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以培養學生的軟件工程能力為重點,以項目為單位,以任務為載體,將知識與應用、學習與工作緊密結合的教育思想落實在教育與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熱愛學習、善于學習、細致認真、勤于發現、樂于思考、善于溝通、注重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和良好習慣。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積極推動校企合作辦學、產業與教學融合等重點工作,學院下屬的信息工程學院與深圳市訊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深入合作,組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訊方技術學院”。學院與企業合作,開展學術研究、學生定向培養、教育與就業結合、技術學習與應用創新,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受到學院、企業、家長和學生的認可和稱贊。雙方的合作也為本書的策劃、撰寫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技術支撐。學院設立的校園創客空間,開展的創客活動及其產生的各項成果,既調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創業精神,也為本書創造了課后實踐應用條件。
本書以項目為單位進行編排,在理論介紹部分,強調技術理論和基本知識的掌握;在實踐環節,注重職業角色特點和職業技能技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編碼習慣,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學生將來從事軟件工程、軟件測試、軟件編碼、Web前端開發、大數據處理及軟件技術服務等職業崗位的相關工作,做好準備、打好基礎。
一、本書特色
本書以一個“圖書管理系統”的任務實施作為主線,用軟件工程的思想進行設計、開發和測試。在書中,把“圖書管理系統”分解成多個階段的眾多任務,按任務介紹相關知識,講解實踐方法和注意事項;各階段任務之間緊密連接、循序漸進、逐漸積累,最后形成完整的系統;完成全部任務時,也就完成了對本書的學習。之所以選擇“圖書管理系統”,是因為它所涉及的業務領域及其工作環境與流程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容易理解、有親歷感,易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軟件工程的內容、過程、方法和實施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這樣既滿足了學院教學和育人方面的需要,也滿足了學生知識學習和技能提升方面的需求。
項目中的各個任務既有連續性,又有一定的獨立性。本書打破了傳統的“章節式”編排方式,著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和技能的訓練。按照軟件工程師的職業知識與技能方面的需求,本書分為兩篇,第一篇為軟件工程基礎知識,第二篇為軟件測試技術。兩篇共有29個任務。每個項目根據需要包括了課程思政、學習目標、任務描述、項目實訓、崗位簡介、相關崗位的常見面試題、項目小結及習題等內容(根據項目的具體需要,個別項目內容有細微調整)。項目由2~5個任務組成,每個任務包括了任務描述、知識儲備、任務實施、任務拓展、知識鏈接及課后閱讀等。各項目及任務中的模塊有大有小,有些是背景介紹,有些是常識性內容,有些是行業狀況介紹,有些是重點要求學懂、會用和熟練掌握的,這些會在課堂教學和學習實踐中得到體會。此處,擇其重點簡單介紹:
【課程思政】包括了軟件行業發展、職業素養需求的介紹;
【學習目標】列出了本項目應該達到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及素養目標;
【任務描述】介紹了本任務的背景和應該掌握的重點知識與技能;
【知識儲備】主要介紹了完成該任務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
【任務實施】針對具體應用案例,描述了任務的具體完成過程;
【任務拓展】將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與實踐;
【知識鏈接】介紹了與任務相關的知識;
【課后閱讀】介紹了業界發展狀況或職業技能方面的擴展知識;
【項目實訓】完成具體的實訓任務,以幫助學生提升實踐動手能力;
【能力提升】是知識的深入擴展,幫助成績較好或能力較強的學生拓展或深化所學知識。
本書的結構合理、內容豐富、層次清晰、闡述簡明扼要,使讀者能夠較好地掌握軟件工程思想,了解和掌握軟件開發與測試的具體方法與技巧,積累實踐經驗、提升動手能力。為方便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本書為部分關鍵知識點配備微課課件或數字資源,教師和學生可根據需要采用。
二、本書的讀者對象
本書是軟件工程與軟件開發測試方面的專業教材,既可作為普通高等教育學校、成人教育學院軟件工程相關專業的課堂教材,也可以作為參加自學考試人員、軟件開發設計人員、軟件測試人員或相關人員的參考材料或培訓教材。
三、編寫分工
本書在策劃組織、內容寫作、全書統稿等工作上的分工情況如下表所示:

深圳市訊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駐校工程師技術團隊為本書提供了技術支持,順表謝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或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教師或同學提出寶貴意見,相關信息可發送至:wuqiong-8@163.com,我們將在再版或修訂時認真修改。
編者
2022年7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