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登山
- 茍在修仙界養蟲族巢穴
- 二九歸零
- 2041字
- 2023-08-05 00:06:00
“住持師兄,神覺師弟死了。”
古剎之中,兩個皮膚金黃的和尚正在交談。
“神光師弟,如今迎接上宗使者,才是最重要的事,至于神覺師弟的仇,需等上宗使者走后,再做定奪。”
“這也是祖師的意思。”
坐在首位上的和尚,是小金寺主持神威禪師。
其口中的祖師,自然是小金寺唯一的舍利佛修。
無論道門還是佛門,修煉到了金丹之境,都會將權力下放給筑基修士,成為老祖,而不是整日操勞的掌門主持。
坐在次位的神光禪師,聽聞是祖師的意思,頓時不再言語,而是念起往生經文。
片刻之后,神光禪師又問道:“住持師兄,這上宗使者是什么來頭,竟連祖師也要如此慎重?”
小金寺祖師雖是上宗出身,但早就只剩香火之情,再則上宗里凝練舍利的佛修也極少,小金寺祖師若是愿意返回上宗,至少是個長老之位。
上宗使者,一般由開悟佛修擔任,目的也是增加上宗與下宗的交流而已。
前幾次上宗使者來,小金寺祖師只是見上一面,便由他們來款待。
“聽聞這次來的使者,并沒有開悟,但已經覺醒大威天龍佛體,未來可能成就法相尊者,甚至更進一步,修成小羅漢果位!”
神威禪師緩緩解釋道。
神光禪師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佛門修行,未開悟的佛修不提,開悟之后,要修得舍利,接著舍利碎,法相生,然后明悟前世今生,成就小羅漢果位。
一旦證得小羅漢果位,壽元便有六千余年,更有機會飛升佛界,從此不死不滅!
“難怪祖師如此慎重,現在結下善緣,日后也好談些交情。”神光禪師喃喃自語。
……
余牧等人落在一處山脊上。
“此地離悟道峰有三千余里,縱使那小金寺有些神通,如此距離,應該也很難奏效吧。”
眾人落地之后,便動手建立居所。
何彥跑去逮了些野味,用松木烤熟,余牧嘗了嘗,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隨后,余牧又讓何彥和聶驚云前往凡人附近的凡人城池,買了些生活用品。
一來二去,此地雖是荒山野嶺,倒也能住得下眾人。
這般過了月余。
居所外的秘密山洞內。
余牧緩緩收功。
他耗費一月苦工,終于將全身法力轉換成《皇天土德功》特有法力。
《皇天土德功》不愧是蒼古派秘傳功法,所煉法力,竟比《厚土功》強橫數倍。
但依舊沒有突破筑基期的征兆。
‘為今之計,只有去悟道峰一試,不成,再去找筑基丹。’
余牧嘆息一聲,走出山洞。
他召集眾人:“我準備去悟道峰一趟,有些事情要做些安排。”
這些人都是他的班底,自然要妥善安排。
在修仙界,孤家寡人奮斗,肯定沒有一群人抱團取暖來得輕松。
一根筷子易折,十根筷子難折的道理,余牧還是懂得。
再則,他成為筑基修士后,遇事便不必親力親為。
筑基修士要有筑基修士的架子。
“聶楚楚,這個吞納袋里面是一千只爆炸蟲,遇到危險就放出來,雖然對付不了筑基修士,但煉氣圓滿修士一時不察,也會吃個大虧。”
余牧拿出一個吞納袋,遞給聶楚楚。
“多謝師尊。”聶楚楚接過吞納袋。
余牧又拿出一件火屬性上品法器,這是從神覺和尚的儲物袋里找到的東西。
“少婷,你修為快要突破煉氣六層,這把離火劍就給你防身。”
“謝謝余郎。”何少婷開開心心,接過離火劍,擺弄一番才放入吞納袋中。
余牧又看向方緣,他對這位傀儡師寄予厚望。
雖然方緣修為不高,資質不行,但是在傀儡師方面卻有不俗的天賦。
“方緣道友,這是一本傀儡秘籍,希望你好好研究,將天狼號修復好。”
蒼古派傳承知識里,有許多關于傀儡的秘術。
余牧雖然看不懂,但也挑了一部分看起來比較高深的部分,抄寫下來,變成一本傀儡秘籍。
不過,真正高深的傀儡秘術,卻是有莫名禁制,余牧不能說出來,也不能寫下來。
不過,余牧某次嘗試,卻將所有傳承知識導入了蟲族巢穴中。
想來是蟲族巢穴和余牧實則是一面兩體,不分彼此。
“多謝余道友!”方緣接過傀儡秘籍,翻了兩頁,頓時雙眼放光。
“余道友,有此秘籍,我有信心在一年之內將天狼號修好!”
余牧點點頭。
隨后又拿出五個圓珠,對眾人說道:“此物是護甲蟲,防御力頗高,你們帶著,遇到危險,只需喊一聲‘護甲’,這護甲蟲自然會套在你們身上。”
眾人接過護甲蟲。
何彥喊了聲護甲,圓珠頓時化成液體,覆蓋在他上身。
他扯了扯,發現以他力道,竟然不能損壞護甲蟲絲毫,恐怕要用上罡氣,扯上數百次,才能扯毀護甲蟲。
“大家就在此地修行,少則十余天,多則數月,我便回來。”
余牧御氣飛走。
留下的人本來實力就不弱,再加上自己給的寶物,在此地立足應該沒有問題。
飛躍三千余里,余牧再次回到悟道峰下。
傳聞修士必須從悟道峰下,順著青石小道,一步一步登山,才會得到道祖葫蘆的庇佑。
余牧本著信則有的態度,從山下開始登山。
悟道峰高才兩千余米,余牧又是煉體修士,一步步登山,欣賞四周景色,倒也不累。
登上頂峰,余牧看到六個半米高,一米方圓的平整石臺,石臺中間都刻著一個小小的葫蘆。
‘悟道峰上有悟道石,乃是天然所成,煉氣圓滿修士只需要在悟道石修煉一日,便有機會成就筑基。’
這六個悟道石,四個上面有人,皆是煉氣圓滿修士,有男有女,有少有老。
這些人看了余牧一眼,便收回目光,唯有其中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和尚多看了他兩眼,才又閉目修行。
‘此子應該是小金寺的和尚,不過既然他未找我麻煩,便不去管他。’
余牧挑了個離小和尚較遠的悟道石,盤腿坐了上去。
頓時,一道熱流從腹部丹田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