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驚天之謀
書名: 呂布重生:開局再殺丁原作者名: 羊高馬大本章字數: 2131字更新時間: 2023-07-26 08:42:07
毫無技巧的沖撞。
呂布一馬當先,無人可擋。
躍馬沖陣,瞬間沖散皇甫嵩的親衛部隊。
這時,一千飛熊軍從側面殺出,給潰散的皇甫嵩親衛隊致命一擊。
兩面夾擊,皇甫嵩麾下最精銳的親衛隊迅速被殲滅,無一幸免。
董越大踏步沖到呂布跟前,行大禮:“末將董越,拜見將軍。”
呂布挑眉。
竟是董越?
李儒本事不小,竟然能說服這人。
這人可是董卓死忠。
武藝不弱。
是董卓陣中為數不多精通步戰之將,接受過正統軍事訓練,用兵有板有眼,比李傕郭汜那等野路子高明許多。
為人正派,極少縱兵行兇,相反多次向董卓進言要求西涼諸將約束軍紀,因此被西涼諸將疏遠。
最后死在牛輔手中?
也算一個人才。
上輩子就覺得這董越在西涼諸將中是僅次于徐榮、樊稠、張濟的人才。
現如今,竟在這里相遇。
還是在這種情形之下。
當真造化弄人。
這時,李儒也拍馬趕到:“多謝將軍救命之恩。”
呂布看看董越,再看看李儒。
放聲大笑。
笑聲極為暢快。
一日之間收下兩個人才,這一趟長安之行當真劃算。
李儒才智不下賈詡,而且更勤懇。
董越雖非名將,卻也比郝萌成廉之人更強,可獨領一軍甚至獨當一面,還很年輕,前途遠大。
賺了!
呂布再回頭望,身后除了三千狼騎外,還有兩千多步兵,正是鎮守右扶風的精銳良家子。
這批良家子來自三河之地,也就是洛陽周邊的河東、河內、河南三地。
黃巾之戰中,這批三河精卒戰功赫赫威名極盛,為皇甫嵩的不世之功奠定堅實基礎。
沒有這批三河精卒,皇甫嵩就不可能在一年內平定黃巾。
呂布望著這批三河精卒兩眼放光。
如果能拿下這三萬人,那該多好!
三萬三河精卒加六千并州狼騎,攻擊力冠絕天下。
甚至有機會在洛陽與二十萬西涼騎兵一較高下。
只是,這批三河精卒足有三萬人。
如何真正拿到這批精兵是個大難題。
呂布苦思冥想不得要領,扭頭看李儒,招招手:“文優,我遇一難題,幫我出謀劃策。”
李儒恭敬行禮:“將軍請吩咐,屬下定然竭盡所能。”
呂布指了指跟在身后的兩千三河精卒:“我欲收下這三萬三河精卒,可有妙計?”
李儒瞪大眼睛:“全部收下?”
“對,如此精兵,恰好無主,豈有不收之理?”
“三河精卒確是當世精銳,可三萬人馬人吃馬嚼消耗極大,將軍可有充足糧草?”
呂布輕笑一聲:“糧草不是問題,你只管想方設法幫我收服這批精銳。”
李儒深吸一口氣:“此事不難。”
“哦?”
“主公是陛下親封驃騎將軍兼并州牧,開府,儀同三司,又有滅匈奴誅國賊之功,名聲顯赫,如日中天,可光明正大直奔右扶風以朝廷之名接管三河精卒,絕對無人懷疑。”
呂布搖頭:“我要的不是暫時指揮權,而是徹底掌控權,我要把他們變成呂氏私軍。”
李儒聞言倍覺震驚。
呂布野心之大,當真驚人。
而且毫不掩飾,直言要將朝廷精兵收為呂氏私軍。
董卓活著時,也不敢這般囂張。
但,不得不承認,這般呂布更有魅力,雖無春風化雨之和氣,卻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之霸氣。
霸王!
霸王重生不過如此。
不,霸王項羽生前恐怕也無這般霸氣與野心。
項羽真有呂布三分之一殺伐果斷之霸氣,天下早歸楚矣。
李儒被自己的內心想法嚇了一跳。
竟然在不知不覺中拿呂布與項羽相比較。
卻又這兩人還真有幾分相似。
兩人均是當世虓虎,戰力無雙,用兵之道均有所長,且各有一支精銳私兵。
差別在于項羽出身貴族底蘊更足,身邊多有頂級武將與謀士,而呂布卻是黎民之身,以戰功起家,身邊英杰寥寥。
然而,呂布比項羽野心更強,手段更狠,謀略也隱隱略高一籌,更有梟雄之姿。
這般呂布,更值得追隨。
李儒想到這里,低聲道:“如此也簡單。”
“哦?”呂布挑眉。
簡單?
不是夸海口?
這可是三萬三河精卒,不是普通士兵。
這三萬三河精卒老家均在洛陽附近,且多是良家子,入伍之時均自帶兵器鎧甲與戰馬,是保衛國家意愿最強的一批士兵。
想把這樣一批精銳士卒變成他家私兵,難如登天。
可李儒卻說“也簡單”。
倒要瞧瞧有多簡單。
李儒深吸一口氣,神色平靜道:“主公可奪皇甫嵩虎符印信,以驃騎將軍職權與守衛洛陽之名,率三河精卒討伐郭汜李傕等西涼殘部,只需數場大勝便可盡收其心。”
呂布猛地瞪大眼睛,如狼似虎般盯住李儒。
李儒建議他攻擊李傕郭汜等西涼殘部?
當真出自本心?
還是另有謀劃?
李儒則面色一動不動,低眉順眼輕聲解釋:“將軍,某只是董卓女婿,若非這層關系,以某之才智,無論如何也不會輔助董卓以及西涼軍,現在,董卓已死,某與西涼軍便再無干系。”
呂布卻冷冷地問:“既是董卓女婿,何故直呼其名?”
“一則娶董氏女并非本心,畏懼董卓勢大而已。”
“二呢?”
“二恨董卓不遵儒之謀劃,一入洛陽便心性大變又縱容西涼軍四處劫掠,使儒一番心血毀于一旦。”
呂布這才釋然,更來了興致:“哦?你是如何為董卓謀劃的?”
李儒低聲道:“儒之謀劃有三,其一,只率精兵入洛陽,少則一萬,多則三萬,再留一兩萬人駐守長安,其余西涼驕兵悍將留守涼州,如此在內掌控朝政,在外陳兵十余萬,內外策應,不但足以震懾天下群雄,更能減輕糧草負擔,避免兵卒騷擾司隸百姓,奈何……”
呂布瞬間驚駭。
若董卓真遵此計,至少西涼軍名聲不會太糟,且內外呼應,威懾力大大提升,對朝廷掌控力更強。
李儒接著道:“其二便是緩行廢立之事,佯裝忠臣協助小皇帝處理朝政治理民生重整朝綱,如此便可借大漢威望提升董氏聲望,并緩緩積蓄力量,最好嫁孫女于小皇帝,如此一來,即便大事不成,也是竇氏那般頂級外戚,若董氏孫女成為皇后并誕下皇子,再扶皇子繼位,這天下與姓董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