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城頭上的衛莊臉色越來越黑,現在的衛莊終究不如后期成熟,有一顆大心臟,他將秦軍中罵的最歡的幾人死死的刻在腦海里,回去就下令流沙找機會將幾人碎尸萬段。
一旁的張開地正在全力憋笑,他將自己這輩子經歷的所有苦難在腦中循環播放這才忍住沒有笑出來,不過他眼看衛莊握劍的手越來越緊,身上的殺意越來越盛。
張開地見狀連忙勸導:“大將軍息怒啊,這是秦軍的詭計,他們就是想讓我軍出戰,眼下我軍士氣全無,戰之必敗,還請大將軍以國事為重。”
要說張開地原本在韓王安身邊,怎么會突然來到新鄭城頭?
原來是韓王安經歷了衛莊的兵敗,對于衛莊的軍事能力,信心大損。
此刻聽到衛莊去城墻上和秦軍對峙,這心里七上八下的,怎么都沒法安心。
趕忙讓張開地這個老成持重的相國來看著點兒,沒想到張開地一來就碰到秦軍開罵了。
張開地此刻估計韓王心里正開心呢,的確,現在的王宮中,韓王已經破罐子破摔了,正摟著明珠夫人哈哈大笑,這些秦軍雖然粗鄙,但確實罵到他心里去了,這個衛莊真是無能。
醫師給韓王安檢查后發現沒有大礙,只是氣急攻心,開些藥,修養一陣就可以了。
韓王安對殿內許多的嬪妃都沒有印象了,加之她們一個二個裝模作樣哭哭啼啼的對韓王安的病情感到傷心,讓韓王安一陣心煩,就揮手讓她們退下了。
此刻殿內的女眷只有明珠夫人和紅蓮公主了,明珠夫人此刻也在強顏歡笑,畢竟現在韓王安在笑,她怎么能不笑呢。
但是藏在她的笑容下的卻是止不住的憂愁,現在血衣侯死了,她在外面最后的策應沒了,而且看這架勢韓國也要完蛋了,她的靠山也倒定了。
在這個亂世,她一個弱女子,還很美,這就是最大的原罪。
不行,想到將來可能的悲慘生活,明珠夫人明白她必須盡快找到一個大靠山。
聽著城外秦軍的謾罵聲,明珠夫人漸漸起了心思,但轉眼她又泄氣了,此刻她被困在這個深宮中,如何能和外界聯系?
想到這兒明珠夫人忍不住在心里罵道:“該死的流沙。”
聽著城外罵衛莊的話,明珠夫人是越聽越順耳。
殿內的另一位紅蓮公主,聽著秦軍的話就是完完全全的不開心了,畢竟哪個情竇初開的女子會高興別人罵她的心上人。
眉頭都皺在一起了,小嘴撅起來,眉眼低沉,整張臉上寫滿了不開心。
換做往常的韓王安見這一幕,早就來安慰愛女了,但此時他都朝不保夕了,秦軍一旦打進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來。
眼下還是及時行樂的好,至于紅蓮?自求多福吧。
此刻的明珠夫人一身藍色宮裝,雖然比黑色紗裙莊重了一些,但是誘惑力不減反增。
一身正裝,配合由內到外散發的媚意,簡直讓人欲罷不能,尤其是這里可是秦時明月,就算是正裝也是曲線此起彼伏。
胸前的“大明珠”更是將漏未漏,設計的恰當好處,漏少了一絲兄弟們不滿意,漏多了一絲那就是在四零四邊緣瘋狂試探,說不得兄弟們就看不到了。
普通人看了都未必頂的住,更別提常年沉迷于酒色的韓王安了。
此刻韓王安就狠狠的盯著明珠夫人胸前的“大明珠”,讓人恨不得取而代之。
別誤會啊,我說的是看明珠夫人胸前的那顆明珠,不信你們仔細看明珠夫人脖子上真的掛著一顆珠子,千金不換呢。
“美人,她們都為本王的病情哭了,你怎么不哭啊?”韓王安問道。
“臣妾相信大王洪福齊天,一定是虛驚一場,為什么要哭呢?”明珠夫人漫不經心的答道,但明面上誰能看出她的心不在焉?好演技。
韓王安聽到明珠夫人的回答,笑聲越發的大了,說道:“還是你最稱寡人心意,稍后你去寡人的寶庫,看上什么直接拿。”
明珠夫人這才將心神放回來一些,畢竟戰國七雄之一這么多年的積累,或許真的有什么能幫助她攀上一顆大樹呢。
明珠夫人笑吟吟的回答:“多謝大王。”
雖說她不可能真的拿到什么珍貴的東西,但有時候光是寶物的消息也足夠珍貴了。
一旁的紅蓮聞言更委屈了,她的父王不來安慰她,反而和這個妖女打情罵俏的。
與此同時新鄭城門上衛莊聽到張開地的話,沒好氣的道:“該怎么做,用不著你這個老匹夫說。”
還有韓王安派這個老梆子來干什么,不信任我嗎!
張開地從衛莊的反應來看,知道衛莊沒被氣昏頭,心里松了一口氣,也不計較衛莊的頂撞,畢竟現在大敵當前。
張開地轉頭對身邊的侍衛問道:“讓你們打造的東西打造好了嗎?”
“回大人,我們已經趕制出了一個。”侍衛回答道。
張開地接過侍衛遞來的擴音器打量了幾番,并試了試,發現與下方秦軍所用的功效已經接近了。
韓軍不是沒想過反擊,畢竟人家指著韓軍統帥的鼻子罵,再怎么說也是臉面無光。
但是韓軍一無“人才”,二來他們可沒有擴音器,就算韓軍士卒扯開了嗓子吼,也比不過秦軍幾個人啊。
直到張開地來了,他對自己的辯術還是有信心的。
而且下方都是來自文風薄弱的秦國,還都是些兵將,他張開地讀了幾十年的書怎么可能罵不過這些人。
衛莊也發現了張開地的舉動,他也想過仿制一些擴音器來對罵,不過身為鬼谷傳人的他始終拉不下臉來。
至于張開地?當了幾十年的政治家,估計心都黑透了。
張開地對衛莊說道:“大將軍,這秦將連占我幾座城池,士氣正旺。
大將軍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以狀軍威。
今日兩軍陣前,老夫只需一席話語,管教這秦將拱手而降,秦兵不戰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