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代前期西方的心理學觀念
人類的知識體系是緩慢地逐漸地分化的;最初,科學和哲學是不分的。有些科學,研究不那么復雜的現象,如力學、天文學,比較早就從哲學分出來。其他研究比較復雜的現象的科學,如生物學,就比較晚才分出來。心理現象比生物現象更復雜,所以心理學分出來更晚;一直到十九世紀后半期,心理學才取得獨立的地位。在心理學獨立以前,已經有了不少的有關心理現象的觀察和理論。這些觀察和理論都見于哲學家的著作中。因此哲學史開始的時間地點,也是心理學史開始的時間地點。西方哲學史從古代希臘開頭;西方心理學史也從古代希臘開頭。
公元前八—前六世紀,古代希臘人進入奴隸社會制度。他們定居在巴爾干半島,并且渡海朝東西兩向移民。到了公元前七世紀,小亞細亞西岸的伊奧尼亞和歐洲的意大利南部等地已經有了很多希臘人的移民地。希臘本部和這些移民地的希臘人民分成許多小國,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或大或小的郊區,形成多數城邦。
在這個時期,希臘各城邦的奴隸主之中,漸漸有投資于工商業的人。由于工商業的發展,這些奴隸主的勢力逐步加強。他們要與原握政權的奴隸主分享統治權。這樣就在貴族奴隸主階層與民主派奴隸主階層之間展開了政治上的斗爭。
政治斗爭必定牽涉到宗教問題,而宗教對于靈魂的觀念又不能不影響到人們對心理現象的看法。因此要了解古代希臘人的心理學觀念,必須知道他們的宗教情況。
古代希臘人沒有一個全知全能的、創造一切(世界萬物和人)的上帝這個觀念。他們以為世界是原來就有的,并不是有誰創造的。他們相信有好多神,但這些神不是全知全能的,不過神們的知識能力比人高,人可以祈求神的援助。他們也不像后來基督教徒那樣重視死后的事;因為他們相信人死后只剩下沒有智慧、沒有記憶的黯淡的陰影,毫無樂趣;所以有寧愿生為雇工,不愿死為君王的表示。
可是,這只是古希臘的“正統的”群眾的宗教對死后的看法。此外,還有所謂秘教,相信人死后可以得到快樂的永生;進秘教后經過某些神秘儀式過程就有可能得到。秘教之中,阿爾阜斯(Orpheus)秘教的影響特別大。阿爾阜斯是色雷斯(Thrace)的一個神。阿爾阜斯教相信肉體是污濁的,靈魂是圣潔的,但靈魂進入身體后,就也受污了;必須經過凈化才可能永生。這教的信奉者相信輪回;靈魂必須降生(與身體結合)好多次,每次凈化,最后才可以凈化充分而取得它本來有的神圣的資格。阿爾阜斯教義直接影響畢達哥拉斯學派,間接影響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新柏拉圖派和基督教。所以它與西方思想是很有關系的。
一般說,宗教、唯心主義哲學是與反動勢力相連的,而科學、唯物主義是與進步勢力相連的。這在古代希臘就可以見到。民主派奴隸主不特因為發展工商業需要對自然界的唯物主義的理解和科學的知識,并且在政治斗爭中也需要這種知識,才能夠對反動派奴隸主利用宗教迷信以欺騙人民的手段作有效的對抗。心理學觀念的分野大體是這樣:唯物主義的心理觀是出于民主派思想家而唯心主義的心理觀是出于反動派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