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74.后宮爭寵
- 雄霸天下之三國曹髦新傳
- 石劍
- 3017字
- 2023-07-22 11:06:35
肖穗秋說到此,又再壓低聲音說:“據說是陛下第一次與邊關大將陸豫老將軍書信往來后,胡紅顏是陸老將軍選送入宮的女子。
老將軍希望胡紅顏能貼身伺候陛下,不讓壞人有給陛下下毒的機會。但因宮女太多,陛下沒特別留意她。
導致胡紅顏至今還是普通宮女,一直留在后廚,替陛下嘗試飯菜。
不過,她身形極為纖細,舞蹈極好。
另一個是孫尚桃,江南人氏。據說是上次司馬師平毌丘儉之亂時,其麾下將士順手從江南擄掠回來的小姑娘,準備送給司馬師這個大奸佞享用的。
可見孫尚桃有多美了。
但是,司馬師無福消受,時患重疾,又受文鴛驚嚇而死。
后來,司馬昭為了收買張傳將軍,將孫尚桃送給了張傳。
張傳不敢要,將其送入后宮。
陛下又將孫尚桃送到太后身邊,服侍太后。
可稍前,陛下從家鄉調來一批女子,服侍陛下及太后,孫尚桃又被更換出來。
雖然入宮幾年,但是,孫尚桃年紀不大,現在也只有十六歲。
那是陛下最喜歡的女子年紀。
她除了長得水靈靈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她的話語很軟,你儂我儂的儂語,可好聽了。”
郭曉文喜形于色,點了點頭說:“那好!這次,咱們不能到太后面前推薦,不能讓太后懷疑咱們多事。
咱們得領著這二位佳人,常去陛下面前晃悠。
只要陛下看中了,咱們就說出來。
這種事,也只有咱們來說,咱們來做丑人,讓陛下當好人。
第一次推薦的時候,陛下心里高興,嘴巴上拒絕。但是,拒絕之后,咱們再推薦,陛下也就同意了。
陛下的那點心思,姐姐我還是相當明白的。
然后,咱們配合著那二位佳人給陛下侍寢。如此,既可以逼走司馬燕,也會氣壞盧菲。
這人要是經常生氣,命就短。”
魯皓月憤恨地說:“哼,盧菲,什么異域風情?她就是一個短命鬼!”
肖穗秋又壓低聲音說:“據說盧氏父女與陛下先祖有仇,與秦朗老將軍有仇。
世仇難解。所以,妹妹我估測,這也是盧菲不會吃醋的原因。她心里肯定是恨極了陛下,恨極了秦朗老將軍的。”
郭曉文心頭又是一陣狂喜,低聲說:“就是!沒有愛,哪會吃醋?而且,盧菲大大咧咧的,嗓門也大,陛下面對她,時候久了,肯定會厭煩。
為了提前趕走盧菲,咱們姐妹三人,還得再認真觀察盧菲的動靜,抓住她作為司馬昭斥候的一些舉動,然后舉報她,讓陛下處死她。
反正陛下與司馬昭遲早有一戰。屆時,咱們姐妹三人就有大功一件了。”
魯皓月和肖穗秋伸手捂嘴,生怕笑出聲來。
隨后,她們三人走出郭曉文的寢室,分別去找胡紅顏和孫尚桃,動員胡紅顏和孫尚桃給皇帝侍寢,以此改變命運,共享榮華富貴。
胡紅顏自然同意。
這是她現在唯一可以改變命運的一條途徑。
因為她原本就是奉田豫老將軍之命入宮保護曹髦的,但是,因為宮女太多,個個美貌,若不細看,個個宮女都差不多。
所以,曹髦在此萬花叢中,也是看花了眼,以致胡紅顏總是待在后廚,成了專替曹髦嘗試飯菜有沒有毒的那名宮女。
孫尚桃是被司馬師麾下兵將所擄的。
無意中被擄的。
不是被他俘,而是被擄。
她是東吳人,心里對魏人全是憤恨。
當時,她和兄長孫尚勇在偵察司馬師與毌丘儉之戰,被司馬師的騎兵發現后,兄妹倆及其他士卒逃入一處農家,還更換了農家衣服。
但是,孫尚桃天生麗質,粗衫爛服也難掩其美,仍然被魏軍劫走,送給司馬師,以討司馬師歡心。
無奈,當時司馬師心理負荷很重,暫時關押了孫尚桃,沒力氣碰她。
之后,司馬師被文鴛驚嚇而死。
孫尚桃被擄之后,還被轉來轉去。
首先,司馬昭當時要給其兄辦喪事,固地位,無心他顧。
其次,司馬昭回到京都后,又得和曹髦斗法,心力交瘁。
其三,司馬昭將孫尚桃轉贈予張傳之后,張傳不敢要,但是,不得不接,又緊急將孫尚桃送入皇宮,以證他自己清白。
因此,孫尚桃至今保留完好之軀。
不過,她入宮之后,工作很單純,食宿俱好,僅僅是服侍皇太后,而皇太后又是慈祥之人。
更重要的是,她能聽到魏國很多事情,尤其是司馬氏專權,小皇帝也不是省油的燈。
皇權之爭,愈演愈烈。
她估計很快就會有一戰。
這孫尚桃原本是東吳皇室中人,因為好奇,因為調皮,所以,私自出宮,到其兄長軍營。
她此時還有一個心愿,就是逃離大魏后宮,把自己掌握的信息,透露給東吳皇室及軍中將領,爭取北伐搶地盤和報仇,也替自己洗涮被擄之辱。
而想逃離魏國后宮,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小皇帝侍寢,只有取悅小皇帝,以后找個借口,說出去逛逛街,那還不是小皇帝一句話的事?
……
既然胡紅顏和孫尚桃都同意了,那么,郭曉文、魯皓月、肖穗秋就按計劃,整天帶著胡紅顏和孫尚桃在曹髦面前晃來晃去,爭取能讓胡紅顏、孫尚桃入曹髦之法眼,達到她們三美不可告人的目的。
……
司馬燕并不知道背后有人在搞小動作。
她入宮,是因為心中有愛。
有愛就有動力。
她日忙夜忙,就是為曹髦譽抄文章或是自己替曹髦寫一些歌公頌德的文章,提升曹髦在大魏乃至三國之中的聲望,對于曹髦將來打贏司馬昭,極其重要。
通俗地說,就是爭取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
按照鐘會提供的廢君計劃,司馬昭派兵將啟動了廢君行動。
思慮再三,煎熬中的司馬昭決定試一試,搏一搏。
反正他擁兵自重,成功了更好,不成功的話,曹髦也不敢拿他怎么樣。
成濟、司馬英、賈允、關津、譚平奉命領著萬余甲士入宮。
其中,魯榮、范哩、關津、譚平等人皆是使用重兵器的虎將。
他們算算后宮里,曹髦也只有三千甲士,不足為慮。
而后宮連著前面的金殿,還有司馬雄統領的萬余甲士,可以隨時接應,從金殿側門進入后宮。
郭茅則是率騎兵兩萬策應。
一旦成濟、司馬英的兵與曹髦的侍衛在后宮大門前打起來,郭茅就率部沖鋒,踏平后宮。他們算算有步騎兵四萬多人,又有關津、譚平等虎將沖鋒陷陣,應該可以挾持郭太后,威逼曹髦主動退位。
司馬昭沒有出面,而是坐鎮他位于洛水畔的京師兵營,等候消息。
不過,他也讓麾下二十萬兵馬做足準備。
他如此所為,可進可退。
若成濟、司馬英和郭茅等將打贏,攻進后宮了,司馬昭就率大軍滅張傳、陸淵所部。
如果成濟和郭茅失敗,司馬昭坐鎮中軍也很安全。
憑張傳和陸淵現有實力,無法突破司馬昭二十多萬大軍并擒捕司馬昭。
而且,司馬昭屆時也可以說他不知此事,一推了之。
……
曹髦經常強調,要積極備戰,隨時會與司馬昭決戰,讓其麾下將士隨時高度警戒。
以成濟、司馬英為首的叛兵叛將,在后宮大門就被于晃率部攔住去路。
雙方刀槍劍戟互指著對方的對峙起來。
司馬英喝令于晃讓路,不然就不客氣了。
他怒吼說他要見陛下,要見郭太后。
于晃冷冷地說,你可以入宮覲見太后和陛下,但是,你所屬兵馬,必須退出皇宮周邊,回自己的軍營去。否則,休怪老子大刀不認人。
司馬英揚劍一指于晃,又怒吼一聲:“如果不讓路,老子今天就大開殺戒。”
于晃一舉青龍大刀,怒吼一聲:“那就試試!”
后宮大門外,如此吵鬧喧囂,自然驚動了后宮的侍衛,也給了金殿外的司馬雄一個信號。
司馬雄指揮萬余甲士,進入金殿,欲從龍椅背后兩翼側門進入后宮,擒拿郭太后和皇帝作人質。
只要抓到郭太后,就可以迫使郭太后下懿旨廢了曹髦,另立皇帝。
但是,這萬余甲士曾見證過司馬昭在金殿里當著文武群臣砍殺自己麾下將士的舉動,頗對司馬昭寒心。
此時,他們聽說司馬雄要鬧兵變,要抓皇帝和郭太后作為人質,可不肯。
駐守金殿的萬余甲士心里更明白,后宮到底是怎么樣的可怕,里面戰力之強悍,根本不是自己萬余人能接招的。
司馬雄又惱又怒,咆哮起來:“不聽號令者死!”
他握刀砍殺數名甲士,以正軍紀,以壯威望。
豈料,司馬雄如此砍殺麾下士卒,反而激怒了其他甲士。
當中,甲士都尉皇甫勝激憤地揚劍高呼:“弟兄們,我等是大魏的兵,食的是大魏俸祿,不是司馬昭的兵。司馬昭從未當我等是其麾下將士,他們想殺就殺。我等要忠于大魏,忠于陛下。陛下是仁君明君德君,跟著陛下才有前途。”