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步入九十年代,社會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時期,生活水準日新月異,物質逐漸豐富,人民安居樂業。夏云杉和蔡秋筠也以優異的成績分別考入當地重點中學,成為了學校里眾多學生羨慕的學習楷模。春暖花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五一節假日,各所學校里組織安排登訪名山勝地,天緣巧合,賜給了云杉和秋筠第一次溫馨邂逅的契機。
蒼松翠柏的山巔上峭巖兀立,湍急的瀑布飛流直下,山野間云霧繚繞,清脆的鳥鳴聲時而響起,山下學生們一字長龍地排開了長長的隊伍,整齊地戴著紅領巾,秩序井然地攀爬而上。休憩之時,大家一會兒簇擁在一起拍照,一會兒指天畫地,一會兒閑聊攀談。過了一個時辰,活動終告尾聲,大家拾級而下,盡興而歸,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夾雜在人群中的云杉略感疲憊,趁勢端坐在旁邊的階梯上,拿起水杯大口地喝了起來。“同學,您好!能不能借點水給我們喝,我們好渴!”耳邊突然響起甜美清澈的嗓音,云杉詫異地抬了抬頭。他愣住了,眼前這位同學清新脫俗,一條烏黑的馬尾辮繞過右肩搭在左肩,兩邊深深的酒窩鑲嵌在臉頰,撲閃的雙眼明眸善睞,柳眉彎月細長,微微抿嘴一笑直教人心馳神往。與身后的另外幾位女同學相比,可謂是鶴立雞群。
“怎么了,不愿意借給我們?”看著云杉傻傻的眼神,秋筠不耐煩地輕喝了一聲。
“不不,我只是剛才有點心事,你拿去吧。”云杉飛紅了臉,快速地遞了過去,坐立不安地站在一旁,時不時偷瞥那姣好的面龐。
“同學你是?”云杉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
“蔡秋筠,霖雨一中六班的學生。你呢?”秋筠爽朗大方地回答道。
“夏云杉,是樂神中學二班的學生,很高興認識你。”云杉靦腆地介紹自己。
看著夏云杉不自然的舉止,秋筠也仔細地打量了這位素未謀面的男同學。身材瘦削,面色略黃,衣著樸素,眉宇之間也不失英俊之姿,心里油然而生了幾分好感。
“嗯,謝謝你的水,以后如果有機會來我們學校,可以聯系我們做向導喲。”秋筠初顯了自己的善意,將部分水倒入自己的空杯,快速遞還了云杉的水杯,答謝之后扭頭轉身走了。云杉想要挽留,無奈這僅僅是初次相遇,實在沒什么話語可談,只能怔怔地目送秋筠的背影離去,此刻只有一臉和滿心的不舍……
回校之后,云杉完全陷入相思之苦,他怎么也不明白,一次偶然的相逢能讓自己變得魂牽夢繞,揮之不去,秋筠儼然成了自己的夢中情人。次日,云杉怏怏不樂地返回到家里,剛進屋門就見云松倒騰著一個木盒子,盒子旁邊散落著一些金屬件,聚精會神地琢磨著什么。
“你在干什么呢?”云杉好奇地問道,“又在不務正業了?”
“瞧你說什么呢!”云松輕蔑地嘟噥,“我正在研究新設備,不懂別瞎說。”
“嚯,好大的口氣,給我瞧瞧。”云杉湊身向前,一探究竟。
原來木盒子四周裝著一些大電筒尾部的電池金屬接觸件,左三右三,四四方方,細細的幾排電線排列到底部,經過開孔的小槽通向外部,連接著一個黑色的開關,控制著整套電路的電流。正對著開關另一端又是一處開孔小槽,電線又從這頭鉆出去延展了好幾米,盡頭處居然跟一個沒有帽徽的警帽相聯。帽沿上方在去除帽徽的小鐵孔處固定著半截電筒燈頭。云杉看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納悶地對著云松喊道:“這是什么玩意呀?”
“新式野外抓蛤蟆設備,沒見過吧!”云松呵呵樂道。
“哦,是嗎?演示演示!”云杉焦急地催促。
“別著急,自然會告訴你奇妙之處。”說完,校準正負極后,迅速在木盒內裝入六支大號白象電池,“啪嗒”一聲打了開關,燈頭瞬間射出一道刺目的黃光映照在墻壁上,亮如白晝。
“哇,真不錯呀!”云杉感嘆道,“可這怎么能抓得住蛤蟆?”
“說你是書呆子,偏不信!晚上只要把燈光對著蛤蟆的眼睛,它立刻會眩暈不能動彈,只要用手撲上去就立馬能抓住了,就這么簡單。”云松簡略地描述了一番。
云杉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么個東西,心里暗暗稱奇,嘴上卻說:“你一天到晚不好好讀書,盡研究這些旁門左道。”
“哥,現在什么年代了,國家都開放這么多年了,光讀死書有什么用?我的夢想是好好學一門技術,將來開家店或者做些什么生意,不比書呆子強好多倍?”云松不屑一顧,輕描淡寫地回應了一句。
云杉若有所思,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出門而去。心里重回記掛著前幾天偶遇的女孩,希望機緣眷顧能再見她一面。皇天不負苦心人,幾個月后,兩所學校竟然奇跡般地組織聯誼觀賞影片。云杉得知是霖雨一中六班跟自己班對接以后,心里激動不已,一夜未眠。清晨時分,兩所學校正式匯合來到影院。云杉到處尋找日思夜想之人,忽然隊伍中有人跟自己招手,定睛一瞧,原來真的是秋筠!!不會吧,難道是自己看花了眼,云杉有點懷疑自己的視力。沒錯,是她,果然是她,朱唇皓齒,音容笑貌。三步并作兩步,云杉飛奔了過去。
“太巧了,又碰到你了,真是太高興了!”他佯裝鎮定,笑嘻嘻地說。
“嗯,是不是在找座位?”秋筠關心地問道,“這里正好有個空位呢,過來坐吧。”
“好的,謝謝了!”云杉高興地心花怒放,隨即坐了過去。
整場電影下來,云杉沒有記住片刻的情節,心里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只是一廂情愿地在琢磨,為什么她會留我坐在她旁邊?篤定是她對我有好感,所以才會這樣。這該多好,我是男孩應該主動追求她,不能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心里一直興奮不已,真誠希望這幸福的時光永遠循環,不要流逝。原來,青春期的少年連單相思都會覺得韻味無窮,這可是人成熟以后再不復存的體驗。
世間無不散的宴席,散場之后,秋筠打了聲招呼,沒有多想,就抽身離開了。云杉還是沒敢開口,氣喘吁吁地爬上了三層教學樓,孑然佇立在黃昏的夕陽晚風中,僅僅也只是為了能夠多看一眼秋筠騎行單車遠去的背影……
在多次鼓足勇氣下,云杉終于書寫并送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封情書,據情據理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情真意切,言之不盡,柔情萬千。秋筠收到來信,甚是驚詫,自己完全無心的舉動怎么會惹了這一出?回想與云杉交談的一幕幕,心里也頓生幾分甜蜜之意,不覺抿嘴一笑,走到窗戶邊透過明亮的玻璃,望了望窗外綠綠的桔樹,欣然提筆回復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收到來信之后,云杉激動萬分,難以抑制內心的驚濤駭浪。他尋了處僻靜之地,深吸了口氣,略抖著手拆了封。信中婉轉地告訴云杉自己只是出于對認識同學的幫助,才會讓座給他,換作任何同學都會出手相助,不要做非分之念。切莫誤會并規勸他集中精力學習,不要辜負大好的青春年華。讀完之后,云杉很是失望并大不以為然,覺得這只是推拒自己的勉強大道理,難以信服。后經同學多方了解到秋筠的家庭背景,云杉感悟對比到自己和秋筠家庭懸殊的門第落差,自卑地認定門不當戶不對,只好將萌生的美好情愫按捺心底,不敢再度提起……
是的,農村和城里的孩子們自小在不同的環境里長大,豐衣足食的城市孩子無法理解和體會農村生活的艱難。貧困是農村孩子揮之不去的恐懼和噩夢,是一切自卑的初始來源,他們并不是沒有自信,是不敢和懷疑能否自信。自從踏進城市的第一步,哪怕是個小縣城,他們也會跟城市人劃定一條清晰的界線,印記和符號刻入靈魂,有個聲音一直在心底告訴自己,“他們是城里人,我們是農村人,我們無法和他們相比。”無形中,把城里人劃入了更高的等級。當然,這也是他們成長后,迫切和發瘋般努力的強大動力,借此來徹底擺脫這無法改變的出生!
夜晚,萬籟俱靜,云杉獨自一人出門仰望繁星點點,年輕的心靈飽含多愁善感,一切的一切正完全應景了那首憂傷詠嘆愛情的歌詞:
“一廂情愿的不舍,
轉身別過
此情奈何
太多繁花
謝了難舍
一廂情愿的不舍
轉身別過
此情奈何
瀟瀟煙波尋他落
點點星辰夢里娥
戀上沉吟羞澀
一蓑煙雨向情撤
幻念終帶著不舍
江淚沉吟側畔千帆過
曲終罷了似葉蕭瑟你和我”
摘自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插曲張磊【一廂情愿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