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混沌未分天地亂……”
李承乾講起西游記的內容,李世民起初還不在意,品一品香茗,再一捻干果。
聽得入迷,漸漸學起李承乾盤腿而坐。
當李世民聽到,孫行者在方寸山拜師須菩提,苦練神通,鎮壓四方,大鬧地府。
眼前一亮,心生向往,年紀越大,處理政事越力不從心,他也渴望尋得長生之法,與天地同壽。
光怪陸離的世界,那只肆意妄為,縱橫天地的猴子,給他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李承乾露出神秘的笑容,繼續講起原文第四回跟第五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亂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這猴子,太不懂事了。”
李世民皺著眉頭,神色溫怒,對行者的好感度直線下降。
他是大唐的皇帝,自從玉皇大帝出現,自動代入玉皇大帝的視角。
官職大小,皇帝可以給,但別人不能主動索要,孫行者不給面子,挑三揀四,是應該好好教訓這只山野猴子。
“父皇,您能不能別插話,讓安安心心我把故事講完好不好?”
李承乾苦笑,面露無奈。
袁天罡估計也拖不了多久,李世民在旁一直打岔,讓他什么時候才能講到正題。
“猴子打贏了沒有?”
李世民不滿,眼睛一瞪,對于故事的后續實在好奇,暫時原諒李承乾的冒失。
“且聽我慢慢道來。”
李承乾講起第六第七回的故事。
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他也配稱帝?”
李世民勃然大怒,天庭無人可擋,玉帝又這么慫,竟然還要請他人幫忙。
這種感覺,或許只有那些《神雕俠侶》的讀者,看到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污,只有他們才能感同身受。
或許對李世民來說更為嚴重,因為他是為了皇位,可以殺兄囚父的人。
如果皇位只是傀儡,他何必干出那種大逆不道,乃至歲月史書都無法更改的事實。
這次李承乾沒有責怪李二的打斷,輕聲道:“據昨夜夢中那老翁言,玉帝真豪杰,此計為驅虎吞狼之策。”
西游這出大戲是三方勢力的博弈,佛、道、天庭,最終是佛家笑到最后,天庭其次,道教一敗涂地。
他們李氏皇族成為盤中棋,讓李世民早早知曉三方勢力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壞事。
李承乾繼續說:“萬物有因果,無論是天庭或是玉帝,都是道教扶持起來的,玉帝不甘為道教傀儡,借由猴子大鬧天宮,清除道教的部份勢力。”
李世民眉頭緊鎖,語氣加重:“太子,那老翁到底是誰?”
聽出這篇故事的不尋常,但卻始終抓不到最重要的脈絡。
夢中老翁的說辭,他半點都不信。
“父皇,故事最后還有五章回,可否再給兒臣一點時間?”
李承乾收起盤腿之勢,脊梁筆挺,跪坐榻上,神情嚴肅。
從第八回開始,才是重頭戲。
因為故事從滿天神佛來到人間,來到位于南瞻部洲的大唐王朝。
李世民神色如常,臉上卻收起了輕視之心:“講。”
“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李世民臉色不是很好看,因為他出現在第九回末,李承乾還直呼其名。
特別是神課先生袁守城,他好像聽李君羨說起過,長安的西門大街似乎有這個人,當時被他當成坊間趣聞所忽略。
魏征那老家伙,竟然有本事上天斬龍,李世民本來覺得故事可能是真的,但現在又感覺是假的。
如果魏征有這種通天本事,當年在玄武門死的人,就不是李建成跟李元吉,而是他李世民,以及身邊的文臣武將。
要知道,魏征當初可是一直在慫恿李建成先下手為強,將他們除之而后快,奈何李建成猶豫不決,也給李世民一線生機。
李承乾偷偷觀察李世民的反應,西游記第九回末章的故事,只能算是開胃小菜。
這個時候,起碼大唐皇帝的逼格還在,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入夢自稱業龍,痛哭流涕跪求真龍救命。
等到第十回,跟第十一回,李世民的帝王之風蕩然無存,變成一個被神佛嚇破膽,任人擺布的棋子。
魏征斬龍,他確實沒有那個本事,只是忽然就靈魂出竅,被神佛拉上天庭執行斬龍任務,目的就是為了讓李世民入局。
也是標準補鍋法,先給麻煩,再提出解決辦法,李世民沒有拜佛的訴求,那就強行創造訴求,讓大唐成為佛教擁躉。
那些所謂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格形象,只不過是神佛愚弄世人的手段,他們也只是骯臟奸險的官僚做派。
有編制就是神仙,沒有編制就是妖魔。
后續觀音禪廟的金池,大佬的坐騎、童子,都在闡述這一觀點。
“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還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蕭瑀正空門……”
李承乾只想快點把李氏皇族的故事講完,卻沒注意到李世民的臉色變化。
“太子!是誰驅使你的!”
李世民赤目圓睜,好似食人猛獸,桌上棋盤、茶具,干果全部被一掃而空。
精美的餐盤落地四分五裂,宮門外李君羨聽聞動靜,慌忙大喊:“陛下,陛下!”
“無事,勿進!”
李世民臉色陰沉,他經歷過隋末戰亂,深知謠言的可怖。
故事實在神異,如果傳到民間,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形象,恐會毀于一旦。
他,登基十三載,自從貞觀四年一雪渭水之恥,國力日漸強盛,百姓安居樂業,哪點像那故事中軟弱無能的大唐君王。
還有那佛主,竟然敢說他們大唐王朝是貪淫樂禍之地,更是對他功績的否定。
“父皇,勿惱,兒臣也不信。”
李承乾躬身作揖,臉上驚恐表現恰到好處:“但今日在西門大街,兒臣見到那白衣秀士與神課先生,兩人之言如書中所述。”
李世民瞪眼,神色驚恐:“此事當真?”
“當真,神課先生袁守城還被兒臣請回東宮,如今袁天監正在作伴。”
“袁天監?”
“袁天罡,他們是叔侄。”
“這是預言?”
“是!”
李世民仔細觀察著太子的反應,李承乾神色肅穆,沒有半點說笑的模樣。
李承乾不會編這個謊,也沒有理由編出這個謊言,明晚龍王入夢就可以判斷真假。
李世民眉頭緊鎖,如果任由故事繼續發展下去,他不僅會被勾魂地府走一遭,還會被神佛威逼,成為一個昏庸無道的皇帝。
想起那位老翁,李世民問:“高明,那老翁到底是誰?”
“老翁自稱天皇伏羲,我們人族的三圣之首,算出人族會遭此大劫,特來相助。”
李承乾來時想了很多,系統不可明說,但需要給李世民一個可以抗爭的信念。
《封神演義》的火云洞三圣,他們是人族的圣人,也有幫助的理由。
別看李世民現在一副怒不可遏,如果真到地府走一遭,大概也會變書中所述。
沒有半點依仗,沒有逆風翻盤的希望,生死都在別人一念之間。
聰明人,只會老實變成佛教的擁躉,好好享受剩下幾年的榮華富貴。
說不定還會學習李淵,大興佛教,死后還能在地府謀個好差事。
如果有點依仗,有反抗的希望。
李世民是絕對不會屈服,因為他是唐太宗,文治武功千古無二的帝王。
李世民疑惑:“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火云洞三圣?”
“聽那老翁說……”
李承乾從西游記跳到封神演義,順便摻雜點網絡小說的洪荒見聞。
滿天神佛,視他們人族為螻蟻,但他們是天地主角,擁有神佛都渴望的信仰,如果人族全信佛教,三圣實力恐會遭重。
天生圣人只有六位,人族三圣雖同樣貴為圣人,但卻為天地所不容,只能躲在火云洞避劫,避免以身殉道。
李世民眼睛泛光:“當真?”
心中忽有激情,仿佛回到少年時,與人斗其樂無窮,與神佛斗更是其樂無窮。
人族雖然勢弱,連當棋子的資格都沒有,但他們卻也是這盤天地大棋的棋盤。
“當真!”
李承乾硬著頭皮點頭,同時也隱晦提醒李世民別太飄,他們現在還是可以隨意被人捏死的小螞蟻。
“這道理,朕懂的時候,你還沒出生。”
李世民眼神不善,又問:“高明,伏羲天皇為何會找到你,而不是朕。”
李承乾想了想,苦笑搖頭:“不知,或許是兒臣出生時,九龍環繞,紫氣東來?”
“屁,你出生時是什么樣子,朕難道會不知道?”
李世民瞪了一眼,沉吟片刻,也沒有再問,輕聲說:“如果有法子,先救觀音婢。”
長孫皇后是他的一生摯愛,可是從小就體弱多病,雖然聽信太子讒言,夫妻二人在貞觀四年之后,極少同房,也不再生育。
但這個辦法只能治標,不治本,長孫皇后的身子骨一直很虛,天氣轉涼易病,還伴隨著氣疾,一種無藥可醫的疾病。
今年的入秋時分,她又病倒了,多次在鬼門關徘徊,雖然被孫思邈救回來,但至今也臥床不起一月有余。
得知世間有神佛,李世民驚恐之余,也感到欣喜,他的皇后終于有救了。
…………
萌新作者,新人新書。
希望讀者大佬,能多支持支持!
以后每天下午五點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