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空間探測:熱門空間探測問題的答案清單
- 龐之浩編著
- 1782字
- 2023-07-26 16:40:23
序言
長久以來,探索未知而又神秘的浩瀚宇宙是人類的不懈追求。空間探測器是目前人類探測宇宙的利器,它能飛往地外星球,進行近距離探測、登陸考察甚至采樣返回地球。因此,它能夠獲得大量有價值的科學數據,幫助人類研究太陽系及宇宙的起源、演變和現狀,認識空間現象和地球自然系統之間的關系,并為人類今后開拓更為廣闊的疆域打下基礎。
從1958年8月美國發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深空探測器——“先驅者0號”月球軌道器起至今,人類邁向太陽系空間的探測活動已有60多年,已經探測了月球、火星、金星、木星、水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一些彗星和小行星,還實現了在月球、火星、金星、土衛六、小行星著陸,以及從月球、小行星、太陽風粒子和彗星粒子中的采樣返回。
通過空間探測器,人類在探測宇宙領域取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初步揭開了月球和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奧秘,解答了過去天文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許多不解之謎,推動了人類對太陽系和生命起源與演化規律的研究,深化了人類對自身生存環境的理解,促進了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進入21世紀之后,空間探測器技術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研制和發射空間探測器的國家也越來越多,人類實現了大量新的發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學技術成就。
近年來,空間探測器技術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人類產生了更廣泛的影響,進一步激發了國內外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空間探測活動的極大興趣。例如,我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于2019年成為世界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于2021年成為世界第一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的火星探測器,美國的“帕克太陽探測器”于2021年4月成功穿過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日冕),成為人類第一個“接觸”太陽的探測器。
為此,筆者特編著《解密空間探測:熱門空間探測問題的答案清單》一書,以易于傳播、激發探究、喜聞樂見、老少皆宜和雅俗共賞的問答形式,科學、全面、系統、新穎和有趣地介紹了世界空間探測的意義、原理和成就。本書從解密月球探測、解密火星探測、解密其他天體探測三個維度,對世界空間探測的主要領域進行了科普,內容涵蓋了各國、各類空間探測器發展的歷史、現狀和前景,回答了許多航天愛好者感興趣的中外空間探測活動的問題。
例如,為什么“嫦娥四號”要落到月球背面?探測月球背面要攻克什么難關?怎樣進行火星采樣返回探測?目前各國都有哪些相關計劃?為什么美國和日本都采用“接觸即離”技術對小行星進行采樣返回探測?美國的“露西”探測器會怎樣探測8顆小行星?特別地,本書全面而詳細地介紹了中國空間探測的一些最新成果和國外空間探測的最新技術。
書中收錄了大量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歐洲空間局(ESA)、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等機構在空間探測方面的實景圖像,以系列問答和圖文并茂的形式向讀者展示了中外航天科技取得的偉大成就。本書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章節題目清晰明了、直奔主題;讀者既可以系統地閱讀本書,全面了解世界航天發展的“今世前緣”,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閱讀其中感興趣的章節;本書配有大量圖像,不僅美化了版面,而且書中一些少見的圖像中還含有重要的科技信息,讀者能夠一目了然地掌握有關知識。
本書的特點是采用了成熟的問答科普創作方式,深入淺出地詳細介紹了全球空間探測的最新發展成就,特別是包含了中國空間探測成就背后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知識,讀者既可以知其然,又可以知其所以然。有的章節根據需要插入了有關背景介紹或知識介紹的小鏈接,為讀者答疑解惑,使文章更加豐富飽滿。書中還講述了一些太空探索的感人故事與奇妙方法,宣傳了航天精神和航天方法。
未來,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仍是全球空間探測的兩大重點領域,小行星探測成為空間探測領域的另一個熱點;木星和土星系統探測將成為深空探測下一個遠大目標。將會有更多的國家或組織參與深空探測活動,并趨向采用國際合作模式。
太空探索永遠充滿著風險與挑戰,還有許多新的奧秘等待人類解答。盡管宇宙探索的道路崎嶇不平,但是人類走出地球、探索和利用太空的步伐永遠不會停止。因此,希望通過《解密空間探測:熱門空間探測問題的答案清單》一書讓更多的人關注世界空間探測領域的發展,進一步了解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未來的去向,開拓公眾的視野,使更多青少年走近空間探測、了解空間探測、喜歡空間探測,最后加入我國空間探測的隊伍,加速我國空間探測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探測宇宙做出更大貢獻。
龐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