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住的小院,就在王夫人院旁邊,與趙姨娘的院子比鄰而居。
趙姨娘對賈環這個親生兒子,像王夫人對賈寶玉一樣,著緊得很。
她現在能在榮國府,有現在半個主子的身份,靠的就是為賈政生下了賈探春、賈環姐弟。
由王夫人陪嫁升級為侍妾的周姨娘,因為沒有生養,現在在榮國府,就沒有趙姨娘體面。
賈政今日休沐,在寧國府議定回金陵祭祖的時候,回到榮國府,先在外書房,和清客下了兩盤棋,午飯是在趙姨娘房中吃的,吃飯的時候,把賈環要跟著賈珍一起回金陵祭祖的時候,給趙姨娘說了一聲。
趙姨娘乍一聞聽此事,心中起急。
賈環雖然已經開蒙兩年,從她房中搬出去也快兩年了,但是在她的心中,依然是一個小孩子。
才剛滿七周歲的賈環,也的的確確還是一個小孩子。
這么小的孩子,哪能經得住數千里的奔波?
但是,賈政已經定好的事情,趙姨娘沒有反對的余地,甚至連心事都不好表露出來。
賈政吃過午飯,在趙姨娘服侍下睡午覺。
等他睡熟,趙姨娘便把身邊的小丫頭小吉祥叫過來,讓她盯著賈環院子的動靜。
小吉祥很快傳回話來,“三爺在東府吃過午飯,才回來,現在正在屋里練字呢。”
趙姨娘聞言,立即就像過去,問一問賈環回金陵祭祖的事情,但是賈政在她的房中睡午覺,趙姨娘不敢離開,只能耐著性子,等賈政睡醒,服侍他洗漱了一番,等賈政去內書房夢坡齋看書,才急匆匆來到賈環院子。
不等賈環身邊的丫鬟通稟,趙姨娘徑自闖進賈環的屋子,看到賈環正趴在炕桌上,一筆一劃的練著毛筆字。
趙姨娘的將來,都寄托在賈環身上。
賈環開蒙之后,雖然沒有表現出什么進學的天賦,但是讀書的認真勁兒,還是有的。
他這個年紀,生活在榮國府這樣的世家大族、高深門第,連出門的自由都沒有,除了讀書學習,也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榮國府上下,都稱銜玉而生的賈寶玉,是天人轉世,文曲星下凡,將來肯定能考狀元。
賈寶玉雖然無心讀書,但是小小年紀,便已經體現出不俗的學習天賦,學文習字,速度都比賈環快得多。
趙姨娘心里憋著一口氣,心心念念,也想讓賈環也考個舉人進士,給她也爭爭光。
賈環如果是在做別的時候,趙姨娘都會不管不顧地打斷,看到他在練字,就不敢打擾了。
放輕腳步,走到炕邊,側身探頭,看賈環寫的字。
趙姨娘是榮國府家生子,榮國府從第二代,定下詩書傳家的大方略,不僅對家中子弟,要求五歲開蒙,去家塾讀書,也鼓勵家里年輕仆人認字。
賈母身邊的鴛鴦、琥珀,以及得她教導的襲人、如意、司棋、侍書、入畫等丫鬟,都是識字的。
趙姨娘當年,也在賈母院子里服侍過,得賈母教導,也認得一些字。
這一點,也是她能得賈政寵愛的原因之一。
王夫人的王家,對女兒的培養,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不要求她們識文斷字。
王夫人還好,勉強認識一些字。
她的內侄女,嫁給榮國府大房弟子賈璉的王熙鳳,卻是一個睜眼瞎,不識幾個大字。
王夫人的陪嫁周姨娘,自然也不識什么字。
賈政雖然不是科舉正道出身,但一直以文化人自居,喜歡的自然是紅袖添香那一套。
趙姨娘相貌出眾,有認識一些字,正好符合賈政的要求,才這么多年,一直得他寵愛。
不僅和她生養了賈探春、賈環這一對子女,這幾年,賈政每年的大半時間,都留宿在趙姨娘房中。
王夫人年老色衰,和賈政現在已經是相敬如賓。
周姨娘也只是偶爾分承雨露。
賈環五歲開蒙,但是從三歲起,就在趙姨娘的督促下,開始識字練筆,幾年的苦功下來,一手小楷,已經初顯模樣。
趙姨娘看得滿心歡喜。
賈環已經察覺到趙姨娘的到來,卻仍心無旁騖,認真寫完一頁紙,才停下筆。
趙姨娘連忙親自從他的手里,接過毛筆,放在筆架上,吩咐旁邊侍奉的如意,“快給你們爺把茶端過來,你們作為他的身邊人,怎么這么沒有眼力見兒?”
對趙姨娘的吹毛求疵,如意等人已經習以為常了,不用趙姨娘吩咐,就把準備好的溫茶,遞了過來。
趙姨娘親手接過去,作勢要喂賈環喝。
賈環連忙從她的手里結果茶盞,喝了兩口,放在炕桌上。
如意及時把殘茶撤了下去,準備新茶,給趙姨娘端來一杯。
趙姨娘接過茶盞,抿了一口,遞給旁邊侍奉的小吉祥。
賈環翻身,跪坐在趙姨娘身后,嬉皮笑臉地給她按著肩膀。
趙姨娘享受著賈環的殷勤,口中卻不容情,張嘴問道,“我聽老爺說,你要和東府的珍大爺一起回金陵祭祖?”
賈環回道,“是啊,還是我主動請纓的呢。”
趙姨娘一聽,抬手拍掉賈環的手,扭身過來,對他怒目而視,“你小小年紀,哪兒來的那么的孝心?回金陵祭祖,說著容易,來回卻要走幾千里路,哪是說笑的?”
賈環笑道,“娘,你放心,我們一路上都是坐船,不用走幾步路,回金陵之后,一切事宜,都有珍大哥操持,我只需要按照吩咐,給東府太老太爺,咱們府上的太老太爺,老太爺磕頭就是了,累不著人。
“我主動請纓,除了是為人子孫的孝心,也是想趁這個機會,出京走一走看一看,飽覽我大乾王朝的大好河山。”
趙姨娘抬手掐住賈環的耳朵,咬牙說道,“你別跟我唱這個高調,我這一輩子,可就指望著你呢,你要是有過三長兩短,我可怎么活?”
賈環一邊假裝叫痛,一邊笑著說道,“我這次回金陵,又不是自己一個人,除了珍大哥,老爺肯定也會給我安排人服侍的,你要是還不放心,就給老爺吹吹枕頭風,讓如意姐姐也陪我一起去。
“這么多人圍著我,能有什么事?娘請放一百個一千個心!”
賈環雖然言之鑿鑿,趙姨娘卻仍然放不下心,暗下主意,一定要請賈政,多給賈環安排幾個人,一路之上好好照顧他。
在賈政那里定好的事情,趙姨娘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從。
阻攔不了賈環回金陵祭祖,趙姨娘只能盡心盡力,為他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第二天,賈珍遞過話來,三日之后是黃道吉日,宜出行,他們定在這日出發。
賈環得了回金陵祭祖的差事,孝心可嘉,這幾日便被賈政特許,在府中準備,不用去家塾讀書了。
賈寶玉前幾日偶得風寒,在府中休養了幾日,今日身體康復,去家塾讀書的日程,得以恢復。
在家塾沒有看到賈環,賈寶玉心中疑惑,回來一問,聽說賈環要回金陵祭祖,賈寶玉也起了心思,在賈母面前嚷嚷,“我也要回金陵,去祭拜東府太老太爺,太老太爺和老太爺。”
賈母聞言,笑得合不攏嘴,“寶玉呀,你有這份孝心就夠了,回金陵可不是好玩的,來回幾千里路,你身子弱,不要逞這個強。”
賈寶玉嚷嚷道,“三弟怎么能回去,他還比我小一歲呢。”
賈母笑道,“環哥兒雖然比小一歲,但是從小就摸上爬下,東府西府亂竄,頑皮得跟個猴兒一樣,磕磕碰碰不知道多少次了,這些你都知道,只是在你們老爺面前才裝得乖覺,你不要和他比。”
賈環穿越福利沒有開啟之前,準備安心接受榮國府二房庶子的身份,老老實實過此一生。
不過,長到三四歲,能跑會跳之后,發現自己這個庶子,各方面的待遇,不比賈寶玉差多少。
因為不受賈母、賈政、王夫人重視,賈環身上的約束,相比起賈寶玉,也少了很多。
所以在那之后,便顯露出一些孩童本性,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才能經常溜到寧國府會芳園去,和尤氏混得熟稔。
王熙鳳嫁入榮國府,沒有和正經公婆賈赦邢夫人住在一起,反而住在二房賈政這邊,幫著王夫人料理榮國府內外事務。
賈環也靠著自己人小嘴甜,經常溜到王熙鳳院中,和王熙鳳也混得爛熟。
王熙鳳作為王夫人的內侄女加堂侄兒媳婦,在榮國府得王夫人庇佑,自然是站在王夫人這邊,心里有一根弦,一直提著——謹防賈環和賈寶玉競爭二房家業。
趙姨娘倒是流露出一些競爭的苗頭。
賈環卻表現得一直乖覺,在王夫人面前,一直畢恭畢敬,和賈寶玉這個同父異母的兄長,雖然共處的時間不多,但是關系也相處得不錯。
再加上賈環在家塾課業上,表現出來的天資,完全無法和賈寶玉相比。
雖然因為基因問題,在相貌上,比賈寶玉還略勝幾分,但是這一點優勢,不足以牽動王夫人心中的警戒線。
總而言之,賈環一直沒有顯露出能威脅到賈寶玉在榮國府地位的跡象,這也是他能在榮國府過得逍遙自在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