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正傳(全二冊)
- 馮爾康
- 1037字
- 2023-07-04 17:39:23
自序(一)
本書每個版本都有《自序》,在2014年版作了歸納,距今近十年了,新版也有要交代的話,于2013年《自序》內續寫亦可,何以另書序言?蓋因有涉及學人做人的根本性認知,如何對待學術風氣問題,進行專門交代,較為醒目,是以書此《自序(二)》。我要講的有四點,即:
(1)理直氣壯地、勇往直前地將獨立思考研究心得呈現給讀者。
(2)跳出五種生產方式模式,重新認識秦漢以降社會性質。
時至今日,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說仍為主流觀點,然而秦漢以降的社會哪里是封建社會?!學者馮天瑜著《“封建”考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力辟秦漢至明清封建社會論,提出“宗法地主專制社會”說。我非常佩服。我同樣不以封建社會說為然,撰文《秦漢以降古代中國“變異型宗法社會”述論——以兩漢、兩宋宗族建設為例》(《天津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認為“變異型宗法社會”是秦漢以降社會特征,實質是專制主義皇權社會。按照五種社會形態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理論,“變異型宗法社會”“宗法地主專制社會”均未明確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關系,都沒有直接交代生產方式,這種“理論”糾纏著我,現在的想法是從歷史實際出發,不管理論怎樣說,都認為中國中古、前近代社會是君主專制主義社會。有此見識,在先秦史之外,秦漢以降社會,不再使用“封建”概念,本書原來出現的有關觀念、詞匯一概刪去。
(3)為何有少量內容的增訂?
在原版電子文檔校正之先,設想保持原貌,只是改正“手民”之誤,但一投入,發現開卷的《自序》說到將雍正史分作五部分、十七章交代,而沒有雍正生平的概括;再看全書十七章,大多缺略導語,直接進入第一節敘事,讓讀者不明本章主旨及主要內容。我感到如此寫法對讀者閱覽不便,容易摸不著頭腦,為此在《自序》增訂概述雍正及其政治簡史,對各章寫出“內容摘要”式的文字。此外,我還對全書的章節標題進行修訂,以簡練明了的形式概括章節主要內容。
(4)為何不介紹、不回應雍正史研究新信息?
近十年來學術界產生了雍正史研究的新成果,如頗有見地的楊珍《康熙四十七年眾臣保舉皇太子釋疑》(《清史論叢》2015年第1期),如在朝鮮發現康熙遺詔。本書均應有所論及,然學界新論不令我根本改變觀點的,自家又無突破性認知,就不再添寫。即如雍正施行族正制,我于2011年發表《政府與民間互動的族正制及其史料解讀》(《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第3期),可是《雍正傳》對此敘述極其簡略,我亦不予補充,為的是不再擴展內容、增加篇幅,以免枝蔓叢生。
好了,新序就此止住。
著 者
2022年12月27日
新冠疫情肆虐之日,謹愿同胞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