期長的任務。同時,空間監視衛星和偵察系統,可對外場試驗進行監測,使得試驗的保密性受到嚴重威脅。
室內場射頻輻射式仿真通常是在微波暗室構建的電磁屏蔽環境內,結合具體試驗需求,復現真實電磁波產生、輻射、目標散射、接收和處理的過程。因而,在試驗環境控制、外場不利因素屏蔽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雷達輻射式仿真則是將雷達、目標、電磁環境等要素綜合融入射頻輻射式仿真系統中,從而實現雷達系統探測、目標特性獲取等功能的仿真模擬。
發展室內場雷達輻射式仿真技術,在理論方法和工程應用方面均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微波暗室設計、控制理論、目標模擬技術的突破,使得微波暗室靜區性能更好、目標運動特性的模擬更加精確,從而為雷達輻射式仿真技術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外場試驗環境復雜多變,各因素相互耦合而難以得到準確的試驗結論。室內場雷達輻射式仿真則可以構建相對純凈的電磁環境,通過精確控制試驗中的各因素開展重復試驗,從而獲得準確的試驗結論。
近年來,雷達輻射式仿真技術不斷發展,但仍面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空間目標呈現出機動能力更強、運動特性更為復雜、姿態特征更加多變等新的特點,使得傳統室內場靜態測量方法已經難以逼真地模擬目標動態特性,并獲取測量數據。同時,室內場測量采用的沖激脈沖或掃頻信號,無法反映真實雷達脈沖與目標的電磁作用機理。而外場雷達探測、雷達對抗試驗所采用的常規脈沖信號,則難以直接用于室內場輻射式仿真,因而對雷達輻射式仿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章從雷達系統半實物仿真技術出發,通過介紹雷達輻射式仿真中的關鍵技術,梳理室內場雷達輻射式仿真技術的發展現狀,并分析、總結雷達輻射式仿真場景及工作模式。
- TFT-LCD原理與設計
- Identity with Windows Server 2016:Microsoft 70-742 MCSA Exam Guide
- Untangle Network Security
- 無線通信射頻電路技術與設計
- 5G NR無線網絡優化實踐
- 5G網絡規模部署與智慧運營
- Cloud-Native Applications in Java
- 無源RFID電子標簽天線理論與工程 (清華開發者書庫)
- 濾波器設計理論及應用:非線性非高斯系統狀態估計
- 液晶彩電電源板維修快易通(第3版)
- 3GPP系統架構演進(SAE)原理與設計(第2版)(“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 無線電定位理論與工程實踐
- 光通信技術與應用
-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第2版)
- 電磁兼容設計與整改對策及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