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姬(穆公夫人)是晉獻公與齊姜的女兒,齊姜去世后,繼任國君夫人的賈君收養(yǎng)了她,直到她后來嫁給秦穆公,賈君夫人對秦穆姬有養(yǎng)育之恩。晉惠公在秦國的護送下返回晉國繼承君位的時候,秦穆姬將賈君夫人托付給他,還對他說:“要把父君流亡在外的各位公子都接納回晉國。”晉惠公是秦穆姬同父異母的弟弟,點點頭就走了。回到晉國后,晉惠公早就把秦穆姬的話當作耳旁風了,他不但不聽姐姐秦穆姬的囑托,還霸占了賈君,娶賈君為夫人,而且也沒有接納各位公子回晉國。這可把秦穆姬氣壞了,氣得她直怨秦穆公:“國君您選的這是什么人啊!您的大夫們是怎么考察的?”秦穆公也不好直說當時故意選的公子夷吾,誰想到他不聽話呢!穆公嘆了口氣說:“唉,寡人也沒想到晉侯會是這樣。他還是夫人的兄弟呢,夫人不也是沒想到嗎?”
秦穆姬氣鼓鼓地說:“難道就由著他這樣胡作非為下去嗎?”
穆公說:“不能。晉侯曾答應給中大夫里克和大夫丕鄭饋送財禮和土地,回國后就背棄了諾言,還殺了他們。他曾經(jīng)答應寡人回去之后割讓黃河以西和以南的五座城池給秦國,東到虢略鎮(zhèn)、南到華山,還有黃河之內(nèi)的解梁城,回去之后也都不兌現(xiàn)諾言了。晉國有饑荒,我們秦國給它運送粟米;而秦國有饑荒,晉國卻拒絕賣糧食給我們秦國。如此忘恩負義,寡人定要出兵討伐之!”
秦穆公命占卜官卜徒父占卜出征晉國的吉兇,卜徒父占筮后說:“吉利。‘渡過黃河,侯的車子毀壞。’”穆公追問:“詳細道來。”
卜徒父說:“國君容稟:此卦乃大吉大利。打敗他們?nèi)危厝环敃x國國君。這一卦得到蠱卦,爻辭說:‘三次驅(qū)除千輛兵車,獲得那條雄狐。’雄狐一定是他們的國君。蠱的內(nèi)卦是風,外卦是山。時令到了秋天,我們的風吹過他們的山上,吹落了他們的果實,還取得他們的木材,因此必勝!他們的果實落地、木材喪失,不敗何待?”
秦穆公大喜,親率大軍出征晉國,此次討伐晉國,秦國軍士憋足了勁,別的他們不清楚,但晉國饑荒的時候,秦國給晉國運送糧食的船隊從秦國都城雍城一直排到晉國國都絳城;等到秦國鬧饑荒的時候,晉國一粒糧食都不賣給秦國,這不該教訓他們嗎?兩軍交戰(zhàn)了三次,晉軍都如猛虎下山,連續(xù)獲勝,打得晉軍狼奔豕突,潰不成軍,一直退到晉國的韓地。
晉惠公對慶鄭說:“敵人已深入晉國腹地,我們怎么辦?”
慶鄭回答道:“是國君您讓秦人打進來的,還能怎么辦呢?”
晉侯不快,脫口而出:“放肆!”于是占卜車右的人選,就是兵車上站在晉侯身旁的將軍武士由誰來擔任,還是慶鄭得到了吉卦,但是晉惠公正生慶鄭的氣呢,不肯用慶鄭擔任車右,他命大夫步徒擔任戎御駕車,命家仆徒為車右,并用鄭國進貢的小駟馬駕馭戰(zhàn)車。
慶鄭又喊道:“古代發(fā)生戰(zhàn)爭,一定用本國的馬駕車,它們出生在自己的國土上,知道主人的心意,安于受主人的調(diào)教,熟悉這里的道路;隨你到達哪里,沒有不如意的。國君現(xiàn)在用外國出產(chǎn)的馬來給您駕車戰(zhàn)斗,萬一它一害怕失去控制,就會和人的心意擰著來了。它的鼻孔里亂噴出氣表示狡猾和憤怒,血液在全身奔流,血管擴張凸起,外表強壯卻內(nèi)心枯竭。進退旋轉(zhuǎn)都不能自如,國君您這樣會后悔的。”
晉惠公哪里聽得進去慶鄭說的話,心里想,這都什么時候了,凈挑寡人不愛聽的說,也不怕寡人臨陣殺了你,等回去再跟你算賬!
此時是魯僖公十五年九月,也就是公元前645年的九月,晉惠公將要迎戰(zhàn)秦軍,派將軍韓簡前去偵察。韓簡回來報告說:“秦軍能戰(zhàn)者數(shù)量比我們少,請戰(zhàn)人員卻是我們的一倍。”晉侯問:“什么原因?”韓簡回答說:“國君您逃離晉國時是他們資助,返回晉國是他們擁立,有了饑荒吃他們的粟米,他們?nèi)谓o我們恩惠而我們沒有報答,因為這個他們才來的。現(xiàn)在咱們又將迎擊他們,我們已經(jīng)敗了三次,軍士懈怠,可秦軍奮發(fā),斗志相差一倍還不止啊!”
晉惠公說:“寡人如果現(xiàn)在不迎擊秦軍,回國后一定會被他們侮辱。一個人尚且不能被輕侮,何況是國家呢!”于是就派韓簡去約戰(zhàn),對秦軍說:“寡人不才,能集合部下而不讓他們離散,秦伯您如果不回去,寡人也只能迎戰(zhàn)了。”秦穆公命公孫枝回答說:“晉侯流亡在外的時候,寡人為他憂慮;回國后晉國沒有安定,這還是寡人所擔心的。如果晉侯的君位已定,寡人敢不迎戰(zhàn)嗎?”韓簡轉(zhuǎn)身退下,說:“但愿本將幸運,能被國君您俘虜而活命。”
公孫枝回到秦軍大營,面見秦穆公說:“國君您過去不護送公子重耳卻護送夷吾入國即位,是您決定不立有德之人而是立服從之人。現(xiàn)在立了卻未能達到目的,如果現(xiàn)在交戰(zhàn)又不能獲勝的話,豈不是要遭諸侯恥笑?”穆公說:“確實是這樣。過去寡人不護送公子重耳卻護送夷吾回國即位,的確是寡人不立有德之人而立服從之人。可是公子重耳事實上也不肯回國做國君呀,寡人又能如何呢?夷吾殺了迎立他回國的內(nèi)應大臣,又背棄對秦國割地的承諾,他絕情寡義而寡人卻總是加惠于他。難道沒有上天主持公道嗎?如果上天有眼,寡人和秦國一定能夠戰(zhàn)勝他!”
九月十四日,一場大戰(zhàn)在韓地平原展開。兩軍對陣廝殺中,晉惠公的小駟馬陷在爛泥里盤旋,費勁力氣也爬不出來。晉侯向慶鄭呼喊求救,慶鄭說:“不聽勸諫,違背占卜。本來就是自求失敗,又逃個什么勁兒呢?臣這就去叫人來救。”于是就跑開了。晉將梁由靡駕御著韓簡的戰(zhàn)車,虢射作為車右,迎著秦穆公的戰(zhàn)車殺了過去,眼看就要擒住秦伯了,慶鄭跑過來大喊:“國君的馬陷在泥潭里了,快去救國君!”韓簡只好先去救援晉惠公,秦穆公迅即回撤,指揮兵馬向晉惠公的方向包圍過去,俘虜了晉惠公。
晉國大夫披頭散發(fā),拆掉營帳,跟隨著秦伯、晉侯的車駕。秦穆公說:“諸位大夫怎么這么悲戚?寡人帶晉侯西去,也是為了實現(xiàn)晉太子申生所托之夢罷了,豈敢太過分?”幾位晉國大夫向秦穆公三拜叩首說:“國君您踏后土而頂皇天,皇天后土都聽到了您說的話,臣等謹在下邊聽候吩咐。”
秦穆姬聽說晉國戰(zhàn)敗,穆公俘獲晉惠公并帶回秦國,就領(lǐng)著太子罃(yīng)、公子弘和女兒簡璧登上高臺,高臺周邊堆滿柴草,派侍女免冠束發(fā)、穿著喪服前去迎接秦穆公說:“上天降下災禍,使兩位國君不是以玉帛相見,而是兵戎相向。如果晉侯早晨進入大秦國都,臣妾當晚就自焚;如果晉侯晚上進入我大秦國都,臣妾早晨就自焚。請國君裁奪!”穆公無奈,只好把晉惠公安頓在秦都雍城郊外的靈臺,沒有讓他進入雍城。
秦國大夫請求把晉惠公帶入雍城,穆公說:“俘獲晉侯,本來是帶著豐厚的收獲回來的,但一回來就出現(xiàn)夫人子女的喪事,擒獲晉侯還有何用?大夫你又能得到什么呢?而且晉國人用悲傷憂愁感動寡人,用天地來約束寡人,如果不為晉國打算,就會加重他們的憤怒。寡人說了的話如果不算數(shù),就是違背天地。增加他們的憤怒會使寡人難以承當,違背上天會不吉利。寡人一定會放晉君回國。”
公孫縶說:“不如殺了晉侯,不要再讓他積聚罪惡。”
公孫枝說:“放晉侯回國,用他的太子圉作為人質(zhì)留在秦國,必然會得到很有利的和談條件。晉國還不能滅亡,殺掉它的國君,只會造成更加不利的后果。周武王時的太史佚曾說:‘不要發(fā)動禍患,不要依靠動亂,不要加重憤怒。’加重憤怒難以承當,欺凌別人會不吉利。”
公孫枝的這個主張得到了秦穆公的贊賞,秦國放歸了晉惠公,穆公沒有違背諾言;把太子圉留在秦國作人質(zhì),確保了晉國會履行割地承諾。從僖公十五年開始,也是秦穆公十五年,秦國得到了黃河以西、以南的土地和黃河以東、以北的部分土地,共五座城池,秦國在黃河以東建立了官署管理這些土地并收取賦稅。
晉惠公在秦國住了一個月,聽說秦國要與晉國和談,便派大夫郤乞返回晉國,召大夫呂甥到秦國主持和談。呂甥對郤乞說:“我去秦國前,你把都城里的人都召到宮門前,用國君的名義進行賞賜,告訴他們,國君說:‘孤這番回到晉國,已經(jīng)給國人帶來了恥辱,大家還是占卜一下,立孤的繼承人太子圉為國君吧。’”郤乞按照呂甥說的辦了,宮門前的人們一起痛哭。晉國從此開始改革田制,稱作“爰田之制”,將大量公田賞給群臣,分田之后,重新分疆界,開阡陌。這其實就是把井田制給廢了。
呂甥說:“國君不為自己身在秦國而擔憂,反而為群臣考慮,這是最大的恩惠了。我等將如何對待國君呢?”
眾大夫都點頭同意呂甥的話,問呂甥:“呂大夫有何高見?”
呂甥說:“征收賦稅,整治軍備,輔佐太子。諸侯如果聽到晉國失去了國君,又有了新的國君,群臣和睦,軍備比以前更強,與晉交好的會勉力晉國,與晉交惡的也會害怕我們。”
群臣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晉國因此也開始改革軍制,擴大兵源,由原來只能國人當兵改為“國野不分”,野人也能當兵。國人就是與貴族、卿、大夫有血緣關(guān)系或關(guān)系親近的人,他們一般居住在城內(nèi)或國都四郊的村社中;野人,是指居住在城外的被征服者、奴隸、戰(zhàn)俘或移民等,他們不享受政治權(quán)利,只從事農(nóng)業(yè)、承擔徭役和賦稅等。晉國實行了兵農(nóng)合一、軍政合一、軍功行賞等軍事制度,再加上又開始實行“爰田之制”,土地改革加上軍制改革,晉國的實力逐漸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后來晉國擴充到了五軍、六軍,每軍兵車五百乘、士卒一萬兩千五百人,在晉文公(公子重耳)的時代,成為了諸侯又一霸主。
當初,晉獻公把女兒伯姬嫁給秦穆公的時候,卜官史蘇得到歸妹卦變成睽卦,史蘇預測說:“不吉利。卦辭說:‘男人宰羊,不見血漿;女人拿筐,白忙一場;西鄰責備,不可補償;歸妹變睽,沒人相幫。’震卦變成離卦,也就是離卦變成震卦。‘又是雷,又是火,勝利者姓嬴失敗者姓姬,車子脫落伏兔,大火燒掉軍旗,不利于出師,在宗丘打得慘慘凄凄。歸妹嫁女,睽離單孤,敵人的木弓將要張舒。侄子跟著姑姑,六年之后,逃回自己所居,拋棄了他的愛妹,明年死在高梁的廢墟。’”這一大堆解釋,聽得晉獻公暈暈乎乎,沒有明白是啥意思。其實,卦辭的每句話后來都得到了應驗。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說:這樁婚事不吉利,女兒出嫁反害其母家。晉國戰(zhàn)事不利,兵車毀折,烈火焚燒軍旗,在宗丘大敗。(韓地有晉國宗廟,故稱宗丘。)嫁女孤單,強盜張開木弓(敵人打了過來)。魯僖公十七年,公子圉入秦為質(zhì),跟著姑姑秦穆姬,還在秦國娶了妻子懷嬴,六年后方得逃脫,逃脫的時候拋棄了他的愛妻懷嬴。后來公子圉即位,在高粱城被公子重耳所殺。
晉惠公被俘,困在秦國后,想起了父君命史蘇的這次占卜,感慨地說:“先君如果聽了史蘇的占卜之言,寡人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韓簡在戰(zhàn)場上因為救援晉惠公,也一起被俘,這時隨侍在旁,說:“就是當初先君聽了史蘇的話,不將公主嫁到秦國,就不會有今天這個結(jié)果了嗎?龜甲,是形象;筮草,是數(shù)字。事物生長后才有形象,有形象后才能滋長,滋長后才有數(shù)字。先君當初敗壞道德的事,多得數(shù)不過來。史蘇的占卜,即使聽從了又有什么用呢?敗德之象積累滋長到了一定數(shù)量,才可能被占筮所探知。占筮之時,禍敗已定,聽不聽都不重要了。《詩經(jīng)》說:‘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職競由人。’”最后一句引用了《詩經(jīng)·十月之交》中的一句詩,意思是說:民眾的災禍,不是從天而降。當面奉承、背后怨恨,主要都是由于人的罪惡。
魯僖公十五年十月份,晉國大夫呂甥趕到秦國的王城,與秦穆公訂立盟約。
秦穆公問:“呂卿此行辛苦,晉國之內(nèi)是否和睦?”
呂甥回答道:“不和睦。小人們以失掉國君為恥、哀悼陣亡的親屬,不怕征稅,整裝準備立太子圉為國君;他們說:‘一定要報仇,寧可因此侍奉戎狄也要報仇。’君子們愛護國君而知道他的罪責,不怕征稅,整裝以待秦國的命令,他們說:‘一定要報答恩德,有必死之志而無二心。’因此說晉國內(nèi)部并不和睦。”
秦穆公說:“晉國認為他們的國君結(jié)果會如何?”
呂甥回答:“小人憂愁,認為他不會被赦免;君子寬恕,認為他一定會回到晉國。小人們說:‘我們毒害了秦國,秦國豈能讓國君回來?’君子們說:‘我們已經(jīng)知罪了,秦國一定會讓國君回來。有三心二意就俘虜了他,服罪了就放他回來,沒有比這更寬厚的德行,沒有比這更威嚴的刑罰了。服罪之人會懷念國君您的德行,有三心二意的人害怕刑罰。這一次,秦國可以領(lǐng)導諸侯了。如果讓國君回國而不使之安定,甚至廢掉他的國君之位,使感激變?yōu)樵购蓿貒粫@樣做吧!”
秦穆公說:“這正是寡人所想。”于是改變了對晉惠公在秦國的待遇,讓他住在貴賓館驛里,用接待諸侯的“七牢之禮”款待晉惠公。七牢之禮,就是饋送七副牛、羊、豬等食用物品。
秦晉簽訂媾和盟約后,晉國把黃河以西及以東的五座城池割讓給秦國并以太子圉入秦為質(zhì),晉惠公在韓簡的陪同下返回晉國。
在晉惠公還沒有回到晉國之前,晉大夫蛾(yǐ)析對慶鄭說:“國君被秦國擒獲,你脫不了干系,還不趕快逃走,你等什么呢?”
慶鄭說:“仗打敗了,國君被俘,應為之而死。我沒有做到,還耽誤了別人救國君的機會,這幾條罪過,我還能逃到哪里去呢?做臣子的只顧自己一時快意,卻使國君受辱,這是大逆不道。我只有等待受刑以慰國君了。”
晉惠公回到國都絳城郊外,聽說慶鄭沒有逃走,就命家仆徒把他召至城外惠公面前,問道:“慶鄭,知罪否?有罪還不逃嗎?”
慶鄭說:“國君您當初從梁國回國的時候,如果能報答秦國的恩德,不至于使威望下降;威望下降后要是能聽取勸諫,也不至于發(fā)生戰(zhàn)爭;戰(zhàn)爭發(fā)生后要是能選用良將,也不至于戰(zhàn)敗。現(xiàn)在國君您終于回國了,如果再讓有罪之人逃走,還怎么守國呢?臣愿受刑以成全國君的政令。”
大夫蛾析替慶鄭求情,說:“國君,對主動認罪并愿意接受刑罰的臣子,不如赦免他,讓他為國復仇。”
將軍梁由靡說:“臣以為不可。國君您剛與秦國簽訂盟約,又派人去復仇,等于背棄諾言,不講誠信,而且太子要入秦為質(zhì),復仇將危及太子的安全。不如對慶鄭處以死刑。”
梁由靡的話正合晉惠公之意,于是下令殺了慶鄭。晉惠公在魯僖公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殺慶鄭后,進入國都絳城,回到了宮中。
這一年,晉國又鬧饑荒。秦穆公再次向晉國運送粟米,他對臣下說:“寡人怨恨他們的國君,但憐憫他們的百姓。而且寡人聽說當年晉國始封國君唐叔受封的時候,箕子曾說:‘他的后代必定昌大。’晉國將來還是很有希望的,我等姑且樹立德行,以等待有能力的人吧。”
一年之后,在魯僖公十七年的夏天,年僅十一歲的晉太子圉到達了秦國為質(zhì),秦國把黃河以東的土地歸還給了晉國,秦穆公將秦國公室女懷嬴嫁給他為妻。
晉惠公當初在梁國的時候,梁伯把女兒梁嬴嫁給了他。后來梁嬴懷孕了,過了產(chǎn)期,孩子仍未出生。梁國卜官卜招父和他的兒子占卜,卜招父的兒子說:“將要生下一男一女。”卜招父說:“對,男為臣,女為妾。”因此,男孩生下后取名為“圉”,意思就是關(guān)押人的地方;女孩取名為“妾”。太子圉到秦國作人質(zhì)時,他的妹妹妾就在秦國作了侍女。晉惠公的兩個孩子都成為了秦國的人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