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列國逐漸安逸之時,柴榮卻要蕩平諸國。發下誓言凡天下有識之士無需科考即可入仕為官,封侯拜相也并非一紙空談。
以上皆為柴榮突想過后耶律之遼國將擾掠中原。女真之部將立金伐中原奪取正統之名,此胸懷天下之志何不令人擔憂,因故而柴榮整日惶恐不安。又怕己死后后代子孫再無進取之心,讓契丹擾了中原,女真將漢遷南邊,蒙古橫掃歐亞殺億萬人。
經此幻想,他急忙對身旁宦官言:“去,快召眾大臣來閣議事快!!!此事十萬火急,如果稍有差池,你的腦袋別想要了!快!!!”
小宦官聽聞此事急忙將大臣叫往順義閣。在閣內商議一下午以至夜時賜飯食,翌日早朝皇帝宣布以下幾條。
詔如下:
謂之新法
1.削弱地方勢力。
2.加大選官范圍。
3.如有藩王有不軌之心當地縣官及州官以上皆可之。
4.地方官吏媾合藩王共舉義事,若平定藩連參與義事的地方官吏夷滅九族。
5.節制節度使權力。
6.后封藩不再以州府為始改為縣。
7.節制相權,策立諸相。
8.改設多重機構。
9.宦官不可習武。
10.民間可創新武器,賞10兩銀子,18匹絹,封里長。
11.以后夷狄若反不存其國。
12.誅殺私鹽,私鑄錢者,腰斬。
13.改任柴度為河間王廢除二元皇帝制度。
14.削減賦稅,改為30稅1制子孫不可改。
15.民間人士農忙耕織,閑時練兵。
16.提高俸祿,杜絕貪污。
17.高產人戶(農),封男爵。
18.提升外族投降人士地位。
19.降低物價。
20.強硬對外,可和親,不可降,乃至卑躬屈膝。
謂之20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