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離開白湖城的準備工作
- 人在仙界茍,肝到無敵手
- 吃瓜小師弟
- 2310字
- 2023-08-08 08:00:00
瑯琊閣。
兩手空空的蘇禾來到最后一站。
寧玉沒有像以前一樣倚在門口,而是在店內整理貨物。
白龍事件對瑯琊閣的打擊較小,但貨物也比之前少了不少。
一打聽才知,瑯琊閣遇到了一樣的情況,也是十多天沒有商隊補貨,今天賣出去的,都是以前的庫存。
和富貴樓那些本地店鋪不同。
瑯琊閣和懸濟堂同屬天一拍賣場,都是分店,貨物基本靠商隊從其他城市運過來。
如果沒有商隊,貨物就會逐漸減少。
不過瑯琊閣比懸濟堂情況好一些,畢竟還可以做本地二手倒賣,只是最近受物價波動影響,也沒有太收一些法器之類的東西。
“這次坊市重新開張,幾大勢力的確出了不少力呢。”寧玉說道。
蘇禾點頭。
剛才逛的時候他就覺得很奇怪。
比如富貴樓,臨時改成茶館也要開,不在乎收入客流這些七七八八。
還有懸濟堂,庫存沒多少藥,仿佛開門就是為了給坊市重新營業捧場。
就不說還有好幾家和修仙妙妙屋一樣被圍起來還沒開業的店。
除了路邊擺攤的修士,完全不像是一個正常營業的坊市應該有的樣子。
幾大勢力的努力不止體現在開店,還有商品。
除了稀缺和快下架的,整體物價竟然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明顯是有人在背后操控。
就拿蘇禾最熟悉的丹藥市場來說,在煉藥師都沒有原料制藥的條件下,市面上的丹藥買一瓶少一瓶。
正常情況下有丹藥庫存的都會抬價。
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
常用的幾種丹藥價格沒有變動,庫存似乎也很充足。
問了寧玉才知道,原來這些丹藥都是大家族把自己的儲備拿出來用了。
蘇禾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南宮家。
平常囤藥囤的多,關鍵時候派上用場。
這種未雨綢繆的思維,還有驚人的財力,大部分小散修都不具備。
幾大勢力這么努力,不惜做樣子也要推進坊市重新開張,其目的就是為了白湖城的穩定。
自白龍事件發生后,從白湖城跑出去的人可不少。
如果坊市一直不開張,就連蘇禾都會開始猜想,白湖城是不是出現了什么問題,很難保證人口不繼續流失。
與此同時,外界也很需要白湖城釋放穩定的信號。
不出意外,現在整個青州都知道白湖城出事,但他們不一定知道白湖城事后如何。
只有白湖城內部保持穩定祥和,主動恢復與外界聯系,才有外界聯絡和通商的可能。
據寧玉說,現在各勢力都派人去最近的大城市拉商隊了。
不過這樣做也很冒險,強行推進會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白湖城恢復穩定。
趕在白湖城內部資源全部消耗結束前,恢復與外界的聯絡和通商。
這樣才算真正意義上的重建成功,物價穩定,和平發展,人口說不定會得到增長,一切都將會恢復到災難前的水平。
第二種,白湖城徹底淪陷,成為廢城。
若白湖城內部提前惡化,沒有誰可以維持物價穩定,那么即使商隊趕到也會成為眾人哄搶的對象。
萬劍宗大概率會放棄白湖城,大家族面對諸多散修估計也會選擇全面撤出。
屆時,白湖城的諸多修士會為了資源大打出手,人口逐漸減少。
然后白湖城外圍環境惡化,自身資源枯竭,逐漸變成廢城。
所有人都想要第一種結果,不想要第二種。
但沒有人可以保證結果。
想到這里,蘇禾冒出了出去躲一陣的想法。
他不敢賭。
萬一是第二種,自己留在白湖城等于待在修羅場。
別說繼續茍道修煉,就連能不能保命都是個問題。
而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煉氣一層的廢物,出城不代表就是送死。
只要不去黑暗大森林那種妖獸多的地方,茍一下躲著走,至少保命的能力還是有。
而且蘇禾也很想知道現在自己的戰力到達了何種水平,去外面鍛煉一下也不是不可。
想到這,他當即就打算做出城的準備工作。
首先要有地圖。
問了一下寧玉,剛好瑯琊閣里就有賣的。
這種地理圖冊的書籍類型還很多,蘇禾隨便拿了一本最厚的買下。
“弟弟好打算,看來是要尋一個好去處了。”寧玉打趣道。
“不一定呢,先了解了解,”蘇禾答道,“寧姐你就打算一直留在這嗎?萬一白湖城出事怎么辦?”
寧玉雙目看著門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茫然道:“不知道呢,姐姐我隨波逐流慣了,看拍賣場那邊吧。”
“說起來拍賣場似乎很久沒開拍賣會了呢。”蘇禾問道。
“因為這邊市場體量小,距離遠,所以不那么頻繁,”寧玉解釋道,“原本打算這個月要開的,拍賣場的隊伍和貨應該都已經到了開陽城了吧,結果我們這出這一檔子事,估計一時半會不會過來了。”
“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蘇禾跟著感嘆。
告別寧玉,離開瑯琊閣。
蘇禾在坊市繼續逗留一圈,買了一些野外生存的物品,回到家中。
平常忙著修煉沒工夫社交,倒也省掉了一些人情世故上的麻煩。
在這白湖城里,真正和他聊得多的,也就王大衍和老寧。
至于南宮白那邊的合作,反正也沒太多限制性的東西,人家也沒來主動找,影響不大。
現在,蘇禾打算默默地離開,連夜就走,不告訴任何人。
下定決心,開始打包物品。
除了下午才買的帳篷,家里一些鍋碗瓢盆也被他裝進儲物袋。
路上萬一碰到野雞野兔之類,拿過來也是可以吃的。
然后是一些生活必備品,還有幾套干凈的衣服。
反正現在符紙夠用,要是臟了就拍幾張清潔符就完事,多備幾套只是為了防止弄壞。
丹藥的話除了自己最擅長的聚氣丹和筑基靈液,主要備了一些療傷和補氣的藥。就是上次從別的煉藥師那剛學會的金剛丸,追月散,玉壺散這些。
出門在外,還是得多加小心。
最后,干糧這一塊,蘇禾屬實沒有太多存貨,僅剩幾塊肉干。
原計劃今天去坊市采購的計劃已落空。
算了,大不了一路上采點野果和蘑菇。
去外面還能餓死不成?
萬事俱備,只待出發。
蘇禾翻出下午剛買的厚厚一本地理圖冊,書名《海陸圖志》。
書頁泛黃,邊角翻卷,一看就是被閱讀過很多次。
翻開第一頁,只有一段簡單的手寫體文字:
“界,邊也,限也,境也。”
“仙界,無盡也。”
第二頁則是每次修訂的記錄。
從第一版到蘇禾現在看到的這一版,大概十余次,時間跨度長達三百余年。
不過最近一次修訂,也已經是五十多年前的事。
作者不是統一的一個人,而是一個叫“尋界”的組織。
編訂了這么久的書,加上這個翻閱程度,估計影響了不少人吧。
蘇禾想著,開始繼續一頁頁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