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85.御駕親征
- 雄霸天下之三國曹髦新傳
- 石劍
- 3080字
- 2023-07-26 20:39:26
如此,則可驅(qū)逐司馬昭的兵馬。
此戰(zhàn),后果有三:
一是司馬昭獲勝,朕被廢掉,諸位愛卿遭司馬昭抄家滅族。
二是朕與司馬昭平分權(quán)勢,暫且共掌大魏天下,眾愛卿統(tǒng)兵數(shù)量增加,掌管州郡縣增加。
三是朕完全獲勝,徹底清除司馬氏,徹底收回皇權(quán),眾愛卿掌管天下兵馬,隨朕橫掃川蜀和東吳,一統(tǒng)天下,世代榮華。”
眾將頻頻點頭,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隨后,張傳出列,抱拳拱手,躬身說道:“請陛下放心,末將愿率部與司馬氏拼死一戰(zhàn),確保皇權(quán)穩(wěn)固,大魏中興。”
張新出列,抱拳拱手,躬身說道:“我等世受皇恩,決不與司馬氏同流合污。要么他死,要么我亡。”龐會出列,抱拳拱手,躬身說道:“陛下,末將四兄弟誓與司馬昭決一死戰(zhàn)。”
“與司馬昭決一死戰(zhàn)!”
“打垮司馬昭,中興大魏,一統(tǒng)天下。”
其余諸將紛紛出列,抱拳拱手,躬身發(fā)誓。
惡戰(zhàn)在即,眾將領(lǐng)反而精神大振,早盼此戰(zhàn)了。憋屈太久,壓抑太久。
他們現(xiàn)在就想與司馬昭大軍決戰(zhàn)。
……
羅靖最后出列,抱拳拱手,躬身說道:“陛下,臣觀此戰(zhàn),后果是二。
司馬氏久霸朝政,諸葛誕兵馬有限,錢糧有限。
川蜀和東吳也希望我們內(nèi)亂,他們便可趁機而入。
但是,我們必須內(nèi)亂一次,寧可丟城失地,也要把皇權(quán)收回來。
否則,坐觀司馬氏壯大,將來,我等只有束手待斃。
既然陛下每次預測這么精準,微臣以為,現(xiàn)在便可派人前往淮南,聯(lián)絡諸葛誕,授計予他。
另外,陛下如果御駕親征,張都督等五萬兵馬,切莫離開京都。
將來,在與諸葛誕的決戰(zhàn)中,即便司馬昭獲勝,司馬昭也是損兵折將,張都督便可封城,不準司馬昭的兵馬再進洛陽城。”
“賊道士好謀略!”
“羅道長真乃智多星也!”
“羅兄,看你賊眉鼠眼的,想不到你竟有此智慧!”
眾將點了點頭,紛紛向羅靖豎起了拇指。
曹髦笑道:“羅軍師好眼光,好!朕依卿之計。
現(xiàn)在,爾等速速回營吧,把成濟之前帶入宮中來行刺朕的三千甲士給朕護駕,統(tǒng)由典剛、龐氏兄弟統(tǒng)領(lǐng)。于晃負責鎮(zhèn)守皇宮,在朕御駕親征期間,嚴密巡查,以防萬一。好了,諸卿回去吧。”
“諾!”眾將下跪,伏地參拜,然后起身,轉(zhuǎn)身而去。
曹髦看看諸將離去漸遠,便又對呂揚說道:“呂兄,你現(xiàn)在把寶馬、方天畫戟、獸頭黃金甲藏于馬車之中,由典剛帶甲士護送你出城。
你出城后,遠離司馬昭的城外駐軍,然后你前往淮南,投奔諸葛誕去,替他也是替朕多殺司馬昭的將領(lǐng)。只要你把司馬昭的兵馬殺怕,朕就安全。
諸葛誕那邊,朕使者已至。
他們會以最隆重的禮節(jié)迎接你。
諸葛誕肯定會兵敗的,他兵敗之后,你可暫時投奔邊關(guān)秦朗。
陸豫老將軍即將帶兵進京勤王,邊關(guān)缺大將。
你到邊關(guān)之后,出任兵馬副都督,協(xié)助秦朗,鎮(zhèn)守邊關(guān)。
只要你和秦朗同心同德,邊關(guān)無事,朕就安然無憂。
等朕平定司馬氏,朕和令妹也會給你一個皇侄。
屆時,再下詔讓你回來,隨朕打川蜀,平東吳,中興大魏,一統(tǒng)天下。”
“諾!”呂揚和典剛欣喜若狂,大聲應令,躬身作揖,轉(zhuǎn)身而去。
但是,曹髦又塞給呂揚一個錦囊。
呂揚心頭一震,捏著錦囊而去。
他心里明白,曹髦嘴上所說,必與錦囊之計有些差異。
可能曹髦擔心后宮有司馬昭的斥候,會泄密,所以,有些重要的軍事舉措,寫入錦囊里。
他心里暗暗嘆服曹髦之精明。
如此精明之人,豈會敗給司馬昭?
呂揚更是信心大振,腳步更快,腳下生風。
……
曹髦隨即起身,前往太后寢宮,找回司馬燕,商議如何再施仁政事宜。
對于仁政,司馬燕甚感興趣。
她不用曹髦口述什么,她自己就擬草了些仁政綱要,交與曹髦過目。
曹髦一目十行,點頭稱贊。
此時,郭太后命人前來傳話,讓曹髦過去。
曹髦急往郭太后寢宮。
郭太后召見曹髦,理由很簡單,就是為曹髦立皇后之事,而且,要直接的為曹髦立皇后,并不從其現(xiàn)有的才人、貴人、昭儀、皇妃中選擇。
她選中的這個皇后,即是卞隆之女卞瑛,天下第一美人,也是之前曹髦對卞隆說過的。
曹髦心里也想。
他長大了,對這方面需求旺盛。
更何況卞瑛美如西施,麗如貂蟬。
但是,他也在審時度勢,為難地說:“母后,此事暫緩,可以嗎?因為諸葛誕這幾天要起兵反司馬昭。孩兒已經(jīng)收到斥候的消息,非常準確。”
郭太后驚駭?shù)胤磫枺骸爱斦妫靠桑墒牵迓∫恢睘槟懔糁呐畠海@個,這,這個卞瑛年紀也不小了。好像年方十六了吧?再遲些,她就是老姑娘了。唉!孩子,你看,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曹髦耐心勸說:“母后,沒辦法啊!
上次,毌丘儉起兵反司馬師,孩兒抓住機會,奪取了傅嘏的兵權(quán),又暗調(diào)陸豫老將軍之子陸淵率部入京,并暗中更換后宮甲士,所以,您我才能活到今天。
不然,現(xiàn)在的皇帝可是司馬昭啊!”
郭太后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說:“所以,這一次諸葛誕起兵反司馬昭,你想抓住機會,暗中和諸葛誕聯(lián)手,弄死司馬昭?徹底收回皇權(quán)。”
曹髦搖了搖頭說:“母后說對了一半。”
郭太后奇異地反問:“哦?另一半呢?”
曹髦分析說:“另一半就是,孩兒不會與諸葛誕聯(lián)手。因為諸葛誕不配。
此人剛愎自用,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又不聽朕勸。
若其當年與毌丘儉聯(lián)手,他與毌丘儉都不會落難。
但是,當年毌丘儉提出與其聯(lián)手時,他竟然背后捅刀子,向司馬師舉報毌丘儉,導致毌丘儉兵敗,一家慘死。可見,諸葛誕此人有多可惡。
毌丘儉是真心捍護我大魏的,更是捍護母后的。
當然,他捍護的皇帝是曹芳,并非孩兒。
但不管如何,毌丘儉捍護的是大魏皇權(quán),捍護的是曹魏天下。
不過,諸葛誕就不一樣了。
他私心重!他是謀權(quán)!若其趕走司馬氏,將來一樣會擁兵自重,一樣會專權(quán)。
他此次起兵反司馬昭,是借捍護大魏之名,來行奪權(quán)之實。
換言之,他是第二個司馬昭。”
郭太后認真聽曹髦分析,不時點頭,又笑問:“孩子,那你如何從這場戰(zhàn)事中謀利謀權(quán)?”
曹髦含笑說:“隔墻有耳!母后放心便是!孩兒定不會讓母后失望。
此戰(zhàn)之后,皇權(quán)徹底回收,以后母后高枕無憂。
屆時,母后再為孩兒立皇后,大辦婚禮,一切水到渠成。”
郭太后點了點頭說:“那好,你去吧。卞隆那邊,母后會跟他說。
他的女兒,只能嫁與我兒,絕不能嫁給他人。
否則,抄家滅族。”
她也霸氣了一回。
“諾!母后晚安!”
曹髦心里暗暗好笑,但是,孝敬有加,禮敬有加,下跪參拜,起身而去。
……
沒幾天功夫,諸葛誕果然在淮南起兵,發(fā)起勤王,公告天下,討伐司馬昭。
這日早朝,十分隆重,沒有文武臣子請假。
長樂公司馬孚也來了。
無須激烈爭論,掛帥之人就是司馬昭。
因為文武群臣絕大多數(shù)是司馬昭的人,絕不會讓司馬昭丟失兵權(quán)的。
對這一點,曹髦和司馬昭心里都非常清楚。
司馬昭更是信心滿滿。
曹髦也表態(tài),同意相國大人掛帥出征。
司馬昭又提出極狠的意見:“請陛下御駕親自,太后監(jiān)軍,督導大軍征討淮南。
如此,天下歸心,大振皇威,諸葛誕必敗無疑。”
頓時,滿朝文武肅靜,恐怕連一根銀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到。
無數(shù)朝臣都瞪大眼珠,凝神盯著曹髦。
此時,秦朗已去邊關(guān),秦秀不夠資格,王經(jīng)和陸淵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生怕遭到司馬昭兵馬的襲擊。其他朝臣不敢反駁司馬昭,生怕被屠。
司馬孚生怕曹髦又與司馬昭在朝堂上鬧起來。
他急急出列,微微側(cè)身對司馬昭說:“稟丞相,陛下年少,若是御駕親征,容易被諸葛誕派鐵騎沖陣,于陛下危險,于我軍不利。太后身子漸虛,若舟車勞頓,恐怕體力不支。為大魏穩(wěn)定計,老臣以為,陛下和太后皆留守京都為上策。”
曹髦贊許地點司馬孚點了點頭,心道:無論如何,司馬孚還是捍護朕。
至少在表面上,他給文武群臣做了榜樣。
當今在朝堂上,敢當眾反駁司馬昭的,也只有司馬孚了。
他是事先與司馬昭竄通好?還是事后再與司馬昭解釋呢?
這老戲骨,真厲害!
……
司馬昭不悅地說:“長樂公,大將軍,我大軍數(shù)十萬,且久經(jīng)戰(zhàn)陣,何懼叛賊諸葛誕那丁點兵馬?我們每人吐口唾沫,就會匯聚成河,淹死諸葛誕那點兵馬。又何況刀兵相見?
難不成,本相連保護陛下和太后的能力也沒有?那又何必非要本相掛帥呢?您老人家領(lǐng)兵出征,不就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