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在林如海臥室,談論作文經義的時候,烏汝謙曾提及:“聯保之事,陳兄亦不需著急,過兩日到瓜洲文會,到時揚州各縣同考畢至,到時未必沒有愿意和我們一同的。”
又說起陳致不能同去,語中遺憾不已。
林如海此時問起,陳致便回答道:“老師病重在榻,我實在沒這個精力。不過是一次文會而已,這江南這么多州縣,每年文會多如牛毛,少參加一次也不打緊。”
何況,他看林如海如今臉色已經愈發顯示出頹色,雖然看起來精神尚佳,但唇色已經略顯灰白,顯然已經快是油盡燈枯的樣子。
等他鄉試結束,就要進京城準備省試、會試。
林黛玉也要去神京賈府。
大家的時間都已經不多了,有些事情總要先解決了,才好輕裝上陣。
文會什么的,實在沒有時間去。
“我聽烏秀才說,此次瓜洲文會,主持操辦的是顧龍山?“林如海問道。
陳致好像上次聽烏汝謙說過,只是沒有在意:“似是如此。”
林如海道:“如此不去可惜。顧龍山乃中正剛直之臣,又是江南大儒。自太上皇朝時被貶就隱居龍山教書,江南人人敬重,不見可惜。”
陳致笑道:“無妨,總有機會相見。”
話如此說,心里卻不覺得可惜。
林如海和烏汝謙所說的,乃是隱居揚州龍山建書院的江南儒宗大師,顧元啟。因為書院建在龍山,因此名為龍山書院,時人以“龍山先生”號尊稱,或稱顧龍山。久而久之,便是顧元啟也自號“龍山先生”了。
林如海有探花之名,乃是科舉一甲進士,在江南是頗有盛名的科舉名人。但在顧元啟跟前也要稍遜一籌。
因為顧元啟乃是太上皇還沒有登基之前,就中了狀元的大儒。而后歷任益州通判、登州知府、南京戶部侍郎,到太上皇登極的時候,已經做到左僉都御史。
只是太上皇登極后,顧元啟因直言進諫,惹怒了太上皇,尋了個罪名貶官回家。
如果只是如此,還不能成就其盛名。
太上皇建德十一年,因北虜進犯,登州告急,威脅京師。因顧元啟做過登州知府,知曉登州和北虜情況,又被朝廷啟用復職任登州防衛大使。
此役北虜未取勝退走,太上皇便對外宣布大勝。顧元啟因功升任兵部右侍郎。
然后,三個月后,顧元啟又因直言進諫,被貶回揚州。
此次太上皇大怒,曾道“永不敘用”,還曾親自將顧元啟的名字刻在太和殿的柱子上,以示決心。
只是如此,反倒成就了顧元啟的名聲,自神京至揚州,一路上每州每縣,都有讀書人前來拜見,到揚州時更是萬人空巷,齊迎入境,成了江南讀書人心中的偶像。
林如海出身蘇州,還未中探花前便知其盛名,亦是久仰之。
只是顧元啟回揚州后反倒低調行事,每日只在龍山書院教書。即便如此,拜見者依舊絡繹不絕。
似如今這般出任文會主持之事,倒也不常見,所以林如海依舊覺得機會可惜。
只是陳致來此世界才一年多不到兩年,實在很難對這位江南讀書人的偶像產生什么敬仰之情。
因為……完全不熟悉啊。
……
……
次日,估計自己定制的東西應該差不多做好了,陳致練完五千大字,只寫了一篇八股時文,便向林如海請假外出。
到了鐵匠鋪,果然見自己定制的四口大鍋已經打好,疊成一摞放在鐵匠鋪院子西南角。忙付了尾款,叫鐵匠鋪將鐵鍋今日送到巡鹽御史府上。
倒不擔心鐵匠鋪收了錢就不做事,這個時代做生意多靠聲譽,尤其是這種以自己技藝為本錢的店鋪,尤其重視這些。
又往雜貨鋪去。
雜貨鋪掌柜遠遠看見他,便道:“公子前幾日要的,將石灰塊放在水中制作成石灰粉的單子已經完成,在下正想上門通知,可巧今日就見到公子了。”
陳致喜不自勝:這氫氧化鈣有了。
他一邊檢查著石灰粉,一邊思考:還需要碳酸鈣吧……這玩意好像到要到近現代才有工業大量制造的能力。
不過用草木灰好像可以提取少量的碳酸鈣。
想到這里,他問道:“其他的東西也好了嗎?”
雜貨鋪掌柜忙道:“也備好了。”心里卻好奇,陳致在鋪子里先后訂了大量的雜七雜八的東西,甚至連稻草都訂了好幾車,也不知道這看起來頗有讀書人氣質的公子要這些東西做什么。
只是他到底是做慣生意的,知道客人沒提的事情,多問引人厭惡,也不再多言。
這便齊活了。
陳致心中高興,也付了尾款,叫人今日送到林府。
又盤算著什么,向掌柜告辭走了。
陳致剛走,掌柜正撥弄算盤記賬,就走進來一個灰袍小廝模樣的人,還沒有等掌柜臉笑開,就肅聲道:“掌柜的,剛剛那個讀書人可是在你這里買了些東西?”
掌柜奇怪,但還是道:“那位公子是在小店定了些雜貨。”
灰袍小廝急切問道:“都有些什么?”
“這……”
掌柜有些遲疑,灰袍小廝從袖內取出一小錠銀子,拋到掌柜跟前。
掌柜拿起掂了掂,心中一喜:起碼五兩。
忙將銀子收到懷里,道:“那位公子在我這里定了些石灰,還有面粉、飴糖、紗布……林林總總十多樣兒呢。哦,對了,還定了幾大車干稻草。“
他一邊說,灰袍小廝拿出紙筆,一字不落地寫下,又叫掌柜確認:“可有遺漏?”
掌柜看了三遍,才道:“并無遺漏。”
灰袍小廝將墨汁吹干,才小心翼翼地收到懷里,然后道:“剛剛那位公子訂的東西,也給我備一份,送到城外掩翠苑。”又付了定錢,轉回身,尋了陳致離開的方向,緊緊追了上去。
直到陳致到了藥房,才悄悄走到藥房對面的面攤上點了一份陽春面,也不吃,坐在面攤上盯著藥房門口。
等陳致走出藥房,他才走進藥房……
陳致當然不知道自己后面跟了個尾巴,把要買的東西都買好了,才準備回巡鹽御史府。正走在路上,忽見有人喊:“陳兄且慢行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