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比王子騰做事要痛快,事情得到解決。
賈赦將自己的將軍印璽收了回來,心滿意足的回東跨院。
王夫人被賈母罰去了佛堂。
自王熙鳳懷孕以來,甚少回王家。
有些想王熙鳳的陳氏去看王熙鳳。
此時王熙鳳的肚子已經(jīng)很大,再過一兩個月就要生。
陳氏滿臉的心疼摸了摸王熙鳳的肚子。
“你這肚子看著不小,像是雙生。”
“找大夫看了,估計就是。”
王熙鳳的臉上全是幸福。
看著王熙鳳,陳氏的臉上掛上濃濃的擔(dān)憂,對于女人來說生孩子就是一趟鬼門行。
鳳姐懷的雙子,恐怕會更難。
陳氏對著王熙鳳細細囑咐,講著生孩子的注意。
王熙鳳認(rèn)真聽著,沒待一會,天色就不早了,陳氏在鳳姐不舍的目光下離開。
林黛玉的院子,
再過兩天就要離開,林黛玉讓人開始收拾東西。
她的東西不多,用不了多久就全收拾打包好。
等賈珊將農(nóng)業(yè)司的工作交接好就正式起航。
時光匆匆,朝堂之上終于將農(nóng)業(yè)司的新提督派了下來。
現(xiàn)在農(nóng)業(yè)司是個香餑餑。
新來的提督斗志滿滿的等著賈珊。
賈珊起了一個大早趕往農(nóng)業(yè)司。
“小賈大人!”
見到賈珊,新提督同賈珊見禮。
賈珊回禮,帶著新提督在農(nóng)業(yè)司內(nèi)逛蕩,將農(nóng)業(yè)司的情況一一介紹。
新提督聽的很認(rèn)真,遇到不懂的地方,逮著賈珊就是一頓問。
絲毫沒有一點不好意思的樣子。
交接完,新提督將賈珊送到門口,熱情的歡迎賈珊常回來看看。
賈珊笑著答應(yīng),而后抬頭看了一眼農(nóng)業(yè)司的大門,眼中閃過一絲不舍。
另一邊,林黛玉一一拜別榮國府內(nèi)的人,賈寶玉哭個不停,三春不舍的同林黛玉告別。
林黛玉還是走了。
看著林黛玉的背影,賈母沒有對林黛玉再做挽留。
趕回來的賈珊與林黛玉一起坐上轎子到榮國府的大門口。
與榮國府緊鄰的寧國府十分熱鬧。
賈敬賈蓉秦可卿的身影出現(xiàn)在寧國府的門口。
賈珊掀開簾子朝外面看。
賈蓉笑著朝賈珊這邊跑了過來。
“珊叔!”
賈蓉對著賈珊行禮。
“敬大伯這是要帶著你和侄媳婦兒去哪兒。”
賈珊好奇的問眼前的賈蓉。
賈蓉摸了摸自己的后腦勺,對著賈珊露出一個不好意思的笑容。
“爺爺打算帶著我和我媳婦和珊叔一起去金陵散散心。”
“和我一起?”
賈珊眼中閃過疑惑。
之前沒聽說賈敬要去金陵,怎么突然要和他一起去金陵。
就在賈珊疑惑著,賈敬打開車窗招呼賈珊過去。
賈珊同林黛玉說了一聲,從馬車上下去,直奔賈敬的馬車。
見到賈珊,不等賈珊說話,賈敬從自己的懷里掏出一個令牌。
純金制成,死沉的一大塊。
“敬大伯你什么時候加入的鳳棲衛(wèi)。”
賈珊震驚的看向賈敬。
“天字六號見過小賈大人!”
賈珊露出一抹苦笑。
“敬大伯還真是出乎人意料。”
“大伯和我一起去金陵可是有陛下的任務(wù)。”
賈敬點了點頭,輕輕吐出兩個字。
賈珊不再多問。
“林丫頭現(xiàn)在在車上?”
“林姐姐現(xiàn)在在車上。”
賈敬點頭。
“到了船上,我有些話要問她,你回去同林丫頭說,讓她做好準(zhǔn)備。”
三兩句話,賈珊從賈敬的車上下來。
賈家的車隊正式出發(fā)。
寧國府的馬車走在最前面,賈珊與林黛玉的車插在寧國府的車隊內(nèi)。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離開榮寧街。
很快一行人上了船。
賈珊帶著林黛玉到了賈敬的船艙,賈珊輕輕的敲了敲賈敬的門。
賈蓉從里面將門打開。
“珊叔,林姑姑!”
“快進來吧,爺爺在里面等著你們。”
賈敬跪坐在案幾邊上,他的對面還放著兩個蒲團,這顯然是給賈珊和林黛玉準(zhǔn)備的。
賈蓉讓開一條道,讓賈珊同林黛玉進來。
林黛玉與賈珊對著賈敬行禮。
賈敬直接開門見山。
“此次江南行危險重重,林丫頭你仔細和我說說南邊的情況。”
林黛玉將江南的情況如實道來。
林黛玉重點說了薛家要與林家聯(lián)手的事。
賈敬捋著胡須,臉上露出一抹笑。
看來這甄家在江南樹敵不少。
薛家雖然只是商戶人家,卻在江南盤桓多年,其根基不容小覷。
賈敬從背后的箱籠內(nèi)掏出一個小竹筒。
竹筒拆開,里面有皇帝給賈敬的情報。
賈敬將乘著情報的紙攤在桌面上,展露在賈珊與林黛玉眼前。
“翁家!”
賈珊與林黛玉面面相覷。
大乾有三大幫派,分別是漕幫,洪幫,鹽幫。
提起翁家,就不得不提起漕幫。
漕幫是一個民間幫派,主要經(jīng)營水運生意,從前朝發(fā)展到至今,遍布大乾水路碼頭。
“漕幫想染指鹽業(yè)。”
賈珊下意識的問賈敬。
賈敬點了點頭。
“鹽業(yè)是一塊暴利的肥肉,有能力誰都想碰一碰。”
賈珊能理解賈敬話里的意思。
“那陛下想扶持漕幫與鹽商平分市場。”
賈敬搖頭,眼神變得深沉。
“陛下想通過漕幫徹底控制大乾鹽業(yè)。”
賈敬將皇帝的打算說出。
賈珊倒吸一口冷氣。
鹽商都是一群為了錢,不要命的人,皇帝步子邁的這么太大,就不怕扯到蛋。
船只流經(jīng)在京杭運河之上。
榮寧兩國府的船后面墜了不少的小型商船。
大乾水運發(fā)達,這些都是尋求賈家庇護的小商販。
看似太平的大乾,運河之上并不是特別的安全,時常會有落草為寇的水匪攔路搶劫。
這些人都是犯了罪,活不下去沒有籍貫的亡命之徒。
太上皇時期曾收拾過一批,到了如今又興起了一批。
發(fā)展到如今,這些水匪有了三不打的規(guī)矩。
一不打官船,二不打普通老百姓,三不打流經(jīng)河上遠近聞名的商會。
小商人的船只若想在河上行駛,就會加入一些商會。
跟在大商人的后面行船。
如此造就大乾獨有的河上風(fēng)景。
一路飄飄蕩蕩,賈家的船停在了徐州,補給物資。
碼頭上來來往往的人流不斷。
在船上漂了五六天的賈珊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想去外面走走的心情,去找賈蓉。
此時賈蓉收拾好,正準(zhǔn)備帶人下去采購物資。
“蓉兒你能帶我一起去采買嗎。”
賈珊可憐巴巴的拉著賈蓉的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