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閣禮畢,李世民讓房玄齡擬定詔書,登上明日的大唐報刊,昭告天下。
匆匆趕往立政殿,李承乾也緊隨其后。
事到如今,該做的,不該做的,他們都已經做了,剩下只能靠通天教主。
通天出手說明走到佛教的對立面,畢竟天地圣人,觀音肯定也不敢輕舉妄動。
雙方要經歷對立,扯皮,最后才會撕破臉皮,此時他們也能迎來寶貴的發展時間。
李世民也深知這一點,所以當務之急要先冊封觀音婢,并輔助她走上修煉一道。
以免地府強行勾魂,以此來脅迫。
立政殿的寢宮,長孫皇后臉色蒼白,閉著眼安詳躺在榻上,四十歲不到的年紀,頭發花白,呼吸微弱,好似將行就木。
聽到宮女請安的動靜,長孫皇后睜開眼眸,露出笑容:“陛下,太子你們來了。”
“觀音婢,不用起來,你躺著就好。”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李承乾也沒有半點猶豫,連同床榻一起進入瀛洲秘境。
“這是哪?”
長孫皇后愕然,一瞬間,周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里,氣疾的病狀得以緩解,呼吸也順暢了許多。
李世民神秘一笑,獻寶般拿出皇庭策,對長孫皇后進行冊封,位居中宮,統率六宮,母儀天下。
長孫皇后享有國運加身,靈氣淬體,只是這個過程持續的比任何人都要久。
只見長孫皇后被霧氣包裹,饒是向來沉著冷靜的李世民,臉上也流露出一絲慌張。
兩人自幼相識,少年夫妻,成親至今已有26年,不止是伉儷情深,長孫皇后還是他的賢內助。
當初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憑借傲然的軍功,贏得了權力收獲了民心,也招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排擠。
戰場上明槍易躲,朝堂上暗箭難防,面對李建成和李元吉,四處征戰的李世民無暇顧及,長孫皇后站了出來。
為了打消李淵的疑心,她時常進宮替李世民盡孝道,為了避免后宮嬪妃再進讒言,她便主動與她們搞好關系。
看到兒媳如此恭敬孝順,李淵對李世民的猜忌也少了幾分。
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未放過李世民,反而屢屢痛下殺手,最終逼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大戰之前,長孫皇后更是親自來到陣前鼓舞士兵,全力支持丈夫放手一搏。
李承乾也緊張,但他能感覺到母親的心臟跳動,不像剛剛虛弱,越發的強勁有力。
不多時,迷霧散盡,長孫皇后顯露,從來沒有一刻感覺,呼吸竟然會這么通暢。
不需要別人攙扶,她也能獨自起身,看著自己的手掌,仿佛少女般細膩有光澤。
忍不住又摸著自己的臉頰,滿臉不可置信:“陛下,臣妾不是在做夢吧。”
“不是做夢,不是做夢。”
李世民差點喜極而泣,似乎也是第一次知曉,冊封還具有返老還童的威能。
臉上的歲月痕跡被撫平,花白的發絲也變得烏黑亮麗,整個人仿佛年輕十幾歲。
其實冊封一直都有這種功效,只是之前李世民冊封,都是五大三粗的男性。
一個個要么滿臉橫肉,要么蓄著胡須,只是感覺氣色變好,并沒有太留心關注。
畢竟都是男的,又不是靠著臉蛋吃飯,誰有空去在乎他們是不是變得好看了。
“恭喜母后,返老還童青春永駐。”
李承乾臉上也露出笑容,一瞬間,來自佛道兩教給予的壓力消失不見。
這里是西游世界,上有天庭,下有地府,滿天神佛,那又如何?
只要活著就有翻盤的希望。
長孫皇后疑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知無不言,全盤脫出,這輩子能讓他真正信賴的人,只有長孫皇后,趁著今天點數還沒用來抽獎,直接傳授四部法決。
李承乾也制作一塊秘境令牌,方便長孫皇后隨時進出瀛洲秘境修煉。
父子倆一句句講述,長孫皇后明白前因后果,蹙眉輕斥:“高明,你太沖動了。”
她也贊成李世民的做法,最好把李承乾隱藏起來,作為大唐最后的底牌。
他們需要留有一定的后手,以免佛道兩教撕破臉皮,直接痛下殺手。
李承乾能跟天皇溝通,又是圣人之徒,他現在最需要就是發展的時間。
李承乾感受來自母親的關懷,訕訕笑道:“他們應該還不知道,以后有機會。”
“從今往后,滿天神佛的事情,你就少摻和,專心修煉,發展自己的勢力。”
長孫皇后又看向李世民,詢問意見:“陛下,您意下如何?”
自從皇后康復,李世民的臉上就一直掛著笑容,笑呵呵說道:“我沒意見。”
自從貞觀九年開始,長孫皇后的身體一直很不好,有很多事情也不敢跟她說,生怕她過于操心影響身體。
李世民只是個凡人,縱使子女成群,連個可以傾訴的對象都沒有,不可謂不悲哀。
如今觀音婢大病痊愈,以后又可以幫他處理子女,嬪妃這些生活中的瑣事。
長孫皇后問:“祈福法會還在舉辦嗎?”
李承乾答道:“是的。”
“金山寺那和尚是什么態度?”
長孫皇后又忍不住瞪了這對父子,果然是父子,這種餿主意都能想出來。
高陽的母親很早就病逝,高陽算是她從小帶著長大,兩人感情非常深厚。
“高陽喜歡和尚,玄奘也喜歡高陽,所以我計劃法會結束,讓他們私奔。”
“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沒有別的辦法。”
和尚的元陽關乎取經能否順利進行,只要一天不破,李承乾就一天也不能放心。
和尚可以貪財,可以好色,可以用下作的手段,但代言人必須是遵守佛規的好人。
祛道興僧是一盤大棋,和尚是最重要的一顆棋子,他出問題,整盤棋都沒得下。
“高陽那邊,我待會找她聊聊。”
長孫皇后突然又看著李承乾:“太子妃是不是有難言之隱,亦或者是你?”
李承乾疑惑:“母后,怎么會這么問?”
長孫皇后皺著眉頭詢問:“那你們完婚四年,為什么至今沒有動靜?”
之前她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平日李承乾也很忙碌,此事就一拖再拖。
如今大病痊愈,也有精力重掌后宮,東宮的妻妾子嗣也在她的管理范圍之內。
李承乾尷尬一笑:“都沒有,母后,當初孫思邈不是說過嗎,女子年紀太小不適合生育,以后我們會多努力的。”
成親四年,至今沒有一兒半女,也就是他功績斐然,還有孫思邈從旁的助力,不然早就被禮部彈劾到退位。
古代王朝的子嗣很重要,特別李承乾是作為皇儲,更需要子嗣,子嗣甚至比太子的能力還要重要千百倍。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李泰才敢一直挑釁他,對東宮之位還抱有一絲絲的幻想。
長孫皇后瞪了一眼:“最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