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穿越客不止一個!
書名: 群梟作者名: 曹岳稻本章字數: 2038字更新時間: 2023-07-18 23:58:40
今天,是豐吃飽穿越過來的第四天,也是他睡的最香的一晚。
原因無他,純粹是黃員外的床是真的軟。
天剛蒙蒙亮,他就起來了。
推開門,就看見村民們或坐或站的聚集在黃家院落里。
有的人身上背著麻繩,有的人把竹竿靠在墻角,此時看到豐吃飽出來,立刻把竹竿握在手中。
還有人拿著矩尺。
這些,都是丈量土地的工具。
豐立民作揖笑道:“鄉親們,是我起晚了,我這就把蕭彧叫起來,讓他和大家丈量田畝?!?
他把睡眼朦朧的蕭彧叫起來,帶著李不三和趙黑皮,和鄉親們一起重新丈量土地。
蕭彧昨天睡的很晚,回到屋里,他一直在想豐立民為什么那么肯定951年會是裂楚的好機會。
如此,院落中剩下了200個漢子,這些漢子都統一的拿著包裹,里面裝著他們的被褥和換洗衣服。
除此之外,豐立民還看見了十五個妙齡女子,他笑著問道:“你們也要當職業軍人?”
打頭的女子聲音鏗鏘:“女子就不能當兵?”
她身后的女子也跟著附和:“我們也要當兵!”
豐立民笑了,是他自己忘了,這是繼承大唐開化雄風的五代,不是被理學禁錮思想的宋明清,他說道:“當我的兵,你們可不會像現在這樣嬉皮內肉,會很苦的?!?
“你少嚇唬人,不要瞧不起我們,誰說女子不如男?”打頭的女子很不服氣,“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近有平陽昭公主領兵助唐朝基業,她們可都是女子?!?
花木蘭,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是南北朝時期北魏政權抗擊柔然部落的民族英雄。
平陽昭公主,是唐高祖李源的第三女,在唐朝創業的過程中,統領娘子軍,和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一起攻破長安。
是唐朝第一位死后賜予了謚號的公主,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唯一一個采用軍禮殯葬的奇女子。
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娘子關就是她筑建的,也因她所率領的娘子軍而得名娘子關。
思緒至此,豐立民感慨:“沒錯,她們都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
“巾幗不讓須眉?”打頭的女子有些疑惑,但很快就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得!巾幗不讓須眉須眉這句用來贊賞抗金女英雄梁紅玉的話,提前兩百年出現了。
每當民族危難,總有巾幗英雄出現,除了抗金的梁紅玉,還有抗清女英雄秦良玉,還有很多很多,她們挑起了民族的脊梁。
“你叫什么名字?”豐立民問道。
打頭女子回道:“梁芹玉!”
“好?!必S立民說道,“既然你們決意當兵,那我答應的半畝田地也會說話算數?!?
“這樣吧,你們這十六個奇女子就組成巾幗軍,成為一個班,你當班長,可愿意?”
班?班長?
梁芹玉雖然不太明白這兩個詞的意思,但還高興同意:“好,我們巾幗軍一定會巾幗不讓須眉!”
“哼!我們須眉可不會輸給你們!”一旁的陳無病冷哼說道,“堂堂男子漢,怎么可能會輸給你們這群小娘子?”
“走著瞧!”梁芹玉回嘴。
“走著瞧就走著瞧!”陳無病不饒人。
“好了好了?!必S立民制止了他們的拌嘴,“到底是巾幗強還是須眉勝,用你們的訓練成果來告訴我?!?
“現在,你們這些須眉中,有人愿意做班長的?”
“我!”陳無病當仁不讓,搶先開口。
“我!”李老四第二個說。
緊接著,須眉們一個個當仁不讓。
豐立民從開200個漢子中選出18名壯漢,作為班長,一個班11人,多出來的2個人分到其他班。
做完這些,天已經大亮,約莫到了8點左右。
最終,在廚娘滿臉愁容的表情下,他和陳老西帶著216個兵拿著斧、鋸,去山里砍伐大樹。
廚娘能不愁嗎?負責216個人的一日三餐,沒辦法,找人吧。
但就在豐立民和他的兵在經過淳樸鄉鄉口,往山里走去的時候,他看見了一彪人馬迎面走來。
這彪人馬約莫三十人,似是商隊,每人都牽著兩三匹壯馬,馬上馱著大包小包的貨物。
但這三十人又似軍隊,穿著胡服,戴著皮甲,或手拿長槍、或手持馬槊,或握著橫刀。
此時,一道抱怨的聲音傳入豐立民的耳中:“大兄,終于看見人煙了,兄弟們好不容易走出十萬大山,你來首詩詞緩解下心情唄,也算是對我們走出嶺南大山的一個紀念?!?
這話,立刻引起了另一個人的揶揄:“你小子想聽就說想聽唄,還扯什么紀念?”
這人反駁:“咋滴?你不想聽啊,不想偷學兩首?”
一個俊朗的聲音傳來:“好了,兩位兄弟不要吵了。既然公輸大弟開口了,那我就吟唱一首?!?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好!”一個粗嗓門拍手叫好。
一個機靈強干年輕人的年輕人調笑說道:“大兄這是想花娘子了吧?”
“沒錯沒錯!一定是想花憐玉娘子了,”一個猴臉青年笑道,“各位聽聽,什么叫做遙山恰對簾鉤,什么叫做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這群人開著那個面容俊朗、身材健偉、一雙白玉手拿著橫刀的年輕人的玩笑。
惹的這年輕人指著這些人,無奈一笑。
“我去,穿越客不止我一個!”
這是豐立民在聽完這首詞時候的第一個想法,也是唯一一個想法。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長相美如女子的年輕人,吟唱的正是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因思念愛人所創作的《清平樂·紅箋小字》。
好家伙!
你小子這詞寫的真不錯,和晏殊的一模一樣。
調笑間,這彪人馬也到了豐立民的眼前。
豐立民對那俊朗年輕人作揖笑道:“兄臺的這首詞,寫的真是好,道盡了對心上之人的思念之情。”
那俊朗年輕人回禮說道:“我才疏學淺,區區拙作,怎能當得起兄臺如此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