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投資精要
- (德)羅爾夫·莫里安等
- 5263字
- 2023-07-26 12:01:16
序言
巴菲特成功三大要素
——劉建位 《巴菲特選股10招》作者,霍華德·馬克斯作品《周期》譯者
我為什么答應給這本書寫序言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本書有個特色:非常短,只有100多頁。
巴菲特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投資大師,所以解讀巴菲特投資成功之道的書非常多。我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一搜索,超過3 000本。最近20年,中國股市發展很快,關于巴菲特的書也出了很多,我到國家圖書館一查,超過700本。(順便說一下,我一個人就寫了8本。)如果加上英、法、德、日,還有西班牙語國家的作品,肯定超過5 000本。在我目前讀過的上百本解讀巴菲特的英文書和中文書中,這本小書最短。
一般圖書都有10多萬字,而這本書的純字數還不到這個數字的一半,隨手翻閱,一兩個小時就能讀完了。這本書是兩位德國財經作家寫的,他們發揮財經專業和寫作方面的特長,寫得簡明扼要。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巴菲特小傳,讓你大致了解巴菲特的主要人生經歷和重大投資案例,第二部分是巴菲特投資策略解讀,總結巴菲特投資策略的一些基本要點。讀完這本書,你能迅速了解巴菲特其人、其投資、其策略。
很多人喜歡曬自己讀了多少本書,讀過什么大部頭。其實對于一般投資人來說,一開始沒有必要讀那些厚厚的大部頭著作,先找一本入門的小書來讀,大致了解一下,有興趣的話,再精選兩三本好書仔細閱讀一下就夠了。
這本小書的內容已經足夠精簡了,我的這篇序言不需要再重復,我要做的是在我對巴菲特多年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從三個方面精練概括,介紹巴菲特為什么投資如此成功,讓你一下子有個宏觀理解。
先看成果,巴菲特的長期業績多么優異:57年,公司股價累計增長36 000倍。
再看原因,我個人分析,關鍵有三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巴菲特創造優異長期業績的硬件:伯克希爾公司。
第二個原因是巴菲特創造優異長期業績的軟件:尋找超級明星股票。
第三個原因在于巴菲特這個人是實干派: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下面我來逐一簡單介紹。
巴菲特的優異長期業績:57年,公司股價累計增長36 000倍
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公司,全稱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
先看長期業績。1964年到2021年的57年間,伯克希爾公司的股價累計增長36 000倍,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累計增長302倍,巴菲特的長期業績相當于市場平均水平的近120倍。同一時期,伯克希爾股票的年化收益率為19%,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為10%,伯克希爾股票的年化收益漲幅接近于市場整體水平的兩倍。在巴菲特的管理下,伯克希爾公司讓股東收獲了36 000倍的漲幅,成為有史以來最牛的長期賺器機器。
再看絕對規模。截至2022年3月16日,伯克希爾公司股票總市值超過7 4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7萬億元,在全美上市公司排行榜上名列前十。我算了一下,這相當于中國第一大白酒股茅臺(2.1萬億元)、中國第一大銀行股工商銀行(1.6萬億元),以及中國第一大能源股中國石油(1萬億元)的市值之和。伯克希爾公司的核心業務是保險,其股票市值比中國平安(8 000億元)、中國人壽(7 000億元)、中國人保(2 000億元)、中國太保(2 000億元)四大保險公司市值之和的兩倍還要多。
你可能會說,股票市值的數據不夠“硬”。截至2021年年底,伯克希爾公司的凈資產超過5 000億美元,固定資產超過1 500億美元,賬上現金接近1 500億美元,這三項“最硬資產數據”在全美上市公司排行榜上全部名列第一。
用我們熟悉的電腦來比喻的話,巴菲特打造的伯克希爾這個賺錢機器的硬件明顯與眾不同,軟件也明顯與眾不同。綜合分析巴菲特創造“57年,36 000倍”的原因,我認為可以總結為三個要點。
第一靠硬件:伯克希爾公司
伯克希爾公司的業務模式非常與眾不同,可以說全世界絕無僅有。
巴菲特控股并經營管理的伯克希爾公司,由伯克希爾和哈撒韋兩家紡織企業合并而成。巴菲特1965年收購了這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在經營了20年之后,他徹底關閉了公司的紡織業務,通過持續收購擴張,將其逐步轉型為一家以財險、意外險等保險業務為核心的投資控股企業集團。
正因為完全是投資控股,完全不管旗下企業的具體業務經營,伯克希爾公司的總部才可以非常小,只有25個人,而旗下控股企業的員工總數卻有超過36萬人。
伯克希爾太不同于一般的那些企業集團了,我也是摸索了好幾年才大體上搞明白其復雜的業務框架。簡單地說,巴菲特50多年下來,把伯克希爾這個企業集團打造成了一個超級龐大也超級高效的賺錢機器,融資投資形成了內部的良性循環。
保險業務是融資渠道,股票投資和并購投資是投資渠道,一個進,兩個出。進來的保險資金越多,沉淀在賬上的長期保險資金的規模就越大;可以用于投資股票和并購的資金規模越大,盈利規模就越大,公司的財務實力也越強;這樣一來,公司能夠承接的保單規模更大,保費收入更多,沉淀下來的長期保險資金規模就進一步地放大,投資規模也進一步地放大,通過一個完整的閉環,形成了良性循環。
今年我想到一個形象的比喻,可以讓你一下子看清伯克希爾整個企業集團的業務經營大格局。
你可以將伯克希爾這家龐大的企業集團看成一輛由巴菲特駕駛的超大、超長的超級大巴。這輛“伯克希爾號”超級大巴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是發動機,就是公司最核心的保險業務。這是整個公司所有業務的核心推動力。2021年,伯克希爾的保費收入為69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4 000億元。
第二部分是前輪,就是公司龐大的股票投資。這是巴菲特的看家本事,也是公司最主要的盈利來源。2021年年底,伯克希爾的持股市值有3 500多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2萬億元。比中國社保基金會的股票投資規模還要大。
第三部分是后輪,就是公司龐大的并購投資。巴菲特最初以股票投資為主,后來公司規模大了,就開始并購。他逐步收購控股了許多大型企業,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實業投資。可以說,巴菲特的投資就是“兩條腿走路”,既做股票投資,也做并購控股的實業投資。
在實業投資這一塊,伯克希爾公司投資控股的企業的業務非常多元化,從內衣到飛機發動機部件,從巧克力到私人飛機,這些企業為集團提供了非常穩定的盈利和現金流。2021年,控股企業為伯克希爾集團貢獻凈利潤超過1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0億元以上。
駕駛這輛全球傳統行業第一大市值的“超級大巴”的司機,就是巴菲特,副駕駛是查理·芒格,兩人從1962年開始合作項目,1978年正式成為同事,至今合作將近60年。
這輛“大巴”超級豪華,但票價也很高,在美股市場,其A股一股股票的市場價格超過50萬美元,合人民幣340萬元以上。除了票價超級貴,座位人數也很有限。“乘客”中既有機構投資者,也有個人投資者。在100多萬名追隨巴菲特多年的個人投資者中,有些老股東甚至是50年的鐵桿粉絲。這些股東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巴菲特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了超級大巴這個形象,你就可以一下子看清伯克希爾公司三大業務形成的大格局:發動機是保險業務,前輪是股票投資,后輪是并購投資。
這可以說是我研究巴菲特最得意的三大發現之一了。
好了,硬件說完了,我們再來說說軟件。
第二靠軟件:尋找超級明星股票
巴菲特這樣總結他的選股策略:“我們始終在尋找符合以下標準的大公司:業務清晰易懂,盈利能力非常優異而且能夠長期保持,管理層十分能干并且一切從股東利益出發。專注于投資這類公司并不能保證一定會有好的投資結果,因此我們不但必須只以合理的價格買入,而且我們買入的公司的未來業績還要符合我們的預期。這種尋找超級明星的投資方式,給我們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機會。”
上面這段話,估計你聽了一時也記不住,我2007年在央視講十集《學習巴菲特》,當時想了好久,想到一個辦法,讓人一聽就能記住。
我從小學讀到大學,一直想成為學生中的超級明星,就是校級三好學生,可惜從來沒有評上過。我忽然一想,巴菲特尋找的超級明星企業,就是像三好學生一樣的三好股票:好業務,好管理,好價格。
好業務:盈利能力非常優異,而且能夠長期保持。
好管理:管理層十分能干,并且一切從股東利益出發。
好價格:必須只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價格好壞是相對于價值而言的,根據你對公司業務和管理的分析,預測其未來長期業績,在此基礎上保守評估這家公司現在的內在價值是多少,再根據其股份總數推算出一股股票價值多少錢,這樣你就心里有數了。看看市場價格相對于內在價值是明顯過于高估,還是過于低估,還是相對合理。如果處于低估,且只有6折甚至5折的水平,即使你的評估不夠準確,有這么大的折扣,你也相當安全了。
用三好學生的分析框架來解讀巴菲特的三條選股標準,是我研究巴菲特最得意的三大發現之二。
把好學生的標準概括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把好股票的標準概括成業務好、管理好、價格好的三好股票,這樣你可以化繁為簡,剩下的就是研究巴菲特的投資選股案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活學活用了。
理解這三條標準不難,學習巴菲特的分析方法也不難,難的是在買入時不輕易降低標準,因為牛市時期股市行情好就隨意追漲買入,難的是在持有后不輕易賣出,特別是在熊市時期,股市一跌就拿不住了,錯失后來十年的巨大漲幅。
再多說一點,找到超級明星股票相當不容易,買到更不容易,市場上那么多基金經理、專業機構、投資高手天天在尋找相對低估的個股,而這種超級明星股票很少有過于低估的機會,你只有具備10年的長期眼光才可能發現,才有膽量買入。回想過去50多年的美國股市和過去30多年的中國股市,有好多超級明星股票都是人人皆知的大白馬,它們在熊市時期處于低估水平好幾年,卻少有人敢買,更是少有人敢在買入后長期持有10年、20年。說長期投資的人多得很,真正像巴菲特那樣能夠長期持有10年甚至20年的人極少。這就像說要早起早睡、多鍛煉的人數以億萬,但真正10年、20年堅持如此的人,千里挑一。
前面說,我研究巴菲特有20來年了,三個最得意的發現中,第一個是巴菲特選擇超級明星股票的三好學生分析框架。第二個就是巴菲特打造伯克希爾投資控股平臺的超級大巴分析框架。那么我第三個最得意的發現是什么呢?
第三靠實干: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我后來才逐步發現,巴菲特不是理論家,而是實干派,他是靠實實在在做出非常高的投資業績而得到大眾的廣泛認可的。成功的關鍵不是理論,而是實踐。
隨著學習巴菲特越深入,自己的投資經驗教訓越多,我越發現,巴菲特講的都是大實話。巴菲特講的投資原則,都是非常簡單、非常樸實的東西,說起來一點兒也不復雜,但是要持續不斷地踐行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投資最重要的是執行,不是比誰說得好,講得好。有很多人在講巴菲特時會引申到天道、地道、人道,說得很玄乎,仿佛巴菲特是研究了五千年中國古典文化才做得這么好,實際上巴菲特一個漢字也不識。
我認為,巴菲特是一個很樸實的人,他的原則也是很樸實的原則,他做人、做事都很樸實。
巴菲特基本上把90%的時間精力都用于閱讀公司年報,每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回答觀眾提問時,關于公司和行業的基本面數據總是一串一串脫口而出。但是他很少引經據典,不講什么大道,不講什么理論,不講什么文化,巴菲特是實干派。相反,我參加過一些研究巴菲特的討論會和報告會,聽見好多中國投資人動不動就是“道、法、術”,滿口很大的理論和名詞,講得比巴菲特玄乎多了,卻幾乎聽不到他們講數據、講案例。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治國如此,投資更是如此。
巴菲特每年都要給旗下的100多家控股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寫一封信,主要是重復下面三點要求,你一聽就知道了。
做老實人:做事之前先想一想,你的所作所為,如果被一個想要爆料的本地大報記者知道了,他會寫成一篇文章,刊登到頭版頭條上,你的所有家人、親戚、朋友、同學、同事都會看到,那么這件事你還會去做嗎?
說老實話:壞消息要第一時間上報,好消息不用著急上報,人們早晚會知道的。
干老實事:假設這是你們家族唯一的企業,要傳承一百年,你會怎么做?就按這樣的標準做。
總結一下,我研究巴菲特有20來年了,三個最得意的發現中,第一個是巴菲特選擇超級明星股票的三好學生分析框架。第二個是巴菲特打造伯克希爾投資控股平臺的超級大巴分析框架。第三個是巴菲特是實干派,做投資、做企業,和為人處世一樣,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可能有的人會說,你說這些,跟這本書有什么關系呢?它們不但跟這本書有關系,跟你讀巴菲特的所有“致股東的信”,跟你讀所有與巴菲特相關的解讀圖書都有關系。
你讀的所有巴菲特投資選股案例,都可以歸結到三好學生超級明星股票分析框架上:好業務,好管理,好價格。這就像你在學校里爭當三好學生時有清晰的目標一樣,你對巴菲特投資選股方法的認識也有了清晰的三大標準。
你讀所有有關巴菲特經營管理方面的作品,都可以歸結到超級大巴投資控股平臺分析框架上:發動機是保險業務,前輪是股票投資,后輪是并購投資。這讓你感覺自己像大巴車司機一樣對車輛有清楚的整體認識,你清楚地知道巴菲特管理企業的大動作是為了加強哪一塊業務,對于整個企業的長期發展有什么實際意義。
巴菲特的投資管理和企業管理作風,其實根源在于巴菲特為人處世的作風,就是實干派,實事求是,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有了這三點,你再看巴菲特的所作所為,一下子就明白了。
巴菲特說過:向大師學習一小時,勝過自己苦苦摸索十年。你閱讀這本小書半個小時,可能至少勝過自己苦思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