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這是許耕耘,林場的新員工,養(yǎng)雞種樹施肥啥的啥都干,有活找他就行。”
走到商店,剛好遇到生根肥用完,回來拿生根肥的陳爸,陳沐順口介紹道。
“許耕耘,這是我爸。”
陳爸一聽,再一看許耕耘高高壯壯的身材,滿意點頭:“呦,小伙子這身材一看就是種樹的好苗子,就是高了點,容易費腰。”
然后奪過他手上的鋤頭,直接靠在墻邊:“種什么樹!走,跟我搬肥料扦插苗去!”然后就拽著人回了儲藏室。
陳沐撇撇嘴。
行吧!
那就他自己一個人來。
拿起鋤頭就要走,但是剛走沒兩步,他就又折返了回來,將懷里抱著的種子放到桶里,順手拎起桶就朝沙地那邊走去。
他要去種蒙古扁桃。
現在還是夏天,氣溫高,花棒雖然是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沒多高,喜歡生長在土壤疏松,透氣,排水性好的地方,大多數地方都適合種植,但是它對種植溫度卻有一定要求。
種植時,最好是選擇在室外溫度15度的時候種植,低于這個溫度,種子沒有辦法正常生長,高于這個溫度,土壤溫度也會對應的提高,會對種子造成灼傷,影響種子的生長。
雖然有生機值,可以大規(guī)模的提升花棒的成活率,但為了不引人注目,還是乖乖等到秋天的時候吧。
陳沐先是給水桶接滿水,然后把蒙古扁桃的種子放進去進行浸泡催芽。
至于給種子消毒,將種子浸泡在0.5%高錳酸鉀或者是1%的多菌靈這一步因為陳爸沒單獨買這兩樣,所以只能放棄。
拎著水桶和鋤頭,陳沐來到了自己選定的蒙古扁桃的種植地——一片貧瘠的沙地。
蒙古扁桃喜溫暖,討厭積水,沙地土壤密度大,透水性強,非常適合它的種植習性。
把水桶放下,朝掌心里各吐了口唾沫,以減少掌心和鋤頭把的摩擦,然后一下一下的揮舞起鋤頭,開始耙地。
因為蒙古扁桃扦插育苗的低成活率,成活率只有5%—8%,加上種植前為了促進側根發(fā)育,需要進行斷根處理,步驟太過麻煩,所以大多數林業(yè)公司都只會選擇售賣蒙古扁桃的種子或者是果核,很少售賣樹苗。
蒙古扁桃種子的發(fā)芽率和成活率的關鍵點在于——整地保墑。
正常的最好是提前一年把地整好,并進行二犁壓青,但是現在有了生機值這個外掛,這一步就再次省略,光整整地得了。
整地整了沒多久,錢偉就拎著鋤頭過來開始幫忙。
不過因為缺了指節(jié),用鐵鍬挖坑這種大多是借助身體和腳上力的工作還好,但是對于這種需要掄出去,借助部分慣性起土的事就有些不大能勝任了。
“錢叔,這里我一個人來就行。”
出現幾次沒握穩(wěn),鋤頭差點脫手的錢偉也不堅持。
他杵著鋤頭,看著水桶里泡著的種子和這片地,有看到陳沐整完地后會習慣性的在距離2米*3米的地方鋤出一個坑后,想了想,轉身離開了。
陳沐也沒在意,繼續(xù)整著地。
幾分鐘后,錢偉一手提著一個裝滿水的水桶走了回來,水桶里還放著水瓢。
然后他撈起種子,隨心抓了一些,就要放進坑里。
剛要放進去,他的動作突然頓住,不確定的問道:“店長,這里的每個坑里放幾粒樹種?”
“五六粒就行,先澆水再放種,放好后記得把土壓實。”
“哦哦。”
聞言,錢偉立馬補上了一瓢水,然后趁著水滲完之前,手腳麻利的放種掩土。
之后兩人配合默契,直到把半斤種子全部種下后才收工。
看了眼時間,已經是八點多了,種樹種的忘了時間的陳沐有些不好意思。
“錢叔,要不今晚你就別走了,明天白天再回去好好休息一天。”
“不了,家里人還在等著吃飯呢。”錢偉搖頭拒絕。
陳沐想了想,說道:“這樣吧,錢叔,今天你下班晚了一個多小時,明天你來上班時,可以晚到一個半小時,九點半到就行。”
“那就謝謝店長了!”
又簡單說了幾句后,陳沐借口說要再整整地,所以錢偉就一個人拎著水桶離開了。
十幾分鐘后。
確保周圍沒人看著這里后,陳沐才打開地圖,使用土地規(guī)劃功能將面前這一片地標記出來,然后注入六次生機值,用以增強這片地的土壤肥力。
做完這些后,他順手打開生機值一欄。
【當前生機值:337964】
“這么久都沒用生機值,居然才這么一點,真慢!”
看著這串數字,陳沐非常不滿意。
按這個進度走,積攢夠一百萬估計都得到九月底了。
“太慢了!”陳沐嘆氣。
然后調轉視角,看了看游客那邊在做什么。
因為這批游客下午到齊的時間比較晚,加上又把玩滑沙的時間拖長了一些,所以往常這會兒都開始吃魚了,但是這會,這批游客才剛剛開始釣魚。
想了想。
陳沐轉身回到商店,沖澡換身衣服后,又找了匹駱駝,晃悠晃悠的去了綠洲。
到的時候,就看到了五六名男游客正在跟著哈迪爾據理力爭。
“你們說的一人三桿魚,我才釣上了一條魚,怎么就能說我釣夠了呢!”
“你們的魚餌不行,魚根本不上鉤!”
“湖里為什么要養(yǎng)蝦,我要釣的是魚,為什么光是蝦上鉤!”
“知足吧,你還能釣上個蝦,我這還全是空桿!”
“那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合格的釣魚佬。”
“瞎扯,合格的釣魚佬是空軍不空桿,他這純純是過了新手獎勵期還沒續(xù)上費的釣魚佬。”
“話題扯遠了哈,現在說的是一人三桿魚,憑什么我就釣上了一條魚后就不讓我釣了!”
“對啊,我是釣起了三桿魚,但是取魚時魚自己又蹦到了湖里,四舍五入就是我一條魚都沒釣上來,所以憑什么不讓我釣了!”
周圍人聞言霎時一頓,紛紛用復雜的眼光看了過去。
“哥們兒,牛逼!”
“聰明啊!”
“我擦,兄弟,你這空子鉆的……”
“別說那么多,你們就說有毛病沒!”
“沒毛病!”
“那必須是沒毛病!”
“就是,這根本就是沒釣上來魚,憑什么說是滿竿了!”
被圍在中間,正要給西瓜魚扎牙簽封口的哈迪爾被吵的都快瘋了。
但他還是耐心解釋:“客人,我們說的一直都是一人三桿魚……”
可惜,因為他是維族的,說出的夏族語自帶腔調不說,說的還慢,根本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